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n10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应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新理念呢?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上,教师针对教材特点,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巧妙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景,能够为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提供理解打开思路等方面的支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在新知探究中,创设解决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探究多源于解决问题时产生的困惑,所以我们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儿童探究欲望。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促使儿童主动思考,特别是让儿童凭借已掌握的知识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有助于他们对旧知识的深入理解巩固,同时也更能体验到新知的价值,激起浓厚的求知欲。比如在《角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指出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角,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听过的“角”,有学生指出教室里有墙角的角。而这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告知答案,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数学中的角是不是就是墙角的“角”呢?马上就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正因为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而只有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动力,才能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获得新的发现。课堂就是通过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探究中建构新知,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渐喜欢数学和热爱数学。
  二、在关联旧知中,创设提出问题情境
  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引发的思考,往往要靠相关的探究情景的铺垫,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有效的探究情景可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疑惑不解又渴望解决的探究冲动,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数学问题,从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1、10、100”问:“谁能在这三个数的后面添上适当的单位名称,使它们相等?”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思维活跃。有的学生说:“分别添上元、角、分,可得l元=10角=100分。”有的说:“分别添上分米、厘米、毫米,可得:l分米=10厘米=100毫米。”在此基础上,有的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能不能分别添上同一单位名称,把三个数字用等式表示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1元=1.0 元=1.00元。”“1米=1.0米=1.00米。”“0.1米=0.10米=0.100米。”接着又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等式真的能成立吗?为什么呢?”于是,我便由此问题引入新课——学习小数的性质。如此导入新课,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实践证明,这种从创设质疑情境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做法不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中,唤起了学生的内驱力,将学生置于“心求达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从而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一系列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在认知情境中,创设分析问题情境
  学习的最好方法是自己去发现,这是自有教学活动以来就有的一个古老法则。要使学生自己发现人类已经存在的东西,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相关的认知情境,为学生提供会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数学学习情景,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当学生理解:“0.1米=0.10米=0.100米”后,我问学生“从左往右看这三个数,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结论。当学生理解了为什么“0.30=0.3”后,我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这两个数,看看发现什么。学生很快就得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结论。我又启发学生用“或者”一词把两个发现连起来说一说。学生水到渠成,很快就归纳出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在这教学过程中,我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通过不断提问题,引导学生在对实例的观察与分析,探索与思考的基础上,自己去发现其规律,归纳出小数的基本性质。这样,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参与寻找,揭示规律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他们对新知识的探究能力,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四、在实际操作情境中,创设解决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础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往往比较难以理解。那么,有什么办法帮助学生理解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教学情景,使学生以此为理解的凭借,顺利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最终要落实到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行为上。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科学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感觉,自己体会去理解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过程中,达到知识的内化。如教“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分组把在课前用硬纸做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剪下来拼在一起,观察一下像个什么角,然后量一量有几度?通过操作讨论,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因为平角=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新知。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比一比,是同样长。拿出红纸条,剪下它的[12]放在桌子上,拿出黄色纸条,剪下它的[24],与剪好的红纸条放在一起,拿出白纸条,剪下它的[36],与前两段纸条放在一起。让学生把剪下的三段纸条进行比较,看结果怎样?三条纸条完全重合,说明[12]=[24]=[36],从而让学生发现其规律,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操作情境,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不仅顺应了儿童好奇心理的特点,还集中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提高了数学能力。
  总之,一个好的情境教学必须将信息、教学内容镶嵌在特定的情境中,并能把焦点信息有机地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和谐联系的情境,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既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以夯实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诏安县凤寮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科学探究作为小学科学课程主要的目标和方法,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小学生拥有强烈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动手能力却不强,这时教师的指导就要有所侧重。过度的指导会损失探究的味道,过少的提醒,也会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混乱,效率低下。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实际,进行有把握、有分寸、有程度的指导,也是体现探究为核心的科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也为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工作模式。在新形势下,工会怎样抓住这一机遇,更好的为职工群众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作
“假如说我有什么成熟之作的话,这就是我成熟的顶峰”、“它大概是我最好的一本书”、“我为写这本书而活着,并为写它而推迟了死亡”,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用这样一些
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包括经济方面的、技术方面的原因,同时对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也作大量的阐述,为后面政府在如何促进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  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在同客观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积淀,早已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也早已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早已经丰富成为一种文化。然而现实中,将数学学习只是视为知识学习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重视知识、轻视同步文化的情形还时有发生。  一、重视正确程度,轻视书写的质量  翻开
阿奇霉素(AZM)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结构为14元内酯环第9位的羟基被一个甲基化的氮原子取代,还包括另一个碳原子,使其成为15元的糖苷配基,次结构改变使阿奇霉素对酸的稳定性
法国历史学家阿利耶斯发现,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对现代意义上的青春期进行划分,没有形成青春、青年的概念;童年、少年、青年这些概念,不仅没有形成,青年人也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性的存在群体参与历史。而恰恰是法国大革命的那个年代,“青年”才诞生了。 简单地说,正是特殊的历史使命造就了“青年”这个概念,也正是在改造社会的现代性大变革、工业化大转型的时代里面,青年才成为历史的主体。
手机媒体拓宽了与辅导员沟通的渠道,是家校联系的窗口;同时也会影响课堂教学、影响人际交往和不良网络借贷等安全问题。辅导员可以将手机点名与学生日常管理和意外风险防范相
自华人进入美国开始,华人形象便被歪曲和丑化,形成种族刻板形象(racialstereotypes)符码。华人男性刻板形象被定格在两个极端:“黄祸”与“模范移民”,或邪恶、狡猾或女性化。华人女性的“他者”形象同样极端化:“莲花”和“龙女”,或狡诈、放荡、性乱交或必然的自我毁灭。美国华裔作家无论其对于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认同程度如何,均表现出为打破白人读者长期形成的先入为主的关于华人的刻板形象而“自觉
《魏晋儒学新论——以王肃和“王学”为讨论的中心》(以下简称《新论》)是魏晋儒学研究领域里一部富有特色的新著。该书采用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视角,基于史学的方法,选取王肃这一穿针引线式的重要历史人物,揭示了魏晋儒学的三重角色,即“学术思想”、“官方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该书在三重角色的相互纠葛、彼此激荡中展示了魏晋儒学的面貌,为魏晋以降儒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解释框架。  魏晋儒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