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教合一”视域下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l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行合一是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中职学校如何让知行合一、做学互融、学用贯通成为教学现实,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以海门中专为例,对“做学教合一”视域下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凝练,具体阐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推行特色项目试点、打造现代学徒课堂等实施路径,体现以实际行动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专业教学;产教融合;项目试点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1C-0047-04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教育现代化基本理念之一。知行合一的思想,发端于明代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王阳明,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职业教育的知行合一,强调学生做在先、教在后,先体验后学习,先实践后理论。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海门中专”)在“做学教合一”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做到“四个一”,即搭建一个平台、构建一个体系、推行一类试点、打造一种课堂。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始终坚持“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相机而“教”的基本思想。通过广大师生的实践,知行合一、做学互融、学用贯通,已经成为专业教学常态。
  一、现实需求:“做学教合一”契合职业教育使命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开创者黄炎培先生第一次系统提出职业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辉煌成果。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其核心理念就是“手脑并用,做学合一”。黄炎培先生在解释何为职业教育时说:“职业教育,则专重实用”“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可见,“做学合一”理念倡导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注重技能。
  2017年南通市教科院出台的《关于开展全市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教学实验推进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通知》(通教科研[2017]2号)中强调“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理念,推行问题教学、主题教学、项目教学等方式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正需要革新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创设工学结合学习环境、改进学习评价模式。
  2019年國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指向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新时代、新产业、新技术呼唤新职业教育。新兴产业链、新型生产方式,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均产生重大影响。如何进行新人才的培养、新专业的开设、新教材的编写、新课程的改革、新教学的创新,值得职教人思考和实践。推行“做学教合一”,正是破解“教与学”困境、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现实需求。推进“做学教合一”专业教学改革,成为职业院校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共识。
  二、实践创新:“做学教合一”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律
  海门中专作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50强建设单位,始终坚持“技能为本、学以致用”理念,聚力创新,聚焦质量,构建“宽基础、多模块、阶梯式”课程体系和“六面一体”校企协同模式,推进书证融通,开发“大生”学分银行,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职业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实际的路径。
  (一)搭建产教“六面一体”融合平台
  1.建职教集团,架构“做学教合一”组织体系。156家企业、5所高职院校加盟,打造出一个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成长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海门职业教育集团,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手,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互通互联,有效构建校企协同机制。创建“六面一体”产教融合模式,校企合作实现由平面向立体转变,由浅层向深层迈进。
  2.建实训基地,创生“做学教合一”落地平台。与政府、协会、企业合作搭建实训平台,建成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省内一流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实训中心、现代信息技术4个省现代化实训基地,57个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为组织实施“做学教合一”提供了全面的练兵平台。
  3.建产业学院,打造“做学教合一”试水样板。学校与中南控股集团合作共建“中南建筑产业学院”。南通地区第一家现代产业学院的成功落地,标志着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开了一个崭新局面。将二级学院建到企业,校企关系从若即若离、“藕断丝连”发展成为亲密无间、“共结连理”的办学共同体,校企共商、共研、共订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学习标准,实现学生“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人才培养历练不断线。“将学校办在企业里,将专业建在产业链,将课堂搬到现场去”,这种基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合作办学模式,成为学校“做学教合一”的新型理念和生动实践。
