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癫狂美学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梵高是后印象派的杰出画家,也是一位天生的癫狂者。但是,梵高的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他在癫狂状态下的艺术创作不仅饱含着对生命疯狂的爱与热情,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而且在他看似狂乱的绘画创作中展现了美学理念,具有极致的艺术美感,这形成了梵高独特的癫狂美学。
  癫狂状态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出现的一种奇异的心理状态。梵高具有精神病家族史,患有癫痫病症,是一位天生的癫狂者。梵高饱受疾病的折磨,但这也激发了他的艺术创作。梵高艺术创作的巅峰期正是他精神病最严重的时期,代表作《鸢尾花》《星夜》《麦田上的群鸦》都是他在圣雷米疗养院时期创作的。癫狂状态下的艺术创作使得梵高的作品与灵魂更加契合,具有生命意识和艺术美感,彰显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一、癫狂中的生命意识
  艺术家强烈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几乎脱离了现实世界,进入了癫狂的状态,在创作中随心所欲地表达个人的情感,狂热地宣泄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形成生命意识。梵高的癫狂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精神疾病,另一方面源于他瘋狂的热情与爱。
  梵高非常注重色彩的表达,尤其是在后期的绘画创作中,他常常使用浓烈又鲜艳的色彩。梵高对色彩的偏好达到了一种癫狂状态,色彩成为他的绘画语言,成为他生命意识的表达。
  梵高热衷于黄色。黄色代表着土地和阳光,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但是黄色也会使人想起黄胆汁,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暴躁。梵高对黄色的运用体现了他性格的双重性,一方面,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与希望,另一方面,这是他躁动的内心的展现。
  《向日葵》系列作品就是梵高运用黄色的经典之作。《向日葵》的笔触厚重,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很高。画面中央的向日葵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给人一种追逐阳光,却又触及不到的失落感,展现了在死亡来临前,生命仍然炽热地燃烧的状态。
  《向日葵》是梵高濒临崩溃的生命最后的高歌,向日葵是旺盛、炽热的生命力的象征,也是梵高热情与爱的纯粹表达。极端的热爱让梵高在经历了生活的压迫和情感的背离以后,陷入了极端的疯狂。
  1890年,梵高创作了《麦田上的群鸦》,两个星期后,他饮弹自尽,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梵高在创作《麦田上的群鸦》时,运用了黄色和蓝色的搭配,但是与《向日葵》有着完全不同的意境。《向日葵》中的黄色侧重于对光明与希望的诠释,展现了生命的燃烧;而《麦田上的群鸦》中的黄色则与象征忧郁的蓝色形成强烈反差,侧重于内心躁动不安的宣泄,展现了生命的死亡。画面中,蓝色的天空向着黄色的麦田逼近,造成了一种压抑的感受;绿色的小路代表着生的希望,黑色的乌鸦代表着死的绝望,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麦田上的群鸦》笔触粗犷而狂乱,更增添了画面的压迫感和反抗感,体现了宁静与躁动、阳光与黑暗的矛盾,展现了梵高内心的绝望与崩溃。
  梵高是一位把生命融入色彩的艺术家,他用张狂而浓厚的色彩描绘悲剧人生。他的画作摒弃了学院派的矫揉造作,具有真实的生命力。梵高的偏执和扭曲源于纯粹的信仰与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这也是他与普通精神病人的不同之处。精神病患者通常喜欢做呆板的、重复的、无意义的事情,他们的疯狂是无价值、无意义的,而艺术家的癫狂则是有意义的生命活动,他们的癫狂是长期情感积累的瞬间爆发,是有价值的。
  癫狂触发了梵高潜意识中的激情,让他几乎失去了理智,因而其绘画语言纯粹且真挚。梵高生前穷困潦倒,作品长期遭到公众的蔑视。梵高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是社会的边缘人、世俗人眼中的“疯子”。
  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梵高没有丧失赤子之心和自我意识,他心怀信仰,拥有悲悯情怀,在绝望与恐惧的宣泄中迸发了超现实的爱与希望,运用绘画创作彰显生命,这正是梵高癫狂美学的价值。
  二、癫狂中的艺术美感
