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对楼市影响几何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e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短期来看,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还是有限的,但是从长期的角度说,我们就要注意利率未来的变动趋势,几次加息之后的叠加效应就会对广大购房者带来不小的影响。
  “终于加息了!”听完电视播音员的新闻播报后老张站了起来,他来回走了几步后却又慢慢地坐了下来。的确,什么事情都是这样,似乎事发突然却又往往早有预兆。老张在房地产市场跌打滚爬了许多年,他深知利率与房地产市场变化发展的关系,所以近一个时期以来他也时常关注着市场利率的走向。他说:“在去年末的时候我就发现中国经济存在比较大的通胀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加息就是央行不得不采取的一个手段。而从房地产市场的角度来说,其实在此前已经出台了不少调控政策,而这次可以说让楼市再次经历了考验。”
  老张的话是没有错的,其实从今年以来,有关各方对楼市的调控政策仍在持续不断地推出。而就在前不久,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就表示,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住房公积金贷款资金用途的监控,严禁住房公积金贷款用于非自住房消费。而这次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一般观点认为,这一决定有望给银行放贷适当降温、股市适当降温、人民币币值适当升温。但对于老张来说,他更关心的还是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这次加息是对目前国内资本流动性过剩所采取的直接措施,也是加息周期中的一个必然环节。”中指研究院陈晟认为,此次加息并非专门针对房地产市场,对股市和其他产业的影响将更大。当然,房地产市场将不可避免受到侧面冲击,尤其是长期影响和心理影响将更大。那么,这次加息究竟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些什么影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还是首先来了解一下近期各地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吧。
  
  各地楼市仍处胶着状态
  
  从近期各地市场的表现来看,楼市仍然处在一个胶着的状态,但细化到每一座城市,市场的走势又会有所不同,这对于我们判断加息后房地产市场的趋向就具有了不小的意义。
  据中原(中国)地产研究中心统计,在新盘市场方面,1月份,北京住宅成交11861套,成交面积为152.35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1.36%;上海一手住宅均价为8171元/平方米,环比下跌2.98%,成交176.83万平方米,其中黄浦、静安等中心城区成交量出现下滑,而浦东新区受“永达城市公寓”、“金谊河畔”等楼盘拉动,成交量有所上扬;深圳商品住宅成交88.40万平方米,共8693套,分别环比增长16.00%和12.00%,而成交均价达到1064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9.00%,成交量和成交价格均创下新高;广州一手住宅市场继续维持活跃水平,一手住宅的成交金额达到53.82亿元,成交面积75.38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上升18.70%和19.50%,全市成交均价则为741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了49元/平方米,楼价上涨的势头暂时有所回稳。
  而在二手房方面,四大城市中原分行1月数据显示,北京二手住宅成交下降,环比约三成左右,而二手房成交价格环比持平;上海二手住宅成交均价1378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28%,由于已经观望很长时间客户的购房需求最终得到释放,由此也支撑了二手房的成交量;广州二手住宅成交量有66.8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47.00%,而市区新盘价格的急升,是导致二手住宅成交面积急剧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月新盘和二手住宅成交比例为53:47,二手住宅成交达到占住宅成交比重的峰值;深圳1月二手楼市依然火热,自住需求进一步释放,二手住宅约10620套,环比增加25.00%,面积89.30万平方米,增加29.00%,均价高达10541元/平方米,环比增幅为17.00%,二手房均价首次超过万元大关。
  
  目前市场格局尚难改变
  
  在了解了市场的大背景后,许多投资者共同的问题就是,加息之后房地产市场的表现究竟会如何呢?从短期来看,记者认为加息的幅度还不是很大,更多是具有一种信号作用,对人们的影响还是停留在心理层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格局尚难改变,对楼市总体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历史上来看,比如说在1993年5月15日的加息,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就从7.56%上调到了9.18%,像这种幅度的调整对市场就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当然在房地产市场不同的层面,加息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对此,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认为,持续的加息无疑会给开发商造成较大的压力,从去年的“提高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到今年年初的“土地增值税实行清算”,再到目前的加息政策,这一系列政策除了规范开发商开发行为,提高其入行门槛外,更是考验对开发商资金链的要求,由于大部分开发商50%以上都靠银行贷款,利率的增加无疑加大了其开发成本。从长期来看,由于经济因素,加息并非一次、二次能了结,因此对开发商的影响也将长期持续。
  而对于购房者来说,购房动机则分为首次置业、动迁购房、改善居住、结婚购房、添置人口等,不同人群及不同需求受加息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以自住为主的客户,购房需求是结婚购房、动迁购房的,就具有不小的刚性,加息对其产生影响不大,一般不会由于小幅加息改变其购房计划及购房进度。而以自住为主,购房需求是改善居住、添置人口的,加息对其可能产生略微影响,因为该类客户虽有购房意愿,但求购的迫切度不高,政策及市场动向会影响到该类人群购房进度。另外由于经历了前两年的宏观调控,投机客目前已基本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对投资性购房需求的影响也比较有限。总体来说小幅加息对购房者影响并不大,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因此对未来整体成交量影响也不大,并不会由于观望而导致房价出现下跌。
  
