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格利特视觉艺术语言空间探索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视觉艺术语言空间层面入手,探究马格利特绘画营造的怪诞空间。他用古典写实艺术技法为我们表现了一个最不真实的画面,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形象和图像符号的不同结构和组合,图像的并置、变异、多义、双重影像,他这样的绘画技巧,对当今的广告漫画、招贴肖像和现代美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马格利特;空间;潜意识:哲理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视觉艺术的语言其实也就是一种特殊视觉符号,艺术作品便是用这些符号组成的一种话语行为。视觉艺术的语言是一种构成作品的元素或者是手法,跟我们进行交谈的一种语言相似,绘画的视觉艺术语言包含了线条、色彩、形状、空间、肌理、明暗、文字、符号等组成。每一件作品由不同的视觉艺术语言构成的。
  二、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使用了新的语言和符号,按超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进行区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二大派。其中一类人们可以被称为逼真型的魔幻超现实主义。这一类的画家所要追求的只能是用逼真而又写实的思维来激发人们描绘梦境或其他潜意识的场景,或是自身的臆想,尽可能地让荒诞不经的场景或其他事物本身都具有一种新颖的真实感,迫使欣赏者接纳他们对于所描绘艺术语言的各种无理性、不符合逻辑的诠释。这一类的代表人物是比利时画家勒内·马格利特、法国画家唐居伊和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而另一类画家们同样旨在表现他们个人无意识的幻想,而不同的是,他们使用的视觉语言往往是抽象的,优美的而具有暗示意义的形式,如法国的画家兼雕塑家阿尔普,德国画家恩斯特,西班牙画家米罗,以及瑞士画家保罗克利。
  三、超现实主义其中的代表画家马格利特出生于比利时,自幼喜欢学习绘画,1916~1918进入比利时布鲁赛尔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在马格利特进入绘画创作的阶段后,他一直都在探索追寻新的艺术绘画风格和意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份杂志上首次看到了契里科《爱之歌》的图片后,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马格利特觉得这正是他所渴求的绘画。1926年马格利特在画廊的资助下全身心用于绘画创作。在这一年中他所参与创造的绘画作品也充分表明,他在创作契里科绘画的基础上逐渐打破了对绘画形式和传统技法表现的种种束缚,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超出了传统绘画本身的那种奇特和富有诗意,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即以古典写实为技法,阴郁的画面为基调和令人恐怖的人物视觉绘画语言,不管马格利特在巴黎超现实主义阶段还是在比利时超现实主义时期,总体保持着这种魔幻怪诞的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通过对马格利特的画面空间进行了深入剖析,将从四个不同维度的一起来详细分析马格利特的绘画语言:即物体的奇特并置、物体间的微妙诗意风格变异、画面的内外空间错觉以及双重图像的抽象隐喻。
  (一)不相关物象的并置
  受基里科的影响,马格利特深刻地意识到绘画本身也可以用来讲述”绘画之外”的事情,不仅仅是为了描绘真实的生活和世界,从1925年起,马格利特展示的作品便以一种让观众从未注意到的方式进行描绘,这也是他奇特并置艺术手法的起点:例如他的作品《画像》,整幅画看下来其实就是一副静物作品,桌子是浅米色的矩形,桌面摆放着酒瓶,玻璃杯,刀叉,和一个盘子,仔细一看盘子里放着一片火腿,而在这片火腿的中心,瞪着一只眼睛。整幅作品的画面都采用了精细详尽的细节表现描绘,马格利特就这样把毫无直接联系的事件中物体合理地放置在一起,形成了怪诞、恐怖的环境和气氛。这便是不相关物象的奇特并置。
  (二)物体形状的诗意风格变异
  1925年后,马格利特不再仅仅是简单地运用了超现实主义所习惯性的并置,而是在探索和追求物体与物体之间神秘的内在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类同。比如《红色模特》里马格利特描述的是鞋子和脚的关系,这双靴子把平常被我们遮蔽的两个脚都展示在我们面前,马格利特的设计旨意于通过衣服所能掩饰的身体和身体来掩饰内在自我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马格利特很喜欢用不同的时间反复地创作一组稍微有些改变的同一个主题和内容的绘画,以此为基础来展示他透彻、冷酷的思维。
  同时马格利特的画作中也经常会充分利用各种变化和比例的艺术手法,营造出奇妙、怪异、神秘或恐惧的环境和气氛,就像在《瑞斯勒之墓》中所描绘的一个鲜艳而白红色的房间,一朵簇盛开的玫瑰花支撑着它整个房间,或者说只是在一个比例相对偏小的床上,放置了一把比床还要大的毛笔和梳子,马格利特则通过各种物象发生变形或者与比例之间关系的改变进行了比较。表现了自然界、社会事件和物体之间的深沉意义,创造性地制作了一种带有哲理意味的精神和心理空间。
  (三)物象关联的多义空间
  马格利特在其主要作品中《傍晚的坠落》《欧几里得的漫步》等许多作品中,用他的画中有画,所画的各种色彩图画,又成为类似于现实场景的一部分,使得当时人们都会产生一种奇妙的自然幻觉,动人而神秘。《剽窃》的首部作品大约开始创作于1960年,画家试图通过对不同室外环境和各个时空的视觉感受进行改变,以及表现画面的一种视觉性和真实性:在一张大的木质白色书架和一张桌子上的一朵白色盆花中通过折叠呈现出来地图像增添了室外室内空间里的一株白色小树,或者说它们就是室外和室内空间的一处美丽风景,而室内的各种白色花束则直接变成了透明的一组镜头和一个剪影,这幅艺术作品就犹如他既同时看完室内的美丽鲜花,又同时看完室外的美丽景色,并在自己的眼中已经彼此达到了完美重合。不同三维空间环境中的不同具体物象都可能是在相同的一段时间被重新定格而成为一个新的画面。马格利特的空间艺术很好地充分还原了那种穿越时空的自然真实性,空间在整个艺术画面中已经完全达到了彻底的时空重合。马格利特仿佛正在再次告诉我们,我们眼前看到的可能不是最终的现实,哪怕是在我们直观观测到的,可能也是另一件事物的表象。
  (四)双重图像的抽象隐喻
  在部分的马格利特作品中,如《国王的博物馆》《人与林》《大家族》等等,都充分运用了这种双重的影像,在一些花,鸟或者是门的外部环境和轮廓中,它们所描绘的海景,森林,蓝天等等,内外的影像相互之间的穿越,超过了时空,例如《国王的博物馆》,人物的外轮廓以及五官显示粗这是一个戴礼帽的男子,而内部轮廓确实有着博物馆的风景图像,形成一个诡异的画面空间。
  四、结语
  马格利特的艺术绘画不只是表现出超现实主义所追求与崇拜的一种偏执幻觉梦境,他的绘画作品中所营造出的精细空间,所隐喻地传递给了受众的各种艺术观念,是不可以简单地用超现实主义的概念来加以消化的,马格利特一生都在用他的艺术画笔对其进行严肃的研究与探索,在他那里,思想观念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技法与艺术风格都应该是始终服务于我們的思想观念的。不仅是在当时的我国还是现在,马格利特的各类怪诞画仍然一直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竞相模仿的对象,其中画作极强的故事性和哲学属实也依旧被现代人们欣赏。同时他的作品画面简炼、表达明确,对于物体所要表达的内容形式也多种多样,这对于现代艺术诸如插画、海报招贴、图像设计和服饰等的设计具有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更为波普艺术、时尚等各类艺术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和启发。
  参考文献
  [1] 张秉真:《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何政广:《马格利特》,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