  相比理性时创作的艺术作品,癫狂状态下的艺术家更趋向于表达内心的感触,常常会选择更加非典型的绘画素材、更特殊的艺术技巧、非线性的意境,并使它们组成更抽象、更具表现力的绘画语言,其创作往往呈现出淳朴性、非技巧性的特点。因此,在癫狂状态下,艺术家的艺术表达形式总是颠覆常理和普遍的认知,更加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后印象派画家追求艺术的真实,侧重精神的表达,他们主张摒弃古典主义画家的技法语言,强调绘画要将自己的感情毫不掩饰地直接表现在画面上,保留对大自然最生动、最鲜活的视觉记录,以饱满的激情和粗犷的笔触把丰富的光与色彩倾注在画布上。这打破了持续几百年一成不变的、由固定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构成的“酱油色”式语言图式。
  梵高在巴黎时接触到了多位印象派画家,受到了印象主义的启发,改变了前期沉黯的绘画风格,开始使用鲜艳、丰富的色彩进行艺术创作。同时,梵高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这让他的创作视野更加开阔和自由。
  精神病患者的创作是片段性的、无序的,但是梵高具有独特的绘画美学理念,他的画作激情却不狂乱,具有秩序感、空间感和体积感。梵高对色彩的运用并非毫无章法,相反,他非常注重色彩三要素的对比美,并且在对比之中彰显了艺术的和谐美。梵高认为使用黄色必须先用蓝色,只有当蓝色的范围扩大得更饱满时,黄色和橙色才会显得更加强烈。梵高的绘画作品中,颜色对比强烈且和谐,画面相得益彰。
  梵高的后期创作仍然坚持他的绘画美学理念,但是他对色彩的运用更加纯粹和任性,线条也更为夸张。梵高用色彩、阳光、运动构成了一个躁动不安的艺术世界,体现了他愤世嫉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梵高在饱受精神疾患折磨的时候,难以思考技巧、形式、画派等这些琐碎的问题,因此,他总是以原始、激情、感性的艺术表达形式展现内心动荡、紧张、孤独的思绪和情感,让绘画回归到真实、质朴、纯粹的艺术境界,具有超世俗、超功利的形式美。
  在癫狂的状态下,梵高将真实的自然景象变为其内心世界的景象,在色彩运用中讲求形体表现方式。他的艺术表达形式趋于成熟,在狂乱的情感宣泄中仍然保持艺术的真实美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三、结语
  艺术家的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疯狂,他们的创作具有自觉性,无论是情感表达还是艺术形式,都具有审美价值。梵高的艺术创作极具生命意识和艺术美感,他的癫狂更多源于他对生命的热爱和艺术的执着,这让他的创作脱离了单纯的情感宣泄,而转向超现实的精神追求,在极端的痛苦中仍然迸发着对爱与自由的精神寄托。梵高的偏执和倔强注定了他不是一个正常人,他的绘画可以看作是他对超现实世界的追求,是他的自我救赎和心灵寄托。梵高的一生都在理想与现实、理性与疯狂、生活与艺术中徘徊、挣扎,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更是完全献身艺术,最终以肉体的毁灭走向精神的超越。他的癫狂人生正是他的癫狂美学。
  (扬州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人们对声乐有着较强的感知能力以及共情能力,能够在不同的声乐演唱中感受到独特的演唱技巧,感受到声乐演唱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情感表达以及演唱技巧直接决定了演唱者是否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演唱者要真正使现场观众的内心情感与声乐演唱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感表达以及演唱技巧缺一不可。本文就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之间的关系、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演唱技巧等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在表演过程中,为了能
期刊
戏剧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种艺术。在多种艺术的相互交融下,人们能够深刻体会到不同的戏曲表演所传达出来的独特情感,也能领略到演员各自的独门绝活。这些引人注目的表演技巧以及传达出来的情感,彰显了戏剧表演的魅力。戏剧演员要不断练习表演技巧,这是传承并弘扬戏曲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对戏曲表演当中的情感表达以及表现手法、技巧进行讨论与探索。  通过戏曲中的人物对白、伴奏乐曲和不同角色的塑造,人们能体会到中国
期刊
