浅析高中学生的不良心理特点及对策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i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大众媒体的不断普及,高中学生所处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较二十世纪中后期具有革命性的变化。在这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巨大冲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高中学生不良心理反应和表现越来越严重,如厌学、行为偏离、早恋或畸恋、抑郁、消极敌意等不良心理而引发的事件频频发生。高中学生年龄都处于十六至十八岁左右,这个时期在人生旅途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处于少年向青年转型阶段,是幼稚与成熟、烦恼与希望共存并直接关系和影响一个人一生荣辱与成败的关键时期。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矫治和预防不良行为发生的对策研究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十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对高中学生的不良心理特点及转化对策作了粗浅的探索和研究,现浅析之。
  
  一、高中学生不良心理特点的主要表现
  
  1、矛盾心理
  (1)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得不到别人尊重的矛盾。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可是,因为进入高中后课业负担加重,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学习成绩提高慢,经常遭受父母的唠叨,在老师父母中失去了信任的基础,因此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们感到心理失衡。
  (2)学生的上进愿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人人都有追求上进的愿望,高中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不想总是落后于别人,也不想自己存在这么多的问题,也想去改正,但是由于他们意志力薄弱、自制力较差,无法控制并严格要求自己按规范做事,反而表现为行为的反复变化。
  (3)道德良知犹存但又以自我为中心两者之间的矛盾。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长期进行这样的家庭教育,就会使他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其结果可想而知——肯定是到处碰壁、不受欢迎。实际上学生并不是都不懂得道德良知的,只是在道德良知与自我中心发生矛盾时往往选择了以自我为中心。
  2、自卑心理
  当消极心理战胜积极心理时,一些高中学生就会精神颓废,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而害怕失败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他们不相信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丧失独立向上的精神。自卑心理一般产生于学习或品德问题受到多次批评之后,在经历多次失败体验之后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永远赶不上别人而放弃努力。
  3、厌恶心理
  这种心理表现为厌恶学习、厌恶老师、厌恶学校,甚至厌恶社会。在群体中处于不利位置的他们,对自己没有自信心,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这种状态长此以往,他们便会产生厌恶心理。这是对自己在群体中被他人视为特殊的一种消极心理反应。他们不喜欢给予他们这种不良状态的环境,包括环境里面的人。这种厌恶心理到达一定程度会使他们完全脱离于学校这个集体,不融于这个集体,脱离老师的教育。这种心理必然会导致一些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需要及时做好调整。
  
  二、造成不良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先天不足”
  中考时志存高远,中考后情绪一落千丈,凭借不高的分数勉强上了高中,多数高中学生在中考失利的打击下自信心已受到严重的挫伤,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被淘汰感。因此,可以断定:他们中的一些人在进入高一时就产生了学习和心理上的障碍;进入高三时,就变得思想懒散、情绪低沉。这一先天不足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学习上厌学、自卑心理等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
  2、“后天营养不良”
  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全面的认识,学习目标不明确,这种片面的认识和心理准备的不足导致了他们在后来学习中事倍功半、效率甚低,进一步导致了厌学、自卑和考试焦虑症的发生。
  3、来自家庭、社会的外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某些家庭教育方法却对学生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总是不断地在社会环境中模仿、学习、接受并养成一定的行为方式和习惯。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不良的社会环境则可能激化他们不良行为的出现。
  