  4.建“校中厂”,搭建“做学教合一”近水楼台。靠近企业,职业教育才有生命力。学校引入“唯新教育”“天润汽修”“锦添无人机”等企业进驻学校,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用工零距离对接。企业主动提前介入学生培养全过程,推行企业标准化工作流程,企业技师和校内教师联合担任技术指导,学生按项目分配岗位角色,逐步实现消耗性实习向生产性实习的转变。学生在“校中厂”即开展教学实训、生产实训、双创大赛训练、技术研发等。“做学教合一”成为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
  (二)构建“宽基础、多模块、阶梯式”课程体系
  1.瞄准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成长。按照“核心素养可拓展、核心能力可综合、就业升学皆打通”的思路,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与核心能力培养。以技术技能成长为主线,构建“宽基础、多模块、阶梯式”课程体系,拓展学生公共基础课程的选择面,提供学生学习第二专业课程的可能性,给予学生技能和学历提升的选择权,培养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开发实用型校本课程资源。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教学标准的同时,完善课程标准开发制度,精心编写专业实用教材,课程内容跟踪产业技术动态,校企合作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及配套的信息化资源。校本教材的开发,体现教材为课程而服务、因需求而更新、学以致用的总体思路。
  (三)推行特色项目试点
  1.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学校中餐烹饪专业率先成为“做学教合一”典范,并被评为南通市现代学徒制优秀试点项目。南通城悦等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基地的相继揭牌,标志着学校“做学教合一”又迈上了新的起点。学校依托海门职教集团行业协会、大中型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餐烹饪、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实践性强的专业,推行“人企即人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学徒制培养模式,推进主干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全覆盖。
  2.推行1 X证书试点。学校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加强“做学教合一”在书证融通中的实践研究,围绕“金税财务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个项目,逐步推进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20年1 X第二期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考试通过率超70%。
  3.推行学分制试点。响应国家“学分银行”改革,全面开发“大生学分银行”平台,推进“学分银行”落地开花。以银行借贷关系为指引,通过实施弹性学分制改革,为学生搭建扬长补短、综合评价、激励发展的学业成长平台。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学业成长账号,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标准体系,实现“大生金币”、教务平台成绩、突出贡献三者与标准学分的融通互兑。
  (四)打造“学徒课堂”
  1.转化课堂角色。立足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推进课堂革命,以“教学任务工作化、师生关系师徒化、教学情境职场化”样式打造专业课“学徒课堂”。以“学徒工作页”为载体,徒弟在工作任务完成中获取专业知识技能,在师徒互动、课堂协作中形成實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2.体验尝试教学。积极推行“体验尝试教学”,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在尝试中训练技能。比如,CAXA实体设计这门课程中的智能图素、包围盒、三维球、设计元素库等知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征,需要切身体验、内化。技能的习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反反复复、多次磨练才能“炼得真金”。比如,在学习端盖的实体造型时,师傅采用尝试三种不同的操作方式:第一种是师傅先示范操作,徒弟按师傅的操作思路尝试;第二种是徒弟代表示范操作,徒弟们按代表的操作思路尝试,代表的示范操作可以按教材编排要求进行,也可按自己的理解进行;第三种是小组合作尝试操作,所有学徒分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按小组的综合设计尝试操作。实践证明,第三种方式最具创造元素,教学效果也最好。通过师徒化的体验尝试教学,学生能顺利掌握二维草图构造、实体特征生成、体征修改与编辑、曲面设计、参数设计、渲染设计和动画设计等技能,学到了集创新设计、工程设计、协同设计、二维CAD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本领。
  3.行动导向教学。学校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的行动导向教学。以“建筑制图”教学为例,课程的难点是投影作图与建筑工程图之间的互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以建筑工程图的绘制与识读为主线组织教学,以典型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图为载体,以培养绘制过程和绘图能力为路径,设计若干行动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到学习任务中,学生在“做”一个个任务中,一步步完成“学”。
  三、收获成效:“做学教合一”吻合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需求
  (一)人才培养质量见效
  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让“做”先行,学用贯通,有效提升了学生钻研技能及参加比赛的劲头。近年来,学生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收获满满,获奖率达75%以上。在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江苏省大学生航空模型锦标赛等新型赛事中,摘金夺银,崭露头角。
  (二)教学模式改革见利
