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培养生物发散思维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glglglg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为学生设计和呈现以设问、释问到再生问的教学主线,让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提升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基于这个思路,本文着重探讨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模式,以生物实验、诱导补充、学会反思为切入点,遵循提出问题、反馈问题、深化问题的教学逻辑,以促使学生在积累、建构知識的过程中深化生物发散思维,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基于实验,提出问题
  实验既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在实际的体验中形成和深化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同时,生物实验的设计一般以提出问题为起点。因此,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在提出问题这一阶段的主动性,切实以提出问题为核心,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例如,在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生物实验时,基于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 DNA→绿色;吡罗红 RNA→红色的实验原理,随着实验的操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实验选材的标准是什么?鉴定还原糖时使用的斐林试剂为何要现配现用?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验步骤的设计以及过程中的细节,提出自己要理解的问题。学生提到了实验中在加相应试剂之前为何要留出部分组织样液?脂肪鉴定实验中为什么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而不用清水?就这样,随着问题的产生,学生不断地思考和探究,直至正确解答问题,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实验始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在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中,很多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都需要借助实验的方式来进行。生物实验的设计自然离不开提出问题这一环节,这与问题教学法“六步”中的第一步——创设问题情境,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为目标,充分发挥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二、诱导补充,反馈问题
  教学过程可以说就是师生信息、情感交互作用的过程。除了课堂上要传递给学生的生物知识以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通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参与讨论、反馈问题、解答问题,教师再根据课堂生成及反馈做针对性的补充和指导,让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起来。例如,在教学“基因的分离定理”这节生物知识内容的时候,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了基因的概念和本质,基因是控制生物体性状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那么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亲代的性状是怎样被传递给子代的呢?这就是我们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所要探讨的生物知识。在教学这个试验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试验内容诱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孟德尔为什么选择了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孟德尔应用了什么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等,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提炼信息,发散思考,加深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的理解。在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试验表现出来的分离现象的解释,总结和归纳出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回答我们在课前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基于设问、释问的教学设计更加全面地理解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认识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反馈问题作为问题教学法中强调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对课堂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学生基于问题做出的反馈或解答的方向是有不确定性的,可能是调动起所学知识作出的正确反馈,也可能是出现认知矛盾以后产生了偏差与错误,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和应对。
  三、学会反思,深化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六步”实施步骤的最后一步就是对解答问题的再质疑、再反思,这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化问题,还能帮助学生在问题的拓展和延伸中开启下一轮的问题思考,真正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好的话,这可以是学生探知新知识的生长点,起到深化知识内容、推动新知产生的双重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这节知识的时候,我们讲到了细胞癌变的知识点,学生学习到了细胞癌变是指什么,癌细胞的概念、特征、致癌因子以及癌基因学说等知识内容。那么,结合到学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的癌症这一疾病,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在课堂上学到的关于细胞癌变的知识点,思考和讨论如何进行癌症的防治,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发生有什么关系等更加深入的问题,反思个人生活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基于问题懂得如何预防癌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对待癌症,也为下节课系统地学习“关注癌症”做好铺垫。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展开学习、探究、交流和发展的教学方式。它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初具雏形,其“三环”“六步”的基本结构与实施环节等都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参考的教学模式,再与具体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精准发力,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而言之,问题教学法的根本在“问题源”的开发,也就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在设问、释问到再生问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在“再发现”“再创造”的思考与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的意义,实现知识的建构,这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发散意识、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和渗透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思想和实践模式,真正实现既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开化县位于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钱江源国家公园是浙江省惟一的全国十大国家公园试点单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期间,曾两次到开化考察;开化县也是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之一。笔者通过公开竞聘担任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有机会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年多时间里,基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以及对开化旅游资源的发掘,提出了“一体两翼”(以打造文旅
【摘 要】 小学音乐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运用准确的语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法国著名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曼什坦曾经说过:“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当声音和情感同样完美时,歌声才可以称为艺术。”小
【摘要】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是新课标所强调的一个基本内容,也可以说是一种数学思想,这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所在,也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必经之路。纵观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多个表现方面,笔者在研究的时候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且认为交流活动经验是整个数学基本交流活动经验中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来综合论述如何积累数学基本交流活动经验:在行为操作中渗透基本交流活动经验;在探究合作中强调
【摘 要】 思维可视化的应用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利用思维可视化能够将初中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和简洁,能够更好地使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良好的教学模式,利用思维图的方式更好地将知识展示在学生面前。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初中;地理;教学  初中地理知识具有十分繁琐、抽象性比较强的特点,学生初步学习地理知识比较生疏,如果不采用良好的教学手段,难免使
TOP集团是我国西部一家以高科技医药产业为主体、在我国医药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集团化企业,营销网络和生产基础遍及全国各地。面对医药行业日渐激烈的竞争,该企业近几年通过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在国内并购了近20多家知名企业,形成了医药研发、生产和营销的强大优势。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销售领域对于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每年都需要招聘近百名大学生充实到集团
【摘 要】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推出的重要教育理念,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积极渗透核心素养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能力与品质。本文论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改革的方向及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美术;改革方向;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稳步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的新理念,在此要求下,对高中美术教学
10年前,善良的重庆女子周娅在街头众人的乱棍之下,救出一名流浪少女;10年后,她的家庭突陷危境:丈夫陈斌感情出轨竟闹着留下孩子和巨额家产,要离婚与那女子重组家庭。  就在周娅多方查找,找到青春美貌的第三者,并打算答应成全他们时,第三者却久久地低下头不敢面对,因为这个第三者,正是周娅10年前棍棒下仗义相救那个女孩……    大器晚成的丈夫越走越远,多年夫妻婚姻陷危机    1992年,23岁的重庆永
摘 要:本文以中职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探究蓝墨云班课在中职学业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通过蓝墨云班课进行教学评价可以使学业评价做到标准化、可视化、流程化、认同化,提高学业评价效果。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 中职学业评价 信息化技术 变革  课 题:本文系蓝墨云班课在石油化工类专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以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为例(课题编号:gxsh201809)的研究成果。  
王家福参加学术会议留影  “他参与民法通则、公司法、物权法等多部重要民商事法律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为我国民商事立法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想,较早提出依法治国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和法学繁荣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18年11月,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公示时的这段介绍,无疑是对王家福60年治学生涯的最佳注解。  王家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中朗读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在评价建议中有这样的表述:“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朗读,可以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一、思考读,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