  三、对高中学生不良心理的应对策略
  
  1、重视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开设此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情绪转移、渲泄痛苦、发泄愤怒等,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心理教育渗透和因材施教策略:
  (1)在常规的德育和教学活动中适时地渗透心理辅导内容。把健康人格的培养、人际关系的调处等心理教育内容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把情感教育、挫折教育渗入到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增强挫折承受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力等。在学科教学中增加心理教育的教学要求,从而在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和智育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变家长式、灌输式为民主式和交际式的方式,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竞争中、富有安全感的过程中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在教育教学要求和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不搞千人一面、强求一律,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同时大力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重视校园班级文化建设
  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艺活动,建设以优秀的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抑制取缔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干扰和影响,抑制低级庸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倡导诚实高尚的校园文明,引导、管理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对于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妨碍学习和校园生活秩序的活动要予以劝阻和制止。并且要加强学生课外文化、生活引导和管理,丰富课余生活,让学生的剩余精力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释放。
  3、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慰藉来医治。教师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靠自身的修养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处理。对高中生来讲,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要尊重、信任、爱护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生”,不歧视“学困生”,要记住:“学困生”更怕被别人看不起。
  (2)分类指导,分层教学。要让大多数同学都体验到进步的喜悦,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积极乐观,宽以待人。教师不要总看学生的短处,撩拨他们那根烦恼神经,而要以宽阔的心理容量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还有希望”。
  (4)宽严相济。要允许他们犯一些小错误适当发泄情绪,因为他们很烦闷。
  总之,把握好这几个原则既可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又不至于伤害学生,有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整学生厌学、自卑、偏激、逆反等不良心理。
  4、做好家长的工作,建构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1)开办家长学校。向学生家长传授教育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使每一个家长都重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教育,关心自己子女的成长,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2)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从而不断改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是引导家长重视对儿童早期人格的培养,注重对子女的独立性和自制力的训练,教给子女与人和睦相处的本领,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其次是引导家长适时调整对子女的期望值,努力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孩子的客观需要相一致,让每一个家长都认识到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再次是引导家长注重家庭环境的优化,要求学生家长都能认识到家庭环境优化的重要性。一方面,家长要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家长要为子女作出表率,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使子女能够健康成长。
  总之,学生自尊心不泯,上进心犹存。只有学校、教师和家长始终对学生怀有爱心、抱有信心、付诸耐心,深入分析其心理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才能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使之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摆脱传统的束缚,进行大胆革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设置教学情景,激发想象    1、用音乐形象激发想象  音乐与绘画被称之为姊妹艺术,它们同出一源,都是表达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和抒情性,因而使人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
期刊
在电大的中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从事计算机教学近6年来,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在教学中,开始学生都对计算机充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难度增大,而学习的内容与社会上的计算机应用又有一定距离,学生对教材上的理论部分感到枯燥,学习兴趣就会降低。为此,计算机教师要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电大得天独厚的网络资源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师生关系的定位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学生如何学好的角度出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强调身体性参与,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操作。一句话.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教材——让学生讲解    
期刊
《文化景观》是高中地理部分的重要内容,并且实际应用性很强。而极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果我们将丰富、有趣、具体的案例引入课堂,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复杂的知识应用化,启发诱导学生进行讨论,则既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应是本单元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1: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属文化内容的是( )  A、土地B、海市蜃楼C、阳光D、城市雕塑  分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会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学得广,钻得深,学习起来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学习语文更是如此。只要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能够快乐轻松地学习语文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    课前五分钟,我让学生轮流朗诵文章或
期刊
【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困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只有真正搞好了学困生的教育,促进他们的发展,才能实现教育面向全体的目标。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既要因材施教,又要循序渐进,注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关爱 教育 学困生 转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困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是教
期刊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语文活动课的产生背景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
期刊
一、在思想观点的转变上避免步入“模糊不清”的误区    一是认为素质教育仅局限于地方院校的高等教育或是中小学的普及教育,而与军事教育毫无关系,甚至格格不入;二是认为目前我军院校所培养的大多是初级指挥员,其过程就是全面打牢学员素质基础的过程,实施的教育本身无疑也就是素质教育;三是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超越过去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军校实施起来更要另起炉灶,从头开始。导致以上模糊认识的原因,是没有认清军校实施
期刊
“抽签”上课是我校校本培训活动中小组实验课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先是在教研组内确定教学主题,进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再在学校学科组内进行抽签,确定上课名额;然后,向全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抽签上课是学校课程改革以来“以课代训”模式的一次优化,对集体备课以及深入地探究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一、为什么进行“抽签”上课    课程改革六年以来,在教师培训方面,我们先是确立了实验年级三轮实验
期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寄宿子女、独生子女逐渐多起来。以我校为例,独生子女多达80%,寄宿子女达70%。他们大多数的生活条件好,在营养、服装、图书、玩具等物质方面比非独生子女优越得多。这些当然是孩子们成长的积极有利的因素,但关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思想品德教育却是令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以及国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家长们对孩子们的思想品德教育现状    不少学生的试卷、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