  加息叠加效应不可小视
  
  不过,虽然加息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短期影响是有限的,但从长期来看,记者在这里倒是要特别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加息具有长期性和趋势性,连续几次加息的叠加效应是不容忽视的,对此投资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未来利率的变动就会对我们的购房行为产生不小的影响。
  首先,从表3贷款利率变动表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此次5年期以上商业贷款利率从6.84%上调到7.11%,幅度并不是很大,但是从总体上看,贷款利率是从2002年2月21日5.76%开始逐波上调的,如果叠加起来计算,就已经上升了1.35个百分点,幅度相对来说就比较大了。同样是20年期的50万元商业贷款 (等额本息),如果不考虑利率优惠因素,按5.76%计算每月还款额在3513元,而按7.11%计算就要达到3909元,显然还款压力就上升了超过10%。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单次加息对我们购房成本影响有限,但经过几次加息叠加后,其影响力就会慢慢显现出来。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利率的变动无论是升还是降往往都具有周期性,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那么对于购房者来说,除了要关注此次利率变动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留意未来利率的变动趋势。通过历年来的利率变化表我们可以发现,在1995年5年期以上的商业贷款利率达到了15.3%,以后通过近7年的调整才在2002年达到了一个低点。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虽然经过了几次加息,但无论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在我国利率史上都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那么未来利率的变动趋势会是如何呢?这就回到了老问题上,那就是现在中国是不是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目前央行加息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其中暨南大学金融系教授杜金岷在去年8月央行加息时提出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他认为从1 997年以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国一直在降息,可以说是进入了降息周期,但是,从现在开始人民币已转身进入了加息周期,这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投资过热,增长过快,所以从实际需要出发,就必须宏观调控。他认为,央行虽然可以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通过这个渠道来调节市场的资金,但是,存款准备金本身有缺陷,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央行不得不启动加息。在他看来,其实加息央行也是不情愿的。首先,人民币本身有升值的压力,加息只能加大这种压力。其次,由于经济增长过快,有些专家认为存在通胀,而有些则认为是通缩,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异议。但不能否认的是,加息已经开始,也不会马上结束。而对于这次加息,中信证券专业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央行的加息应该不止一次,本次加息代表着一轮加息周期已经开始。
  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做好心理准备,在购房时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利率,更要考虑未来利率变动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对此,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去考虑问题。首先,对于已购房的投资者来说,就要考虑利率变动可能会使自己的还款压力逐渐加大。还是50万元20年期的贷款(等额本息),在8%的利率下每月还款额为4182元,9%为4498元,10%就要达到4825元,显然上升的幅度还是不小的。
  其次,一般月还款额占居民家庭月收入的30%~50%为宜。我们假设某居民家庭的月收入为10946元,家庭积蓄拥有首付能力并准备用月收入的50%支付每月的房贷,那么根据前面的测算,该家庭具备购买价值1 00万元住房的能力(首付30%,按揭贷款70万元)。但如果假设利率升高到8%、9%或10%,则该家庭的购房支付能力就将分别下降到原来的93.47%、86.9%、81.02%,换而言之,该家庭将买不起100万元的房子,如果还是首付30万元,就只能购买86万~95万元的房子了。从长期来看,这种购买力的下降就会将使得市场整体的需求曲线发生移动,假设供应维持不变,则房价必然要下跌,这是加息挤出房价泡沫的内在机制之一。
  另外对投资者来说,假设投资者的资本构成是6成银行贷款,4成自有资金,投资物业的市场回报率为8%,为了计算简便,我们暂且不考虑每月的还款额,那么如果贷款利率为7.11%,其自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为9.3%。现在我们假设利率分别提高到8%、9%或10%,而其他条件不变,则自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就下降为8%、6.5%、5%,回报率的下降是非常显著的。从长期来看也将导致投资性需求减少,这一点尤其是会对商用物业市场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2006年基金翻番的赚钱效应再次燃起了大众的热情,大批对基金了解未必深入的个人冲入了基金市场,带来了基金发行的又一个黄金时期。虽然只要个人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从长期看获得利益是迟早的事情,但理清基金投资的一些特殊性,获得真实的财富,降低投资波动对心理的冲击,减少投资失败的可能,才会使基金投资更快地成为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必需品。  要买非货币基金,首先要清楚的问题是:买基金注定会亏损。虽然发行的时间都