  [3] 韦秀玉:《视觉艺术语言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12。
  [4]常宁生,《反叛与超越—现代西方绘画艺术》,东方出版中心,200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优秀的孩子都是相似的,有问题的孩子却各有各的问题。刚接手这个3班的孩子,前任就告诉我班级孩子们的基本情况,其中李某某情况最特殊,无心学习,整天打架闹事,撒谎成性,明明是他在捣乱说话,一转身就说不是我啊,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成绩差,家长又没有认识到孩子的存在的问题,不但不配合老师的工作,还经常投诉老师。可以说谁教到这个孩子,谁倒霉。叹!又接到了一个烫手的山
期刊
摘要:我们体育老师每天的课不能都像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那样进行教学,常态下的体育课应该怎样上,上什么,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近年来,教育改革频繁,很多体育教师也是费尽心思,优质课、示范课琳琅满目,但是在回归到常态教学中,也出现了追求形式上的新颖,缺乏教学的实效性,到最后影响到学生技术技能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承担的是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在各个阶段,尤其是面临初四体育中考,更应该结合学
期刊
内容摘要:高考考场作文是应试作文,必须有亮点才能在数万考生当中脱颖而出,也才能得到改卷老师的青睐,获得理想分数。  关键词:高考 考场 作文 亮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大家都知道,高考考场作文是应试作文,必须有亮点才能在数万考生当中脱颖而出,也才能得到改卷老师的青睐,获得理想分数。那么考场作文的亮点有哪些,又是如何打造的呢?  一篇考场作文的亮点必须有:书写规范漂亮,标题鲜明
期刊
摘要: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普遍学习资源不够丰富、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独立生活能力不足、性格胆怯保守,容易在学习、独立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并影响身心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探查,以宽容友爱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热情的鼓励,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多种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全面成长。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
期刊
摘要:因材施教是当前教育事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其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认知水平采取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增强学习成效。本文以因材施教的含义作为切入点,对大学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实践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因材施教;大学体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手段早在我国春秋时期就被孔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以及相关活动的发展进行探讨,首先给出了当代群众文化发展中相关活动的重要性,然后给出了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创意与策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如今,伴随着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一些民众已经脱离了温饱层面,相比于物质条件,这些群众更加偏向于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业余时
期刊
摘要: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能发展活动会对于幼儿的个人成长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幼师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应对相关的活动内容进行了诸多创新和优化,注重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基本动作改进活动,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锻炼活动。幼师应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指导下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本文中将针对如何促进幼儿体能发展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具体的创新策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内教育行业的投资和重视,同时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核心理念也在各个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和应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因此全面加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将著重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展开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下,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正所谓“文以载道”在语文教材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从教师写作教学的角度来说,在巩固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积累大量写作素材的过程中,更应在核心价值观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出发,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期刊
摘要:在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为了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从新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分析和思考,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有必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更加丰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学习观念,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进步和发展,为学生未来在各个领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