  “做学教合一”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回归学生,学生在独学中催生问题、在共学中解决问题、在研学中再生问题、在创学中活化问题,学生在破解一个个问题中习得了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从“不敢放手”到“主动放手、注重防守”。教师体会到“做学教合一”理念变革带来的积极效应。近两年来,教师参加省、市级职业学校教学大赛等,125名教师获等级奖。学校以遥遥领先的成绩,稳居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南通市第一,连续4年蝉联江苏省教学大赛最佳组织奖。
  (三)教学资源充实见成
  “做学教合一”的教学实践,为主干专业孕育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围绕“做学教合一”教学改革思路,学校主编国规教材4部、省规教材6部,开发校本专业技术课程14门,开发网络共享课程115门,校企合作共建课程19门,建成南通市级精品课程8门、南通市“职业体验课程包”6个。
  “做学教合一”、学用贯通,让中职学校的学生动起来了,让教师稳下来了,让课堂活起来了。相信专业教学改革必将引领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章跃一
其他文献
写作对张作梗而言是与优秀的人物对谈与碰撞、以支流的魅力吸引乃至影响主流审美趣味最合适的工具,他做得很好,硕果累累。其实,就他从现代诗转而进行现代散文诗的书写而言,本质上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倾听自己的内心——它极少会发出混乱的信号,总是那么清晰,具有很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娴熟的技巧,智力超群,勇于面对现实的挑战,语言自成一格,尤其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抒情的力度和精神的高度,令人叹为观止。这组散文诗即是明证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变革目标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改变教学设计由重知识积累、技能训练转向重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把单元作为教学整体,化碎片为整体,化传授为助学,化单篇为群文的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并以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一册小说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详加阐述。该设计的思路与实施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将会为中职语文的教学变革
摘要:关注文化因素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历史选择,也是当代课程改革探究的重要主题,文化批判与适应是课程改革应该遵循的理论取向和实践标准。课程改革在本质上蕴含文化的“批判”和“适应”两种基本内涵。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激活参与者的批判性思维,明晰课程改革的历史基点;在课程改革团队成员间开展分析性对话,协调课程变革要素及其关系;培养参与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课程改革的标准;促进集体性适应,共享课程改革的意义。从
7期為合刊
期刊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持续的、系统的“心流”体验,江苏省职业学校e项目名师工作室以“悦读工程”为载体,通过开展基于教育原点的知性阅读、基于研究领域的泛化阅读、基于问题解决的点状阅读、基于自圆其说的系统阅读,使全体成员产生持续的“心流”体验,开辟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心流”通道。  关键词:心流;教师专业发展;专业阅读;错位研究;e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摘要:人的肉体和灵魂同为一体,人的理智、情感、价值感这些我们通常认为的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是人这一精神性的有机体、有灵性的肉体的局部功能。情感、理智、价值感等既独具功能,又互相依存,互相关联,但又必须依托和维护作为一体的“人的肉体和灵魂”的生命有机体,灵魂的组成部分才具有存在的前提和理由。知识学习所致力发展的理智,是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不是唯一。教育要着眼于让理智与“肉体和灵魂”一体的生
摘要:从问题设置、命题情境、答题能力、学科素养、评价依据等角度来看,高考政治卷中的议题式试题有其自身特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高考引导教学,落实到一线教学课堂,可以从精设议题、精构情境、精彩互动、精准评价四个角度探索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议题式试题;议题式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
摘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作为重要抓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以满足教育需求为前提,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按照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在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本文将从教学资源库的目标确立、内容构建、效能提升、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08C-0015-04  隨着信息
杨静龙 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星星》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诗,在《当代》《钟山》《花城》等刊物发表小说,多次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提名奖。  问 号   他正在写一首诗,诗句从浑身伤口和笑嘴中奔涌而出。   他姓姒,一个古老而高贵的姓氏。知道他姓氏的人很少,他的名字却家喻户晓,国人尽知。   他以耒耜为笔,蘸四野汪洋为墨,在九州赤寰恣意挥写,沸腾的热血洇润着他无与伦比的
摘要:教育应立足生活,回归自然。无锡市阳山中心幼儿园在“回归自然”的理念引领下,追隨幼儿“自然天性”,形成探究型主题活动的操作理念;顺应幼儿发展的“自然需求”,确立探究型主题活动的课程内容;创新“自然方式”,拓宽探究型主题活动的活动途径;提炼“自然艺术”,优化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回归自然;探究型主题活动;幼儿天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