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梵高是后印象派的杰出画家,也是一位天生的癫狂者。但是,梵高的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他在癫狂状态下的艺术创作不仅饱含着对生命疯狂的爱与热情,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而且在他看似狂乱的绘画创作中展现了美学理念,具有极致的艺术美感,这形成了梵高独特的癫狂美学。
癫狂状态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出现的一种奇异的心理状态。梵高具有精神病家族史,患有癫痫病症,是一位天生的癫狂者。梵高饱受疾病的折磨,但这也激发了他的艺术创作。梵高艺术创作的巅峰期正是他精神病最严重的时期,代表作《鸢尾花》《星夜》《麦田上的群鸦》都是他在圣雷米疗养院时期创作的。癫狂状态下的艺术创作使得梵高的作品与灵魂更加契合,具有生命意识和艺术美感,彰显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一、癫狂中的生命意识
艺术家强烈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几乎脱离了现实世界,进入了癫狂的状态,在创作中随心所欲地表达个人的情感,狂热地宣泄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形成生命意识。梵高的癫狂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精神疾病,另一方面源于他瘋狂的热情与爱。
梵高非常注重色彩的表达,尤其是在后期的绘画创作中,他常常使用浓烈又鲜艳的色彩。梵高对色彩的偏好达到了一种癫狂状态,色彩成为他的绘画语言,成为他生命意识的表达。
梵高热衷于黄色。黄色代表着土地和阳光,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但是黄色也会使人想起黄胆汁,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暴躁。梵高对黄色的运用体现了他性格的双重性,一方面,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与希望,另一方面,这是他躁动的内心的展现。
《向日葵》系列作品就是梵高运用黄色的经典之作。《向日葵》的笔触厚重,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很高。画面中央的向日葵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给人一种追逐阳光,却又触及不到的失落感,展现了在死亡来临前,生命仍然炽热地燃烧的状态。
《向日葵》是梵高濒临崩溃的生命最后的高歌,向日葵是旺盛、炽热的生命力的象征,也是梵高热情与爱的纯粹表达。极端的热爱让梵高在经历了生活的压迫和情感的背离以后,陷入了极端的疯狂。
1890年,梵高创作了《麦田上的群鸦》,两个星期后,他饮弹自尽,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梵高在创作《麦田上的群鸦》时,运用了黄色和蓝色的搭配,但是与《向日葵》有着完全不同的意境。《向日葵》中的黄色侧重于对光明与希望的诠释,展现了生命的燃烧;而《麦田上的群鸦》中的黄色则与象征忧郁的蓝色形成强烈反差,侧重于内心躁动不安的宣泄,展现了生命的死亡。画面中,蓝色的天空向着黄色的麦田逼近,造成了一种压抑的感受;绿色的小路代表着生的希望,黑色的乌鸦代表着死的绝望,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麦田上的群鸦》笔触粗犷而狂乱,更增添了画面的压迫感和反抗感,体现了宁静与躁动、阳光与黑暗的矛盾,展现了梵高内心的绝望与崩溃。
梵高是一位把生命融入色彩的艺术家,他用张狂而浓厚的色彩描绘悲剧人生。他的画作摒弃了学院派的矫揉造作,具有真实的生命力。梵高的偏执和扭曲源于纯粹的信仰与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这也是他与普通精神病人的不同之处。精神病患者通常喜欢做呆板的、重复的、无意义的事情,他们的疯狂是无价值、无意义的,而艺术家的癫狂则是有意义的生命活动,他们的癫狂是长期情感积累的瞬间爆发,是有价值的。
癫狂触发了梵高潜意识中的激情,让他几乎失去了理智,因而其绘画语言纯粹且真挚。梵高生前穷困潦倒,作品长期遭到公众的蔑视。梵高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是社会的边缘人、世俗人眼中的“疯子”。
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梵高没有丧失赤子之心和自我意识,他心怀信仰,拥有悲悯情怀,在绝望与恐惧的宣泄中迸发了超现实的爱与希望,运用绘画创作彰显生命,这正是梵高癫狂美学的价值。
二、癫狂中的艺术美感
