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残荷听雨声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醉其残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远照迎潮,行云节两。
  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北宋·贺铸《踏莎行·芳心苦》
  您认真看过残荷么?
  或许,您经常忽略池塘中荷花的第一片花瓣是从哪一天开始凋落的。秋来之时,满目繁华已无踪,看到的只是“半是萧条半如诗”的残荷清骨。
  也有有心人,为了留住它清丽的样子,趁其怒放时采下几片叶子。碧绿的荷叶,宽大而圆厚,其叶体质软,遍布网状纤维梗脉。
  在广东,有一道传统小吃荷叶包饭。据说其历史悠久,而且在岭南地区深得人心。明末清初屈大均曾于《广东新语》载:“东莞以香粳杂鱼肉诸味,包荷叶蒸之,在里香透,名日荷叶饭。”赞其选料精致,风味诱人,品味兼优,是一种难得的名食。其实,荷叶包饭出现于1400多年前,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史话》。公元557年,梁朝始兴郡太守陈霸先奉命陈兵京口,抵御北齐,粮食不继,当地民众以荷叶包裹着鸭肉的饭食送上前线劳军,支援陈兵打了胜仗。清末的《羊城竹枝词》中曾这样描述它:“泮塘十里尽荷塘,姐妹朝来采摘忙,不摘荷花摘荷叶,饭包荷叶比花香。”
  品着这道比花还香的荷叶饭,有一种跨越时光的美好。在繁华凋尽之时,反复咀嚼玩味,才得其深味。再看看那包饭的荷叶,繁简各一的线条,让人读出了一种简朴的人生味道。
  残荷,也以一种不让人怜悯、却让人心生敬意的姿态,经常出现在艺术家的作品中。从古至今,很多艺术家甚至爱其残败更甚于爱其盛开。因为,残叶远比一朵盛开的莲花更有味道。
  残荷教会我们对于一种美的审视,不再局限于视觉的冲撞,更在意一份内在涵义。枯零的姿态在某种角度里,是一种美的诉说。
  这就像我们的心灵,回归纯粹之后,便更踏实了……
  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经常与寂寞和悲伤联系在一起,本无可“留”的价值。但萧瑟的秋雨滴打残荷的声音,却别有一种美的情趣。八大山人喜欢以残荷表达孤冷落寞的心境,那是他的切身感受,但很多古代画家却从那种残败中找到了另一种表达自然美、生活美的途径。
  明徐渭《黄甲图》
  纸本水墨 114.6厘米x29.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图绘肥阔的莲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作者在水墨中加入了适量的胶,以避免水墨渗散,恰是此图的特色所在。图中以淋漓的墨色画莲叶,画蟹则寥寥数笔,看似草草为之,实则浓、淡、枯、湿、勾、抹、点多种笔法参用,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画上徐渭自题诗日:“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诗意盎然却不失幽默。他画这幅《黄甲图》,是想要讽刺进士甲科。螃蟹在人们的眼中,意味着横行霸道。徐渭就借由螃蟹来讽刺那些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却能够靠着身后的钱财以及权力金榜题名的人。
  明吕纪《残荷鹰鹭图》
  绢本水墨 190厘米x105.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描绘了秋日荷塘中惊心动魄的一幕,苍鹰俯冲搏击白鹭,白鹭冲进苇丛深处,希图逃脱。众鸟或纷纷躲避,或受惊呜叫。劲风吹动芦苇残荷,更添肃杀之气。作者把握住禽鸟的自然特征,赋予了戏剧化的情节表现,使画面具有扣人心弦的感染力。
  在具体表现上,画家将芦苇、荷叶、莲蓬、白鹭、禽雀杂乱地安排在一起,更好地体现了白鹭、禽雀遭受袭击时的慌乱情景。几片残荷、数枝芦花,点明了正值初秋季节,萧杀的秋景渲染了气氛,使画面的格调和谐统一。
  花残蟹正肥
  宋佚名《荷蟹图》