期刊
近日,杭萧钢构因股价异动被交易所紧急停牌、并由证监会立案调查,此事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其实,比杭萧钢构事件更重要的还有一条信息,即证监会在京召开证券期货监管会议,尚福林主席布置工作时明确提出,将建立辖区监管责任制,要求派出机构对监管对象(上市公司、券商和期贷经营机构)真正做到“说得清、管得住”。言外之意是,各地证监局对监管对象存在“说不清楚、管不起来”的情况。  事实完全证实了尚主席的判断。  
期刊
截至本稿写作时间2007年4月4日,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工作已经结束。虽然国家税务总局还没有正式发布最新数据,但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自行申报的总人数与估计的高收入人数可能会有很大差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29日,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受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人数达到137.5万人,共补税15亿元。其中广东(含深圳特区)28万人,为已经公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最高;北
期刊
最近几年,理财成为了热门话题,而银行则成为了百姓理财的首选平台,尽管银行每年都推出了大量的理财产品和服务,但与百姓的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未来零售银行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本刊记者专访了深发展零售战略及营销部总经理周海良先生。  从2006年开始,深圳发展银行就在探索银行理财业务新的发展方向,酝酿向零售银行转型。作为转型的第一步,深发展在住房按揭贷款市场上动作频繁,“双周供”、“气球贷”等创新型房
期刊
获取境外市场的平均收益,或者抓反弹行情,ETF是最好的方法。由于和一篮子指数成份股相挂钩,投资者只需要不多的钱,就能投资于整个市场或整个行业。  3月5日,也就是2月27日内地A股市场大跌引发环球股票市场连锁反应的第二个星期,香港市场再次出现大跌的行情,恒生指数当天暴跌4%,收于18664.88点。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的王先生判断,股指即使再跌,幅度也不会很大,反弹的力度则会更大。但谁会是反弹的急先
期刊
在商业银行的实际运作中,外币现钞、现汇仍然是分账户管理,买卖价格和汇出费用都有区别。以外币为投资货币的产品中,对现钞、现汇也有不同的规定。  最近,徐先生刚刚结束了国外的留学生活,在上海一家跨国公司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回国时,徐先生手头上还有一笔美元现钞,现在人民币连续升值,他觉得还是尽快到银行办理结汇业务比较好。  “之前看到新闻,从2月份开始现钞、现汇账户统一为外币储蓄账户。”按照徐先生的理解,
期刊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资产借上市公司平台实现整体上市,成为最受人关注的话题。尤其是中央企业,规模大、实力强,它的整体上市题材更是为广大投资者所追捧。如果说2006年是股市制度变革年的话,那么2007年则很可能就是央企整体上市年。  通过资本运作,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资产借上市公司平台实现整体上市,这是最近一段时间证券市场上最为受人关注的话题。尤其是中央企业,规模大、实力强,它的整体上市题材更是为广大投资
期刊
股改承诺进入集中兑现期    开始于前年5月份的股权分置改革,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当初在股改时,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在支付必要的对价的同时,还额外作出了相应的承诺。这些承诺大致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自愿在原有规定的基础上延长获得流通权股票的限售时间以及保证卖出股票不低于某个价位;同意在日后的利润分配中提出并赞成高比例分红或者送股、转增方案;动用自有资金以不高于某个价位在二级市场增
期刊
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进一步加息的压力仍然存在。用货币基金和低风险人民币理财产品代替储蓄,无需转存,你的收益也能随加息而加。  上个月央行宣布进行加息之后,各家银行网点都排起了长队,许多存款人都是前去办理定期存款的转存业务。他们的想法是,央行提高了存款利率,办理了转存业务可以获得更高的存款收益。  在某银行网点,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前来办理转存业务的黄女士。她告诉记者,过年后自己刚刚在银行存入了一笔5万
期刊
定期寿险不受利率因素影响,又具有低保费、高保障的特性,对处于家庭责任最重时期的中青年人群而言,是一款基本的保障产品。  “我现在的日子都过得有点紧巴巴的,哪有闲钱去买保险?”在人们的概念中,保险或多或少有些奢侈的味道。  其实,保险并非是奢侈品,不少类型的险种保障成本尚在普通工薪阶层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最基本的人身保险,既不需要花费很多,但又能实在地保护你和你的家人,那就是定期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