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建设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602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教育部全面推动了高等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战略计划。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所有要素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化研究能力的学生为目标的课程建设国际化,是其中的最重要环节。在此背景下,各高校都陆续开展了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工作,但与此同时,在国际化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课程体系建设上等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数字通信》课程组基于研究生课程建设国际化的实践研究,通过借鉴外国高校的先进经验,建立一支具有国际化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做好课程体系的设计及本科生课程到研究生课程的衔接,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式,扩大国际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较强科研、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研究生。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    国际化建设    问题     启示
  一、引言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1999年5月,教育部宣布将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并同步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从1999年开始,到2006年以前,全国高校研究生录取的增长幅度达到10%以上,到2014年研究生的计划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了60.8万人。随着研究生规模增加,高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逐步从精英化走向多元化,逐步分化为以研究和应用为主要培养目标的研究生类型。同时,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和科技全球化,对外交流不断深入和常态化,具有国际视野已经成为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获取前沿知识和技术的最有效手段。2010年,我国政府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并在其中明确提出,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开展国际化教育,对于培养宽口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生课程建设国际化,是培养基础扎实的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推动力。如何准确把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国际化要求,制定合理可行的课程教学计划,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数字通信》是北京理工大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工信部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为学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在数字通信、移动通信等方面的科研能力。该课程在北京理工大学率先开设了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的授课模式,并在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本文基于《高等数字通信》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实践,探索研究生课程国际化的建设路径。
  二、研究生课程建设国际化的重要性、内涵及外延
  1.开展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是推进我国科技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间加强互通、相互协作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为此各国都加大力度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此背景下,课程国际化应运而生。Knight和De Wit认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没有哪个部分的重要性可以与课程国际化相提并论。随着全球逐步迈入信息化阶段,电子通信进入全球快速发展阶段,技术领域日新月异,已成为全球发展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各国在加强交流沟通的同时也在争抢通过最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所分得的第一杯羹。《高等数字通信》课程是电子通信专业研究生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而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本课本,一套课件,老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科技发展环境。因此在研究生课程培养阶段开展课程建设国际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与紧扣国际前沿,是夯实研究生专业基本功,缩小和发达国家在通信领域人才培养差距的重要手段和迫切的需求。
  2.研究生课程国际化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做出这样的定义: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包括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实习场所国际化、学位制度国际化和研究生教育观念国际化。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将促使大学办学更加开放,大学间的联系交流更加紧密,使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能够充分利用国际的学术环境和条件,在国际交流的学术氛围中得到发展。而课程国际化的定义则为:针对本国及外国学生设计的,在内容上带有国际化取向的课程,为学生在国际和多元文化场景下的职业及社会活动做准备。综合以上两个定义可以明确,研究生课程国际化的内容一是师资国际化,即培养一支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这里既包含能力上的国际化,同时也包含观念上的国际化;二是通过课程培养学生能够将跨文化、跨学科的学习交流能力用于职业和社交,即以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必要独立顺畅的交流沟通,并使之成为职业生涯的一部分为主要培养目标;三是建立一套完整的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教学理念、教材设置、实习实践和考核认定等环节;四是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研究生课程国际化的顺利实施。
  三、我研究生课程教学国际化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对全世界的人文、历史、科技等方面有个整体的认识;第二阶段是开设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双语或全英文专业课程,并将部分学生送出国门学习研修;第三阶段是全面将国际化的因素融入课程中,以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为主要培养目的的全面国际接轨阶段。在国内的高校中,一般的高校都能达到第一阶段的要求,国际化做得好一些的通常只能达到第二阶段,而国际一流的高等学府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培养真正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型人才。因此我国高校在课程国际化上与世界一流大学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
  1.课程国际化的理念上存在不足
  在我国开展国际化教育的高校中,在国际化课程设置上的系统性和规划性不够,在实施过程中流于表面,往往将英文授课与课程国际化的概念相混淆,没有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帮助教师掌握课程国际化的深刻内涵,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力度不足,管理者没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缺乏规范性的制度约束。   2.教师开展课程国际化的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教育工作者受到理念、能力、知识背景等方面的限制,在国际化教学的课程设置、课堂安排、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影响,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致使学生参与国际化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不足。国内的教师往往容易认为英文授课就是国际化教学,机械地将传统的课程换做英文进行授课,而并无其他实质性的改变,从而加大了课程的难度,但对于学生打好专业基本功,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灵活使用英语开展专业学习研究的能力等方面缺乏显著效果。
  3.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国际化衔接缺乏系统设计