相比理性时创作的艺术作品,癫狂状态下的艺术家更趋向于表达内心的感触,常常会选择更加非典型的绘画素材、更特殊的艺术技巧、非线性的意境,并使它们组成更抽象、更具表现力的绘画语言,其创作往往呈现出淳朴性、非技巧性的特点。因此,在癫狂状态下,艺术家的艺术表达形式总是颠覆常理和普遍的认知,更加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后印象派画家追求艺术的真实,侧重精神的表达,他们主张摒弃古典主义画家的技法语言,强调绘画要将自己的感情毫不掩饰地直接表现在画面上,保留对大自然最生动、最鲜活的视觉记录,以饱满的激情和粗犷的笔触把丰富的光与色彩倾注在画布上。这打破了持续几百年一成不变的、由固定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构成的“酱油色”式语言图式。
梵高在巴黎时接触到了多位印象派画家,受到了印象主义的启发,改变了前期沉黯的绘画风格,开始使用鲜艳、丰富的色彩进行艺术创作。同时,梵高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这让他的创作视野更加开阔和自由。
精神病患者的创作是片段性的、无序的,但是梵高具有独特的绘画美学理念,他的画作激情却不狂乱,具有秩序感、空间感和体积感。梵高对色彩的运用并非毫无章法,相反,他非常注重色彩三要素的对比美,并且在对比之中彰显了艺术的和谐美。梵高认为使用黄色必须先用蓝色,只有当蓝色的范围扩大得更饱满时,黄色和橙色才会显得更加强烈。梵高的绘画作品中,颜色对比强烈且和谐,画面相得益彰。
梵高的后期创作仍然坚持他的绘画美学理念,但是他对色彩的运用更加纯粹和任性,线条也更为夸张。梵高用色彩、阳光、运动构成了一个躁动不安的艺术世界,体现了他愤世嫉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梵高在饱受精神疾患折磨的时候,难以思考技巧、形式、画派等这些琐碎的问题,因此,他总是以原始、激情、感性的艺术表达形式展现内心动荡、紧张、孤独的思绪和情感,让绘画回归到真实、质朴、纯粹的艺术境界,具有超世俗、超功利的形式美。
在癫狂的状态下,梵高将真实的自然景象变为其内心世界的景象,在色彩运用中讲求形体表现方式。他的艺术表达形式趋于成熟,在狂乱的情感宣泄中仍然保持艺术的真实美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三、结语
艺术家的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疯狂,他们的创作具有自觉性,无论是情感表达还是艺术形式,都具有审美价值。梵高的艺术创作极具生命意识和艺术美感,他的癫狂更多源于他对生命的热爱和艺术的执着,这让他的创作脱离了单纯的情感宣泄,而转向超现实的精神追求,在极端的痛苦中仍然迸发着对爱与自由的精神寄托。梵高的偏执和倔强注定了他不是一个正常人,他的绘画可以看作是他对超现实世界的追求,是他的自我救赎和心灵寄托。梵高的一生都在理想与现实、理性与疯狂、生活与艺术中徘徊、挣扎,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更是完全献身艺术,最终以肉体的毁灭走向精神的超越。他的癫狂人生正是他的癫狂美学。
(扬州大学文学院)
癫狂状态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出现的一种奇异的心理状态。梵高具有精神病家族史,患有癫痫病症,是一位天生的癫狂者。梵高饱受疾病的折磨,但这也激发了他的艺术创作。梵高艺术创作的巅峰期正是他精神病最严重的时期,代表作《鸢尾花》《星夜》《麦田上的群鸦》都是他在圣雷米疗养院时期创作的。癫狂状态下的艺术创作使得梵高的作品与灵魂更加契合,具有生命意识和艺术美感,彰显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一、癫狂中的生命意识
艺术家强烈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几乎脱离了现实世界,进入了癫狂的状态,在创作中随心所欲地表达个人的情感,狂热地宣泄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形成生命意识。梵高的癫狂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精神疾病,另一方面源于他瘋狂的热情与爱。
梵高非常注重色彩的表达,尤其是在后期的绘画创作中,他常常使用浓烈又鲜艳的色彩。梵高对色彩的偏好达到了一种癫狂状态,色彩成为他的绘画语言,成为他生命意识的表达。
梵高热衷于黄色。黄色代表着土地和阳光,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但是黄色也会使人想起黄胆汁,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暴躁。梵高对黄色的运用体现了他性格的双重性,一方面,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与希望,另一方面,这是他躁动的内心的展现。
《向日葵》系列作品就是梵高运用黄色的经典之作。《向日葵》的笔触厚重,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很高。画面中央的向日葵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给人一种追逐阳光,却又触及不到的失落感,展现了在死亡来临前,生命仍然炽热地燃烧的状态。
《向日葵》是梵高濒临崩溃的生命最后的高歌,向日葵是旺盛、炽热的生命力的象征,也是梵高热情与爱的纯粹表达。极端的热爱让梵高在经历了生活的压迫和情感的背离以后,陷入了极端的疯狂。