  绢本设色 28.4厘米x2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残败的莲叶枯黄斑驳,半浸于水中,一只团脐雌蟹挥螯伏于叶上。潺潺流水中生长、飘浮着红蓼、蒲草、浮萍、水藻等,叶片边沿均已泛黄,显示出时已临秋,正是蟹美膏肥之时。莲叶的颓势与雌蟹的鲜活形成强烈对比。画面刻意求真,莲叶用双钩夹叶法描绘,叶之叶筋、斑纹及莛上的小刺都刻意求工,雌蟹用笔缜密严谨。此图画面意境生动,题材别出新意,为宋人写实画作的典范。
  明 八大山人《荷花小鸟图》
  纸本水墨 138厘米×5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的鸟耸起了背,作缩头缩尾状,单足着地,立在一块石头上,好像是随时准备仓皇逃窜。它站立的一块石头,也是上大下小,根基极不稳固,随时就会坍塌。再看那莲花形象,细长的茎上生出一朵纤弱的小花,而一轮又黑又大的荷叶从斜上角垂下,直压向那只孤独的小鸟。画面传达出一股荒凉、寂寞而又伤感的意境,这是八大山人凄凉身世、冷落情怀的恰当表现。
  宋佚名《鹊鸰荷叶图》
  绢本设色 26厘米x26.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池塘里枯枝断茎,一片残败的莲叶向上斜出,翻卷的叶面满布虫蚀的痕迹,在一只鹤钨的停驻下摇摇欲坠。鹤钨双爪紧握莲茎,扭颈俯视、神情专注,为萧瑟的深秋平添了几许生气。鸟羽刻画细腻,先用色渲染,然后以极细之笔勾出,笔法生动秀逸。构图疏密有致,动静结合。本幅无款。钤鉴藏印[宋荦审定][嘉庆御览之宝],又半印一方,印文模糊不辨。裱边题签:[宋入画梅竹双鹊。]
  枯叶引蜂来
  宋佚名《疏荷沙鸟图》
  绢本设色 25厘米×25.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所绘残败荷叶表明了时当秋日,在荷塘的一角,一枝枯瘦的莲蓬横出画面,鹊钨栖止于莲梗上,侧首注视着上方的一只小蜂,其凝神专注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莲梗两端的鹊钨与莲蓬巧妙地平衡了画面,而鹊钨目向小蜂的视线则带动观者的视线落于画面上方,这种布局使画面显得既稳定又生动。此图格调典雅、用笔精致、画风细腻,荷叶枯黄的斑点和细小的筋脉均描绘得一丝不苟。对幅有清乾隆帝御题诗一首:“叶败花残枝亦枯,何来沙鸟立斯须。伊人意寓南迁代,以写其瞻爰止烏。”鉴藏印钤“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自强不息”’。
其他文献
当精灵古怪的潮玩藝术走进时尚潮流地标建筑,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火花?夏末秋初,到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逛一逛,你或许就能从中找到答案。  8月15日,“2019三里屯太古里潮玩艺术季”在被潮人们称为“时尚圣地之一”的三里屯太古里火热开启,一场独特的京城潮人艺术盛宴就此拉开帷幕。三里屯太古里总负责人马泽丹、艺术北京创始人董梦阳以及知名灯光艺术家刘洋和杨璐等嘉宾出席了开幕仪式。《中国收藏》杂志记者在现场看到,
期刊
前段时间,几位工艺美术界的朋友来京小聚。寒暄之中,自然免不了询问彼此近况,却不想闲谈至尽兴,竟然还产生了观点交锋,这让笔者觉得很有意思,遂记录下来与诸位分享。  这几位手艺人中,友人Z君来自陶瓷创作领域,“60”后,是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以往我们印象中的他,“不闻窗外事,只爱手中活”,平日里不要说玩儿“票圈”,就连发个微信,几天后才得他回复都是很平常的事。用他自己的形容就是“手残”,玩不转年轻人喜
期刊
自上世纪初以来,持有相同艺术主张或创作旨趣的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在中国各地自发组织与成立了不少艺术团体,其中如北京地区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画会”,上海地区的“上海书画研究会”“东方画会”“天马会”等。而天津作为近代工商大埠,在组建艺术团体方面同样有着不俗的业绩,其中最为突出者即为上世纪20年代末组建的绿蕖画会。  天津绿蕖画会创建于1928年(后多以“绿蕖美术会”之名见诸媒体),由苏吉亨等七
