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香两岸(以下简称“书香”)
廖俊华(起点中文网常务副总编辑,简称“廖”)
书香:盛大文学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做全版权的意识?
廖:2009年左右,盛大文学旗下的版权授权的渠道逐渐丰富,开始有了做全版权运营的意识。
书香:2009年,相对于很多出版公司来说,是蛮早的。这跟盛大文学在网络文学资源的积蓄有挺大的关系吗?网络文学是不是全版权比较好的“试验地”?
廖:对。网络文学因为连载发布的形式,能够在单一IP下聚集很大规模的用户。而这些用户不仅仅消费产品,也围绕产品本身的话题进行社交互动,因此网络文学天然的具备了全版权运作的条件,那就是海量活跃用户向单一IP之外的衍生文化产品转移,稀释掉衍生文化产品销售的风险。
书香:近期,盛大文学在全版权运营方面做了哪些尝试?是否有比较好的案例?
廖:我吃西红柿的《星辰变》在起点热销,同时出版物在起点合作伙伴出版社出版,游戏版权由盛大游戏运作,是初步的全版权运作模式,效果非常好。
书香:你们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作品,在哪些方面来进行版权的拓展合作?
廖:因为目前受到人力资源限制,我们只能选择最优秀作者的版权,或者是经过大数据分析以及内部论证过的最有潜力的版权。
书香:当然,从大陆的整体情况来看,全版权目前还无法是一个很普遍的模式。这中间,是否有一些环节是比较难突破的?比如说资源的整合能力、大陆版权保护意识、作者的意识等等?
廖:全版权运营涉及到很多的渠道。其中出版和影视等传统线下渠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一些保守陈旧的观念比较根深蒂固。而全版权运营首先要求的打通利益链,在这些旧观念面前就会遇到阻碍。
同时,全版权运营对操盘者的要求非常苛刻。操盘者必须对全版权运营涉及到的渠道有一定的了解,比如PC互联网数字出版、移动互联网数字出版、游戏、电影电视网络剧、漫画动画、大陆简体小说出版、大陆外繁体小说出版、外文出版、玩具制作与销售等等。如此多诉求不同、情况复杂、充满变数的渠道,都要被规划和整合在项目当中,难度是非常高的。我们的文化产业目前还不算发达,能够跨界了解如此多行业的人全国也数不出来几个,因此人才的瓶颈是最主要的瓶颈。
书香:像台湾一些比较好的案例,或者在国外,全版权的运营是和作者的经纪人洽谈的,专业的经纪人制度的介入,会不会促进全版权的运作?
廖:作者的经纪人并不具备全版权运营的能力,因为涉及到的渠道之多,各个渠道利益诉求之复杂,是作者和经纪人都无法平衡的。这些事情,只能交由具备更海量资源以及强大协调能力的公司来运作。
书香:您对国外的全版权运营现状有了解吗?您如何看待国内出版界的“全版权运营”的发展前景?
廖:国外全版权运营,最为成功的有日本的集英社漫画版权运营、美国DC与漫威漫画版权运营以及迪斯尼帝国动画形象版权运营等案例。在文化发达国家,全版权运营本身就是一个常识。国内出版界,目前只有网络文学的数字出版具备全版权运营前景。做新媒体的兼容线下并不难,而做线下的要兼容新媒体就特别痛苦,因为二者的思维并不一样。
全版权运营肯定是未来文化行业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向,各个渠道联动之后产生的效果,会碾压只靠单一渠道自己奋斗的产品。随着文化产品的供应越来越丰富,在供应趋向过量的白热化竞争时,全版权运营的威力就会大大凸显。而不能参与全版权运营的项目,最好的选择只能是做细分市场。
书香:全版权这种集约化的经营,对于作者和出版社双方而言,有什么获益?
廖:全版权运营最大的意义是对每一个原本独立渠道之间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协调与共享,将单个内容以更丰富的方式覆盖尽可能多的用户群体,进而将版权价值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作者,还是出版社,或者是参与了全版权运作的每一个渠道,都是获益者。
书香:未来还有计划开发其他相关版权资源吗?
廖:每当一个渠道开始发展,都会自动地向优质IP靠拢。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出现什么新的版权衍生渠道,但是只要立足当下优势,做好成熟渠道的全版权运营,未来新增渠道的融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用特别规划。
廖俊华(起点中文网常务副总编辑,简称“廖”)
书香:盛大文学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做全版权的意识?