1890年,梵高创作了《麦田上的群鸦》,两个星期后,他饮弹自尽,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梵高在创作《麦田上的群鸦》时,运用了黄色和蓝色的搭配,但是与《向日葵》有着完全不同的意境。《向日葵》中的黄色侧重于对光明与希望的诠释,展现了生命的燃烧;而《麦田上的群鸦》中的黄色则与象征忧郁的蓝色形成强烈反差,侧重于内心躁动不安的宣泄,展现了生命的死亡。画面中,蓝色的天空向着黄色的麦田逼近,造成了一种压抑的感受;绿色的小路代表着生的希望,黑色的乌鸦代表着死的绝望,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麦田上的群鸦》笔触粗犷而狂乱,更增添了画面的压迫感和反抗感,体现了宁静与躁动、阳光与黑暗的矛盾,展现了梵高内心的绝望与崩溃。
梵高是一位把生命融入色彩的艺术家,他用张狂而浓厚的色彩描绘悲剧人生。他的画作摒弃了学院派的矫揉造作,具有真实的生命力。梵高的偏执和扭曲源于纯粹的信仰与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这也是他与普通精神病人的不同之处。精神病患者通常喜欢做呆板的、重复的、无意义的事情,他们的疯狂是无价值、无意义的,而艺术家的癫狂则是有意义的生命活动,他们的癫狂是长期情感积累的瞬间爆发,是有价值的。
癫狂触发了梵高潜意识中的激情,让他几乎失去了理智,因而其绘画语言纯粹且真挚。梵高生前穷困潦倒,作品长期遭到公众的蔑视。梵高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是社会的边缘人、世俗人眼中的“疯子”。
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梵高没有丧失赤子之心和自我意识,他心怀信仰,拥有悲悯情怀,在绝望与恐惧的宣泄中迸发了超现实的爱与希望,运用绘画创作彰显生命,这正是梵高癫狂美学的价值。
二、癫狂中的艺术美感
相比理性时创作的艺术作品,癫狂状态下的艺术家更趋向于表达内心的感触,常常会选择更加非典型的绘画素材、更特殊的艺术技巧、非线性的意境,并使它们组成更抽象、更具表现力的绘画语言,其创作往往呈现出淳朴性、非技巧性的特点。因此,在癫狂状态下,艺术家的艺术表达形式总是颠覆常理和普遍的认知,更加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后印象派画家追求艺术的真实,侧重精神的表达,他们主张摒弃古典主义画家的技法语言,强调绘画要将自己的感情毫不掩饰地直接表现在画面上,保留对大自然最生动、最鲜活的视觉记录,以饱满的激情和粗犷的笔触把丰富的光与色彩倾注在画布上。这打破了持续几百年一成不变的、由固定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构成的“酱油色”式语言图式。
梵高在巴黎时接触到了多位印象派画家,受到了印象主义的启发,改变了前期沉黯的绘画风格,开始使用鲜艳、丰富的色彩进行艺术创作。同时,梵高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这让他的创作视野更加开阔和自由。
精神病患者的创作是片段性的、无序的,但是梵高具有独特的绘画美学理念,他的画作激情却不狂乱,具有秩序感、空间感和体积感。梵高对色彩的运用并非毫无章法,相反,他非常注重色彩三要素的对比美,并且在对比之中彰显了艺术的和谐美。梵高认为使用黄色必须先用蓝色,只有当蓝色的范围扩大得更饱满时,黄色和橙色才会显得更加强烈。梵高的绘画作品中,颜色对比强烈且和谐,画面相得益彰。
梵高的后期创作仍然坚持他的绘画美学理念,但是他对色彩的运用更加纯粹和任性,线条也更为夸张。梵高用色彩、阳光、运动构成了一个躁动不安的艺术世界,体现了他愤世嫉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梵高在饱受精神疾患折磨的时候,难以思考技巧、形式、画派等这些琐碎的问题,因此,他总是以原始、激情、感性的艺术表达形式展现内心动荡、紧张、孤独的思绪和情感,让绘画回归到真实、质朴、纯粹的艺术境界,具有超世俗、超功利的形式美。
在癫狂的状态下,梵高将真实的自然景象变为其内心世界的景象,在色彩运用中讲求形体表现方式。他的艺术表达形式趋于成熟,在狂乱的情感宣泄中仍然保持艺术的真实美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三、结语
艺术家的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疯狂,他们的创作具有自觉性,无论是情感表达还是艺术形式,都具有审美价值。梵高的艺术创作极具生命意识和艺术美感,他的癫狂更多源于他对生命的热爱和艺术的执着,这让他的创作脱离了单纯的情感宣泄,而转向超现实的精神追求,在极端的痛苦中仍然迸发着对爱与自由的精神寄托。梵高的偏执和倔强注定了他不是一个正常人,他的绘画可以看作是他对超现实世界的追求,是他的自我救赎和心灵寄托。梵高的一生都在理想与现实、理性与疯狂、生活与艺术中徘徊、挣扎,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更是完全献身艺术,最终以肉体的毁灭走向精神的超越。他的癫狂人生正是他的癫狂美学。
(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