  随着国内高校逐渐意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教师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从初期对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方法,逐步荣誉西方国家的教学元素,将国际化课程开办得越来越有声有色。但不难发现,这些国际化教学的课程,大多都是由某一个或几个课程组承办,在课程组内部通过研讨制定教学模式和授课内容,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课程质量,但在课程与课程之间、教学阶段与阶段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衔接,系统设计性和整体性不足。
  四、对我国开展研究生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启示
  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衔接
  西方高校在开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以“系”为基本单位,负责学生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全部培养工作,且这些国家给予了高校极大的自主权,这就使得研究生的培养在兼具灵活性的同时,在本硕博阶段得到了贯通培养的效果,在研究生阶段能够弥补本科教学的缺失,在从而改进本科基础阶段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各门课程得到有效的衔接。
  北京理工大学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及本科毕业设计等多个方面为国际化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高等数字通信》课程组的教师除开展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外,还承担着本科《数字通信原理》《移动通信》《通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从而在课程设置上能够采取贯通培养的方式,做好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先修课程与后修课程的联合设计与衔接,保证教学内容不重复、不脱节,在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验教学环节中形成有机整体。
  2.采用与国际化接轨的教学方法,拓展国际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学中最直接的载体,是学科教学体系、教学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充分借鉴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的教学思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我国及本学科特色,设计一套既符合国情校情又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拓展研究生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美国、日本等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在教学教学方法上采取给予学生和老师充分的自主性、提供稳定的国际交流场所,引导学生提升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国际化的知识进行连接、改造的能力,从而在深层次上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此外,研究环境和互动环节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成果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将学习的外部资源,转化为自身内部的学习成果
  北京理工大学的《高等数字通信》课程借鉴了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剑桥大学等开设了Advanced Digital Communication课程的国际知名学府的教材使用情况,选用J.G.Proakis教授的著作Digital Communications-5th Edition和A.Goldsmith教授的著作Wireless Communications这两本数字通信领域世界公认的经典教材,并结合两本教材各自的优势内容和教学实际需要,精选了相应的章节并自行编写了全英文课件,使讲授的内容既符合国内科研需求,又能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此外,课程组为学生设计了题材广泛、灵活性强的大作业、研讨会等,为学生提供学习研讨的外部环境,同时锻炼学生科技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课程组定期邀请国际一流的外籍可专家学者赴校,以技术报告形式介绍当今高等数字通信最前沿的发展趋势与技术方向,拓宽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
  3.建立一支国际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开展授课国际化的实施者和核心,提升教师团队的国际化水平对于开展国际化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技能、英文的运用水平和知识决定了国际化授课的效果。首先,要从观念上端正教师开展国际化教学的意识。其次,要帮助教师树立勇于克服在国际化教学中遇到各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开展课程国际化要求教师全程使用英文进行授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高英语授课的语言能力与授课技巧,同时加强自身长期的学习与锻炼。对于长期在国内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而言,要想其英文教学能力达到国际水平实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完善,加强自身学习。第三是需要培养教师具备开展国际化教学的能力。国际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很丰富,应包括教材、课件、板书、讲解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以课件加黑板板书为主的现状,有机地将板书、课件及老师的讲解相融合,并通过严密的逻辑将课堂教学内容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此外,由于英文教学的特殊性,应积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注重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高等数字通信》课程组的教师均具有海外访学经历,与国外多所一流名校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均在国外高水平期刊会议发表多项论文成果,定期参加国际一流的学术会议,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知识更新迅速。同时课程组的教师都接收了一定数量的外国留学生,通过指导留学生开展研究学习,提高了使用英文和学生交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此外,课题组还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安排教师进修、参加教学能力大赛等方式,全面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鼓励教师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创新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4.为学生参与国际合作创造条件
  随着研究生教育从精英化向多元化的转变,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也逐步向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分化。研究生的国际化教学同样应符合这一实际需求,通过让学生参与具体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将课堂的讲授内容与科研中需解决的问题和前沿技术相结合,在有效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研究领域的同时,培养能够学以致用和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工程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因此,开展研究生教育应尽力为学生参与国际合作创造条件。   《高等数字通信》教研组的教师们在承担部分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的同时,与一些国际通信行业知名的外企及高校也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课程的国际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更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机会。通过与公司的外国员工共同召开项目会议,汇报项目进展,在外国专家和校内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国际化的科研氛围。
  5.提倡小班化教学,加强教学互动
  由于本课程覆盖的教学学生数量较多,涉及教师较多,目前小班化教学(30人以内)仅仅在本硕博实验班开展,其他教学班级人数较多。国际化教学的初始阶段,老师与学生面临的压力增大,小班化教学对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非常关键。在国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一直不尽如人意,基本上处于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的及时提问与交流不够主动,这一点与国外大学差别比较大,应加强引导。同时坚持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是提高教学互动的基础环节。
  【参考文献】
  [1]Knight,J.,DeWit,H..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istorical and conceptual perspectives[M].In H.de Wit (Ed.),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Amsterdam: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EAIE)[C]: 5-32.
