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庄子》一书当中对孔子形象的四种分类探究《庄子》当中孔子的四种形象及其作用。第二部分通过纵向对比《庄子》中孔子与孟子的形象以及《论语》中孔子形象和《庄子》中孔子形象,进一步阐释庄子对孔子形象的这四种分类安排的意涵所在,第三部分以小见大,从人性论与人生观两个层面比较《庄子》中孔子的形象所折射出的道家与儒家关系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互相取长补短关系。
关键词:《庄子》;孔子形象;道家;儒家
1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和作用分析
在《庄子》一书中,孔子的出场不可谓不多。《庄子》全书一共出现孔子形象45次。其中内篇10次,外篇16次,杂篇10次。
一是道家的代言人;二是儒家宗师,其本来面貌,成为道家批判的对象和老子用以点化的反面典型;三是先以儒家宗师身份出现,经道家点拨,转而折服,归从道家,有现身说法之功效;四是超然于儒、道之外,不属于哪家哪派,带有某种中性特征。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得出在对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塑造上,还是以重言这种形式为主的。
第一种形象的另一种情况是,他本人作为学徒,向老子学习道的智慧。例如《天运》篇中有一则是这样说的。孔子五十一岁还没有得道,便从北方来到南方,向老子学习道。老子告诉他从制度、阴阳等外物去追寻道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办法是从内心的领悟出发去追求道。
《庄子》中孔子的第二大类形象,就是传统的儒家形象和身份。这一身份的孔子是书中的反面教材和被批判的对象,作为这一身份和形象出现的孔子,表达的是儒家的主张。道家与儒家思想的差异在《庄子》对孔子的批判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示。例如在《人间世》一篇的最后的故事里,孔子的形象由之前的道学代言人急转骤变。通过“楚狂”之口,批判的孔子儒家的处世之道,指出孔子勉为其难、强力为之的特点,最终难免灾祸。
2 对比《庄子》中的孔子
2.1《孟子》中的孔子
《孟子》此书中对孔子评价非常高高,明确地推尊他为圣人。当然我们都能够理解,作为授予孟子仁义之说,启迪了他精神的儒家至圣,出于尊崇之情,他借子贡之口肯定孔子已经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也是能够为人所理解的。他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接着,在与伯夷、伊尹的比较中,高度评价了孔子“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2.2《论语》与《庄子》中的孔子
而《庄子》中对于孔子的改造十分明显。它将孔子的形象一分为二,对儒家的孔子大加鞭挞,对道家的孔子充分肯定。《庄子》将孔子寓言化,本着为其所用的目的,按照自己需求将其改造。书中承认了孔子大师的地位,与论语中一样。其批判孔子以及他的主张,是为了抬高自己理论。更是艺术化的将孔子塑造为一个道家学说的追随者与宣扬者,给道家壮大声势。《庄子》中对孔子进行形象改造是出于特定历史时期学派斗争的需要,借助贬抑折损孔子的原生形貌来消解其所具有的神圣光环,以此来抬高道家学派,阐释道家的思想观念。虽然《庄子》中孔子二重形象的对立,其实质是作者通过讥讽、否定到改造、重塑的逻辑进程从而实现其抑儒扬道的目的,但恰恰就是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加深了我们对孔子形象的理解。
3 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看儒道关系
3.1 人性论比较。
儒家人性论有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论,其共同点是强调后天道德教化,认为无礼乐法度之修饰,人性不能臻于完美,如荀子所说,人性“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荀子·性恶》),而“正”“治”的标准在于合乎宗法伦理。而道家人性论有老庄人性恬谈朴素论,《列子》人性任情肆欲论等,其共同点在于强调自然天真,排除人工的雕琢和礼法的强制束缚,越是自发自成,越是纯真完美,如《庄子》所说:“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可见,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而道家的人性论则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琐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和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3.2 人生观比较
人生觀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亦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告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而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牵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相孺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求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或院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由此可知,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庄子论情:无情、任情与安情[J].哲学研究,2014(04):50-59+128-129.
