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管理无法发挥绩效,是因为你不懂这6点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xim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管理?管理以什么做导向,以什么来检验?这是每一个管理者都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之所以在管理实践中存在如此多的误解、偏差以及资源的浪费,是因为大家在管理问题上依然经验导向,依然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做发展,依然相信管理者自己的技能。所以我想就几个关键的认识,再界定清楚一些。管理须用问题做导向勿用成就做导向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做管理不能用成就做导向,只能用问题做导向。管理对每个人最大的挑战就是,它永远在问题当中,而不是在成就当中。所以每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都会告诉你,“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此,有时我很讨厌做管理,因为它总是完成一个目标就会有新的目标,解决完一个问题还会有下一个问题,没有一个可以终止的时间点。
  管理者的定义是——让你的上司和下属获得绩效。如果你发现因为你的存在,你的上司没有成就,下属没有成就,那你就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者自己是没有绩效的,你的绩效来自于上司与下属。
  管理具有两个属性:实践与经验属性;知识(理论)属性。很多管理者没学过管理,却做得很好,因为管理有实践和经验属性。而有的人从来没做过管理,比如我自己,教管理教着教着,六和创始人让我去当总裁。我没当过总裁,真正去做的时候发现,也还可以。因为你具有管理知识的储备。管理的这两个属性看似对立,实则不然。任何事情只要能找到规律,就能变为知识,那么就可以复制,可以学。
  不要把“人”与“事”混为一谈
  管理所面临的主要内容是——处理“人”与“事”。但中国人常常把二者混淆,该面对事的时候却面对了人,该面对人的时候却面对了事。比如,一个企业找了很多老师讲课,老师们讲完课后,这个企业找我反映,说其中一个老师讲得很烂,不能让其再来上课。奇怪的是,我看到大家给这个老师的评分却很高,我问为什么,对方说:“这个老师人不错,挺刻苦的;课间也挺谦虚;字也写得挺漂亮。我们觉得也不能砸了人家饭碗,所以我们给他打了89分。”这件事让我感到哭笑不得,这就是管理中把人和事混淆了。
  管理关键在于问题的发掘是否准确到位
  如果说上面是糟糕的管理,那下面的案例就堪称出色的管理了。在南京的剑光同学与他们的伙伴们设立了励志阳光助学基金,第一期目标是建101所希望小学,并持续负责后续的师资、校舍建设投入等。
  志愿者们看到受助的孩子冬天还穿凉鞋,想让这些孩子穿上棉鞋。如果靠捐赠,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励志阳光就找了一家世界知名的制鞋品牌商,他们有以旧换新的促销活动,这样源源不断收集了很多城市孩子穿不完的鞋,然后把这些鞋送给残障人士进行清洗修补,给他们支付10元,双鞋。残障人士很开心,因为他们找到了存在的意义,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清洗干净的鞋送给山区的孩子,孩子们也开心。品牌商也乐见其成,因为以旧换新的活动本身就为其带来了销售额的显著增长。
  管理的目标来源于对问题的发现,上述案例起源于一个小孩冬天穿凉鞋,励志阳光基金就设立了目标,如何让没有鞋的孩子可持续性地有鞋穿。做管理的人要在问题当中设立目标,用人与组织把目标组合起来。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触动组织背后的人去推动它,那么可能是因为管理者对问题本身的发掘不够。
  管理进步还需要极大地提升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就是管理成为科学。管理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先从持续增长角度看。一个地区、国家或组织,最想要的是持续增长。中国今天最大的挑战就是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率=劳动投入的贡献+资本投入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TFP)。所谓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
  近40年世界公认保持持续增长的国家有2个,美国和中国。但同样的投入,美国的产出比中国更高。中国这么多年为了发展,经济手段、金融手段用了很多,唯独效用发挥不好的是管理手段。说得夸张一点,几十年来中国的管理没有进步。
  这就是我们现在要研究管理的原因。從管理角度,用现有的资源、现有的能力,如何提升产出;而不仅仅是从人口红利、资源规模来谈,怎么保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管理是结果检验和外部评价
  怎么检验管理好坏?管理其实是结果检验和外部评价,不由你自己评价。你与你的同行比,是不是利润最高、增长最快、销售额最高?如果是,那就是好的管理。
  有的老总说,前30年我不懂管理,公司照样发展很快。那是因为外部环境一直在高速增长,你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好时机,供不应求,你怎么做都行,不用多好的管理。不要因此认为管理不重要,也不要因此认为自己懂得管理,很多时候是外部增长的原因。现在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甚至很多行业产能过剩,所以为什么很多老板吐槽赚钱难,因为市场对企业的要求提高了,新常态的核心词是产能过剩、顾客稀缺、供过于求。企业如果再不好好管理,很难做下去。
  最近有关什么样的CEO才是一个好的CEO的话题引发了很多争论。我没有直接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CEO是否胜任,其所负责的企业经营结果已经给出了评价和答案,并不需要我们再去做额外的评价。人们之所以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究其根本还未完全理解对于管理的评价,是由结果检验和外部评价的,人们还是习惯用自己的感受以及自己的经验去做评价,我非常希望大家形成一个用结果检验的习惯与氛围,这样管理才能够做到简单有效。
  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激活人
  对于管理本身而言,的确是处理有关人与事、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而事或者资源都是由人来激发价值的,所以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激活人,让人与事、人与资源组合的时候,产出最大化。
  在我看来,管理具有三重价值。
  第一重价值是发挥员工的价值。让管理产生绩效,最终体现在下属的成长中,因为企业的绩效是来自于员工,特别是来自于一线员工,他们完成定额,实现成本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并直接与顾客沟通。如果没有他们,不会有企业的绩效,也就不可能产生管理的价值。
  第二重价值是激发员工的潜力。在我个人的管理实践中,一直发现每个人所具有的潜能是超乎想象的,不要认为没有合适的人,也不要简单认为一个人是否胜任,大部分情况下,只要能够激发,并配给相应的资源,人们是可以产生绩效并胜任岗位的。也正是因为此,我一直认为如果发现员工不胜任,或者做的不够好,先要探讨的是,我们是否激发了他的潜能,是否可以给予他足够帮助,并让其找到发挥效能的途径和方法,如果我们愿意这样去努力,会看到成效的。