  [2]《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1-21.
  [3]Van der Wende,M.(1996).Internationalizing the curriculumin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on a OECD/ CERI study[ J].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2):186-195.
  [4]Svensson L&Wihlborg M.Internationalisation in the Swedish nurs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involved.An interview study[J].Higher Education,2007(53):279—305.
其他文献
【摘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趋势。文章通过在建筑学专业课中国建筑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入实践,从职业道德修养、人文素质培育、哲学思辨训练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做了有效的探索,最后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方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建筑史教学;渗透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各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它包括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教育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核心课程——发酵制药技术和现代发酵技术为例,具体阐述了其“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的举措,以及“工学交替”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互惠互利的制度保障体系,创办工厂式学校、教学式工厂,以此明确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学结合 工学交替 实践 问题 策略  2005年3月,教育部首次强调要“大力提倡‘工学
期刊
【摘 要】我们做群众工作,实际上就是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与群众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本文主要在分析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基础上,提出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并以此为契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  【关键词】运用 思想政治 优势 做人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所特有的政治优势,是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培育和践行
期刊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了解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本研究采用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量表对西部某重点高校的60名大学英语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该校英语教师普遍存在工作倦怠感,包括四个分指标,即“组织去人性化”“消极冷漠”“情绪枯竭”和“科研倦怠感”。  【关键词】陕西高校 英语教师 工作倦怠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大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从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处给出的数据发现,交通运输类高职毕业生有着高就业率。但是,现行的单纯的就业率指标已无法全面地反映就业的整体状况,因此,构建交通运输类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关键词】交通运输类 高职毕业生 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一、高职毕
期刊
【摘 要】项目教学法与其他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其突出的特点与优势。本文在介绍项目教学法内涵的基础上,以李宁的品牌重新定位为例,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市场营销 应用  《市场营销》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科、行为学科和管理学科基础之上的应用性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该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学生
期刊
【摘 要】针对自动化专业,打破在传统单门专业课程中设置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以CDIO工程教育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独立开设综合设计型实验课程。实践表明,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综合性实践平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工程能力。  【关键词】综合设计 CDIO 教学模式 实践  探索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了确定“微课”知识点的“适合与能够”原则,结合高职“微课”知识点的具体分类,构建了总分结合、层层递进式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微课”知识点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微课”设计和制作的一般步骤,提出了高职“微课”资源库建设的相关要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微课” 知识点 体系设计 资源库   1 引言  目前,计算机网络正在透过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过渡到Web3.0万物移
期刊
一、“新常态”时期的发展  在2014年5月11日,新华社稿件《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态”的描述。报道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李克强6月曾指出:中国今年确定了GDP增长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CPI涨幅3.5%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大学生上课玩手机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对医学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医学大学生约一半存在上课玩手机行为,在马列哲学、军事理论课上玩手机最多。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玩手机会影响到学习成绩,能够尽量配合教师对课堂手机使用的管理,但不赞成学校针对这一现象采取强制措施。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 课堂使用手机 教学方法  1 引言  据《经济日报》2014年5月23日报道:工信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