廖:2009年左右,盛大文学旗下的版权授权的渠道逐渐丰富,开始有了做全版权运营的意识。
书香:2009年,相对于很多出版公司来说,是蛮早的。这跟盛大文学在网络文学资源的积蓄有挺大的关系吗?网络文学是不是全版权比较好的“试验地”?
廖:对。网络文学因为连载发布的形式,能够在单一IP下聚集很大规模的用户。而这些用户不仅仅消费产品,也围绕产品本身的话题进行社交互动,因此网络文学天然的具备了全版权运作的条件,那就是海量活跃用户向单一IP之外的衍生文化产品转移,稀释掉衍生文化产品销售的风险。
书香:近期,盛大文学在全版权运营方面做了哪些尝试?是否有比较好的案例?
廖:我吃西红柿的《星辰变》在起点热销,同时出版物在起点合作伙伴出版社出版,游戏版权由盛大游戏运作,是初步的全版权运作模式,效果非常好。
书香:你们一般会选择什么样的作品,在哪些方面来进行版权的拓展合作?
廖:因为目前受到人力资源限制,我们只能选择最优秀作者的版权,或者是经过大数据分析以及内部论证过的最有潜力的版权。
书香:当然,从大陆的整体情况来看,全版权目前还无法是一个很普遍的模式。这中间,是否有一些环节是比较难突破的?比如说资源的整合能力、大陆版权保护意识、作者的意识等等?
廖:全版权运营涉及到很多的渠道。其中出版和影视等传统线下渠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一些保守陈旧的观念比较根深蒂固。而全版权运营首先要求的打通利益链,在这些旧观念面前就会遇到阻碍。
同时,全版权运营对操盘者的要求非常苛刻。操盘者必须对全版权运营涉及到的渠道有一定的了解,比如PC互联网数字出版、移动互联网数字出版、游戏、电影电视网络剧、漫画动画、大陆简体小说出版、大陆外繁体小说出版、外文出版、玩具制作与销售等等。如此多诉求不同、情况复杂、充满变数的渠道,都要被规划和整合在项目当中,难度是非常高的。我们的文化产业目前还不算发达,能够跨界了解如此多行业的人全国也数不出来几个,因此人才的瓶颈是最主要的瓶颈。
书香:像台湾一些比较好的案例,或者在国外,全版权的运营是和作者的经纪人洽谈的,专业的经纪人制度的介入,会不会促进全版权的运作?
廖:作者的经纪人并不具备全版权运营的能力,因为涉及到的渠道之多,各个渠道利益诉求之复杂,是作者和经纪人都无法平衡的。这些事情,只能交由具备更海量资源以及强大协调能力的公司来运作。
书香:您对国外的全版权运营现状有了解吗?您如何看待国内出版界的“全版权运营”的发展前景?
廖:国外全版权运营,最为成功的有日本的集英社漫画版权运营、美国DC与漫威漫画版权运营以及迪斯尼帝国动画形象版权运营等案例。在文化发达国家,全版权运营本身就是一个常识。国内出版界,目前只有网络文学的数字出版具备全版权运营前景。做新媒体的兼容线下并不难,而做线下的要兼容新媒体就特别痛苦,因为二者的思维并不一样。
全版权运营肯定是未来文化行业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向,各个渠道联动之后产生的效果,会碾压只靠单一渠道自己奋斗的产品。随着文化产品的供应越来越丰富,在供应趋向过量的白热化竞争时,全版权运营的威力就会大大凸显。而不能参与全版权运营的项目,最好的选择只能是做细分市场。
书香:全版权这种集约化的经营,对于作者和出版社双方而言,有什么获益?
廖:全版权运营最大的意义是对每一个原本独立渠道之间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协调与共享,将单个内容以更丰富的方式覆盖尽可能多的用户群体,进而将版权价值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作者,还是出版社,或者是参与了全版权运作的每一个渠道,都是获益者。
书香:未来还有计划开发其他相关版权资源吗?
廖:每当一个渠道开始发展,都会自动地向优质IP靠拢。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出现什么新的版权衍生渠道,但是只要立足当下优势,做好成熟渠道的全版权运营,未来新增渠道的融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用特别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