  第三重价值是激发团队的潜力。我曾经参加了第十届商学院戈壁挑战赛,这是一个4天戈壁徒步120公里的项目,在我未去戈壁之前会认为自己是完全不可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的,因为无论是是体力还是精力,似乎我都无法胜任。但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22班的同学激发了我,在与大家一起训练和准备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班不断释放出超乎想象的能量,自从这个班子成立了戈10管理团队,整体上就完全不同了,从完全不了解戈壁挑战赛,到成功组建A/B/C三个队,到创造新国大商学院历史上最大的参赛队,再到大家完全走出戈壁,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跨越,这里也包括我。这就是团队的力量,组织管理的能量,而在组织管理的核心价值中,就是让本不能胜任的人可以胜任。
  管理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使命与价值。德鲁克先生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期待这些关键的认知可以在你的日常管理中,贡献一点价值。
其他文献
编者按:8月12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在题为“共享全球智慧引领未来科技”的世界科技创新论坛上,分享了对有效创新、创新模式以及颠覆式创新和持续创新等一系列话题的看法。《国企》杂志梳理了宋志平的发言,以下为其发言摘编。  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我们工厂里的技术创新之间是有联系的。但它们重点又不同,在企业里的创新是着重解决技术创新,这个领域在应用科学这个范畴里,而不是在基础科学这个范畴里面。
期刊
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重视贡献”是一种意识,决定了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那么作为中层管理者,我们的贡献在哪里?如何才能做出贡献?  格鲁夫先生给出一个等式:经理人的产出=他直接管辖部门的产出+他间接影响所及部门的产出。格鲁夫先生的答案是我们应该找到最具“杠杆率”的活动。我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件事情为例,谈一下自己对于高杠杆率活动的认识。  某次公司安排我的部门一件重要的任务,这项任务的成败关系到当年度
期刊
各有关单位:  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为我国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系统总结推广我国各类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新典型、新经验、新成就,进一步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以下简称“中企研”)决定组织开辰“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申报审定发布活动(以下简称审定活动),审定活动将按照“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
期刊
几年前,看到国内汽车配件公司很多,许多是小作坊,一位朋友就跟我说,“为什么我们不成立一个公司,并购控股上百家汽车配件厂然后将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呢?”我说这主意很好,开始跟一些地方谈。他回了一趟四川老家,回来很兴奋,“老家地方政府很有兴趣让我们去并购,也愿意把3000亩地以1亿元的价格卖给我们!”这话把我吓晕咀不说刚开始创业时资本很难融到,即使能融到,资本也是珍贵如金,怎么一开始就要把这么多资金扎进土
期刊
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论述开篇即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国有授权经营体制成为将成为我国国资国企改革的发展主线,也将是推动本轮国资国企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效的重要突破口。  7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通过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期刊
【内容提要】 美国诉诸全球治理秩序具有功能性诉求,在治理各类全球性问题的同时避免伤害美国利益;在功能性治理之外,美国诉诸全球治理秩序更看重其权力属性,借此划分权力等级,获取得自治理的非中性收益,谋求领导权。现实中,功能属性实际上消融了权力属性,美国得自秩序的权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出现下降态势。对于美国“退出外交”的分析局限于既有理论流派的泾渭分明与特朗普个性外交的掩饰,因此很难准确理解“退出外交
期刊
国企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特征并不能保证其社会主义属性  资本主义文明中也有平等的要素,突出地体现为人作为资本自我复制一自我繁殖所利用之对象的平等,即等价物意义上的平等,因而这种平等的本质是同质与物化。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平等是富于觉悟的,这种觉悟的平等不但能如实地承认个体问的差异,更能构成一种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又超越个体差异之绝对性的共同体。生产资料公有制正是这种平等品质在经济领域极重要的体现形式。  从某
期刊
如果问一问企业的各级管理者,什么是企业中管理的难点,相信大家都会说,企业最难的就是如何做好绩效考核。事实上,现在很多的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绩效考核都流于形式,或者成为摆设,或者成为鸡肋,难以达到自己所设想的绩效考核的效果。  那么,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的问题到底有哪些?下面我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混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有很多的企业,搞不清楚何为绩效
期刊
2012年12月13日,中国海监飞机飞入钓鱼岛的领空。日本媒体称,这是自1958年以来中国公务飞机第一次飞入钓鱼岛领空。中方第一次实现了海上和空中的立体巡航,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同时,日本的九架战机升空干扰。之后又有几次中国海监执法飞机在国际空域飞行,但也遇到了日方战机的紧急升空干扰。后几次,不是在钓鱼岛领空,而是在距离钓鱼岛还有100公里的地方。那么,大家会问,离得那么远日方为何拦截?我们出的
期刊
2018年5月,中国平安董事会换届,马明哲续任董事长兼CEO。  从中国平安30年前作为“国有企业”成立时的董事、总经理,到1994年升董事长兼总经理、2001年改任董事长兼CEO,生于1955年的马明哲已63岁、超过主流的企业高管退休之龄,作为职业经理人、个人持股中国平安远不足1%,却能继续执掌巨型企业,在中国企业界是孤例。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控制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