[2] 经纶.庄子生命哲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 景怀斌.孔子“仁”的终极观及其功用的心理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04):46-61+206.
关键词:《庄子》;孔子形象;道家;儒家
1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和作用分析
在《庄子》一书中,孔子的出场不可谓不多。《庄子》全书一共出现孔子形象45次。其中内篇10次,外篇16次,杂篇10次。
一是道家的代言人;二是儒家宗师,其本来面貌,成为道家批判的对象和老子用以点化的反面典型;三是先以儒家宗师身份出现,经道家点拨,转而折服,归从道家,有现身说法之功效;四是超然于儒、道之外,不属于哪家哪派,带有某种中性特征。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得出在对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塑造上,还是以重言这种形式为主的。
第一种形象的另一种情况是,他本人作为学徒,向老子学习道的智慧。例如《天运》篇中有一则是这样说的。孔子五十一岁还没有得道,便从北方来到南方,向老子学习道。老子告诉他从制度、阴阳等外物去追寻道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办法是从内心的领悟出发去追求道。
《庄子》中孔子的第二大类形象,就是传统的儒家形象和身份。这一身份的孔子是书中的反面教材和被批判的对象,作为这一身份和形象出现的孔子,表达的是儒家的主张。道家与儒家思想的差异在《庄子》对孔子的批判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示。例如在《人间世》一篇的最后的故事里,孔子的形象由之前的道学代言人急转骤变。通过“楚狂”之口,批判的孔子儒家的处世之道,指出孔子勉为其难、强力为之的特点,最终难免灾祸。
2 对比《庄子》中的孔子
2.1《孟子》中的孔子
《孟子》此书中对孔子评价非常高高,明确地推尊他为圣人。当然我们都能够理解,作为授予孟子仁义之说,启迪了他精神的儒家至圣,出于尊崇之情,他借子贡之口肯定孔子已经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也是能够为人所理解的。他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接着,在与伯夷、伊尹的比较中,高度评价了孔子“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2.2《论语》与《庄子》中的孔子
而《庄子》中对于孔子的改造十分明显。它将孔子的形象一分为二,对儒家的孔子大加鞭挞,对道家的孔子充分肯定。《庄子》将孔子寓言化,本着为其所用的目的,按照自己需求将其改造。书中承认了孔子大师的地位,与论语中一样。其批判孔子以及他的主张,是为了抬高自己理论。更是艺术化的将孔子塑造为一个道家学说的追随者与宣扬者,给道家壮大声势。《庄子》中对孔子进行形象改造是出于特定历史时期学派斗争的需要,借助贬抑折损孔子的原生形貌来消解其所具有的神圣光环,以此来抬高道家学派,阐释道家的思想观念。虽然《庄子》中孔子二重形象的对立,其实质是作者通过讥讽、否定到改造、重塑的逻辑进程从而实现其抑儒扬道的目的,但恰恰就是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加深了我们对孔子形象的理解。
3 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看儒道关系
3.1 人性论比较。
儒家人性论有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论,其共同点是强调后天道德教化,认为无礼乐法度之修饰,人性不能臻于完美,如荀子所说,人性“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荀子·性恶》),而“正”“治”的标准在于合乎宗法伦理。而道家人性论有老庄人性恬谈朴素论,《列子》人性任情肆欲论等,其共同点在于强调自然天真,排除人工的雕琢和礼法的强制束缚,越是自发自成,越是纯真完美,如《庄子》所说:“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可见,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而道家的人性论则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琐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和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3.2 人生观比较
人生觀比较。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亦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告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而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牵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相孺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求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或院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由此可知,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庄子论情:无情、任情与安情[J].哲学研究,2014(04):50-59+128-129.
[2] 经纶.庄子生命哲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 景怀斌.孔子“仁”的终极观及其功用的心理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2012(04):46-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