不管是戏剧表演中,还是生活中,人们了解一个人,首先是通过他的眼神。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演员通过眼神可以使整个故事情节更加巧妙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眼神交流在戏曲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戏剧演员要在表演之前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从而在舞台表演过程中灵活运用自己的眼神来打动观众。基于此,本文对戏曲表演中的眼神运用展开讨论。  不同的眼神可以表现不同的想法、传达不同的情绪。对戏剧演员来说,
期刊
在人们精神需求越来越高的当下,戏剧艺术也在不断发展,不仅需要戏剧演员提高表演水平,还需要舞台灯光和舞台音响效果相互配合。恰当的舞台音响能够揭示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环境变化,帮助观众深入了解剧情,达到渲染舞台氛围的作用,从而呈现更精彩的舞台效果。除此之外,音响效果能够制造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音响效果的作用进行简单阐述。  在戏剧舞台上,音响、音效往往贯穿始终,成
期刊
众所周知,一名舞蹈演员在舞蹈台上要想展示出优美的舞姿和身段,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条件和要求,如协调性、耐力、跳跃能力、爆发力等,其中,跳跃能力是一个舞蹈演员的重要能力之一。一名舞蹈演员不可能单纯地做地面的动作,而不做空中的动作,而空中的动作恰好又是跳跃能力的体现,但是有的舞蹈演员的跳跃身轻如燕,而有的舞蹈演员的跳跃却略显沉重,原因是什么呢?基于此,本文从舞蹈演员的所应具备的弹跳力种类和要求来阐述这一
期刊
后现代绘画形式诞生于工业社会,在20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后现代绘画在色彩、手法、素材等方面与传统绘画形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后现代绘画的“反审美”性质极为明显,从表面上看,后现代绘画艺术形式与大众审美有明显的不同,是对大众审美认知的一种超越。后现代绘画作品通常通过碎片化、抽象化的独特艺术创造形式,表达作者的精神和思想。创作者的精神境界是自由的,也是艺术的。  一、后现代绘画艺术的诞生及发展  “后现
期刊
郑板桥,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理庵,因屋前有一板桥,故又号板桥,“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多画竹,略加以兰花和石头点缀,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经年累月的绘画创作使他得出了一套自己的创作理论。郑板桥有三竹说,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是绘画创作的三个阶段,既相互独立又互为关联。本文从三竹说出发,探讨这三个阶段的含义,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
期刊
本文通过阐述不同水彩花卉绘画风格中,艺术家的非传统审美个性和情感意识,进而分析不同绘画形式和水彩花卉画的独特特征及魅力,帮助人们了解水彩画的不同创作技法。  一、水彩花卉画中水的运用  (一)水的表现特点  水彩是一种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画的绘画方法。水是水彩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水是生命之源,在人们的生活有很多用处。与水有关的词汇有许多,如青山绿水、游山玩水、山清水秀等。古诗词中也有关于水的描绘,
期刊
日本《宝可梦》系列动画开播至今已20余年,其衍生品众多。日本宝可梦卡通形象衍生品的种类、视觉、营销方案等都十分值得国内设计师学习与借鉴。本文从宝可梦卡通形象的发展与衍生品设计策略出发,以宝可梦卡通形象衍生品设计为例,探究卡通形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运用,以期为国内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宝可梦卡通形象的历史与影响力  1993年,美国好莱坞推出了让世界影坛为之震撼的特效电影《侏罗纪公园》
期刊
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色彩上打破了传统设色的束缚。随着绘画的多元发展,色彩构成的形式法在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构成中的明度、纯度、色相间的变化展现了色域的宽广与色阶的微妙,丰富了工笔人物画色彩的种类、色调的内容。  高调的绘画作品使观赏者的目光被高亮的画面吸引,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欣赏画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色彩是带有情绪性的表现,且很大程度上受到画家性别、性格、文化背景、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