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淀作为文化大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厚重,文化市场广阔,文化需求多样。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更有责任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当好排头兵。我们要通过“2008海淀区域发展高层联席会”进一步凝聚区域的各界力量,共商文化发展大计,共谋文化繁荣之路,努力打造海淀新文化,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海淀由文化大区迈向文化强区。为此,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共同努力。
盘活区域资源,汇聚文化活力
海淀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早在辽金时代,就兴建了寺庙,从明朝开始,海淀就成为皇家园林的圣地。大批文化单位在海淀成立、聚集,这其中既有广义上的教育科技机构,又有直接从事文化产品生产的机构,产生了巨大的聚集效益,这是海淀的宝贵资源。但也要看到目前区域与区属文化资源尚未有效地整合,形成合力,海淀文化的整体优势和形象没有充分地展现出来,顺应时代要求。这迫切需要我们打破按所属分配文化资源和产品的传统模式,探索区域资源发展新的途径、新的载体。
加强上下沟通,内在联动,区域互动,盘活资源存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各文化团体和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整体优势。今天艺术团联盟和专家委员会,就是遵循“共存、共责、共建、共赢”的理念,整合区域文化资源的开篇制作和文化影响力的一次有效的尝试。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
深入改革,大胆创新是掀起海淀文化发展新高潮,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动力和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前瞻的眼光、宏观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在融入首都环境建设的大格局中找准定位,形成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氛围。
最近海淀区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正在研究制订深入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和发展规划。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出台现行试点、产业引导、人才激励、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政策措施,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文化建设。
希望广大文化单位、文化企业、艺术团体积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情趣的新变化,发挥各级优势,贡献聪明才智,加强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不同种类、门类和文化活动的相互融合,推陈出新,营造区域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局面。
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形象
实施文化品牌和文化项目建设,是繁荣区域文化,提升文化形象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发挥区域优势,打好文化的历史牌、科技牌、生态牌、旅游牌,研究文化发展大的手笔、大的项目,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较高知名度、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形成海淀文化的精品和亮点,使海淀和文化一样在全国叫得响;要加强项目的遴选和实施,中部多元文化核心区、北部特色文化发展区和五棵松文化创意产业代表的特色;支持国家排演中心,国家电影放映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推出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构建文化演出平台,挖掘国内演出的市场潜力,推出经典文化作品、品牌文化活动,逐步使海淀成为大师名家的汇聚地、多元文化的展示地、创新文化的辐射地。
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经济
文化既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指标,也是生产力的要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目前海淀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7%,文化创意产业拥有全市20%的从业人员,创造了全市40%的增加值,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格局中举足轻重。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前,我们要善于调整产业结构,挖掘新的增长点,增创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经营型文化产业,通过文化引领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遵从科技是手段,创意是源泉,人才是基础,产业化是方面,效益是目标的基本的理念。依托海淀科技人才优势,促进现代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体系,形成若干文化产业聚集区,支持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吸引国内外优秀文化企业驻区发展。
在发展图书、音像、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我们要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发挥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的引领作用,实施文化创意产业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技术链、产品链和人才链,使海淀成为制造手段先进,消费群体众多的全国文化创意产业聚集中心、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和时尚生活消费中心,确保海淀在北京乃至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文化惠民
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以文化催生海淀和谐之美。
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建立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向社会提供更多免费的,或者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工程、文艺演出鲜活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公共文化人才培养的建设。
结合创建全国首都文明城区工作,开展先进文化进社区,明星走进百姓家,开展“五月的鲜花”夏日文化广场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支持高雅活动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等。
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创造、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力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深入开展荣辱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爱我海淀,建我家园”教育等,集聚经济上的凝聚力,文化上的亲和力,形成海淀不断前进,快速发展的强大的合力。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