期刊
微风掠过,蝉鸣依旧。这夏季,有人心神不宁,也有人享之乐之。  温庭筠肯定属于后者。不得不赞叹他的想像力,把莲比成“洛神波上袜”,极赞其姿态轻盈。而“摇滟”一词,也十分精准地写出了怒放莲花的风姿。  其实,只要对任何事情都拿出个咂摸劲儿,人的想像力可以是無穷无尽的。  在苏州,有一道甜点叫作“莲花酥”。听它的名字,只感觉与“桂花糖”“枣花酥”类同,并不是很吊人胃口。但观其形,则不得不赞叹其创造者的想
期刊
初次相识便一见如故,这样的桥段发生在两位艺术家身上似乎并不稀见。而在长达40年的交往中,他们共同办展、艺术互鉴,甚至共渡春节,这样的交情就显得颇为难得。唐云与赖少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对知音的交游往事。  唐云与赖少其自上世纪50年代初便交往密切,伴随着长达40年友情的是他们在艺术上的共同进步、事业上的相互鼓励,以及生活上的彼此扶持。他们年龄相仿、兴趣相投,诸多藏品、艺事反映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这
期刊
六月,正是莲花初开时。  池塘边,湖泊边,它静悄悄地伫立,却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去静静地观赏它。  莲花,总给人一种翩翩然的端庄之美。周敦颐的《爱莲说》,短短几句便将莲花洁身自傲、淡泊名利的气质概括,并成为永恒经典。在传统文化中,莲花既有世俗的一面,也有儒、佛的一面。它是美人,也是君子和佛性的象征。纵观历代以莲花为主题的艺术品,这样的[两面性]随处可见。  盼其生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
期刊
早年,一次偶然机会笔者见到湖北恩施藏友的一张“湖北省银行银元辅币券壹角券”。该券系1949年解放前夕湖北省银行在恩施发行的加盖“恩施”字样地名券。民国时期,湖北省银行曾多次发行过以“湖北省银行”为名称的纸币,其中有银元券和辅币券等多个品种,但很少有称作“湖北省银行银元辅币券”的纸币。  据查,该券在國内诸多近代纸币或银行专著中均无记载,甚至在《湖北省志·金融》中也未见介绍。目前已知,湖北省银行银元
期刊
在佛教经典与佛教艺术中,莲花是常常可以看到的象征物。释迦牟尼佛坐像一般都是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阿弥陀佛接引像则是手持莲台垂手接引;观世音菩萨也是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净瓶,一手执莲花。佛教的回向偈中称道:“愿生西方净土,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足见莲花在佛教中的意义非凡。  汉传佛教金铜造像,作为中国佛教造像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南北朝的繁荣、隋唐的鼎盛、五代吴越的中兴三个
期刊
如花美眷,最需以那姹紫嫣红来衬。美人与花,从来都相依相伴。  古时的女儿家,供花、赏花、戴花、簪花,对人世间的一切花草都有无尽的绵绵情意。无论是头上青丝抑或深衣华裳,都少不了一派花团锦簇。而“莲”,便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存在。  莲花,在《尔雅》中就有“荷,芙蕖。其实莲”的记载,古名芙蕖或芙蓉。三国时期才子曹植在他的《芙蓉赋》里曾日:“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极尽赞叹莲花的灵气独具。而莲花纹
期刊
莲花,总是给人一种翩翩然的端庄之美,美丽而不娇艳、惹目而不招摇、妩媚而不轻浮,随风舞蹈而不露半分放浪,那种洁身自好全身无处不在地散发出来。  走在城市里,看多了浓艳繁华,在各种膨胀的欲望中沦落,如果世间的人都如莲花般高贵、庄重地绽放,我们还会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吗?  因此,总不免对浩淼烟波上的莲花心驰神往,总情不自禁地想去池塘边、湖泊邊,静静地伫立,静静地观赏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