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探赜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4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有重要意义,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教师要以国学经典作为教学依托,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可以结合经典诵读,结合春联,结合孝文化,为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提供思想支撑和精神食粮。
   关键词:国学教育;语文课堂;渗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5-0078-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积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国学经典作品,使国学教育能够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促进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内容的融合,从而促使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国学教育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道德品质正在形成和完善中,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认知都处在初级阶段。而国学教育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能够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如在学习《弟子规》时,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人之初,性本善”的哲理,学会自律,学会尊重他人。教师要在语文课文中渗透国学教育,让一篇篇传统经典熏陶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懂得如何对待周边事物,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坚持做一个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在小学阶段需要大力开发,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接触和学习国学经典,并通过背诵和朗读,扩大学生在地理、历史、天文等方面的知识视野,为他们建立知识储备。这对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有很大帮助。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的身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有的学生甚至迷失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对传统文化往往持有漠视态度。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这种状况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在这种背景下,国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断提升。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1.通过经典作品的朗诵渗透传统文化
   经典作品朗诵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典作品的朗诵就是一个树人的过程。很多经典作品的形成就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它凝结了无数智者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学生在进行经典作品朗读时,通过深入体会作品内涵,逐渐树立道德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经典作品不但能够体现出时代特色,而且推崇诚实守信、勇者无畏、爱憎分明等情怀,体现着人与社会的关系,从方方面面展现出审美艺术价值。因此,这些日积月累的文学精华能够感染学生,让他们设身处地进行思考,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励学生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的这些能力与品格离不开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离不开长期的阅读催化。因此,经典作品的朗诵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文化感悟力达到较高的水平。例如,在教学陆游的《示儿》这首古诗时,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总而言之,经典作品的朗诵不仅强化了學生的阅读体验,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了情操,使国学教育更好地融入语文教学。
   2.搜集春联,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民间文化一直绵绵不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在渗透国学教育时,可以利用民间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特殊的作业,让学生广泛搜集春联。在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所搜集的春联,经过展示,鼓励学生依据对联的内容进行类别划分,然后将这些不同类别的对联贴到教室适当的位置。比如有反映美德和情操的,有描写美丽景色的,有祝福新春的,等等。在品味这些对联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关于对联的知识,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当学生逐渐对对联产生了兴趣,教师就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写对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联比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当然,春联只是一种载体,还有许多形式可以渗透传统文化,比如地方的戏曲唱段、古老民俗、民居建筑等,教师都可以巧妙融入课堂教学,带领学生更直接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依托语文教学进行孝文化的渗透
   从古至今,孝文化一直是我国国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孝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孝心、懂感恩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孝文化为主题展开写作教学。例如,在《慈母情怀》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孝文化,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总结母亲对作者的关心和爱护之情,然后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心得和感想。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对孝心的理解写作文,作文内容不限,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根据这篇课文写读后感。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而且孝文化的渗透也使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升华,不再只是表面化了解课文内容,而是懂得了隐藏在这篇课文之后的启示和道理。孝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可以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格,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滋养作用。
   三、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国学教育,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德育为出发点,努力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以国学经典作品作为教学依托,潜移默化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结合经典诵读,结合春联,结合孝文化,为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提供思想支撑。
  参考文献:
  [1]李芸芸.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24).
  [2]冯黎.以教材为载体,强化低年级的传统文化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9(34).
  [3]李梅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
其他文献
数学教学中充分应用数形结合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具
教师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时,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文字深处的东西。学生是否乐意去发现,能发现多少,笔者认为,科学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至关重要。新《课标》明确规定:“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着新《课标》的科学理念,基于充分备课之上的有效地追问和得体
语文来源于生活,与生活联系紧密,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能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文章从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生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教学设计,选
摘 要:“金字塔”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领导能力、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能力为最终目标,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等具有积极意义与价值。文章以中职服装制作工艺教学中的“双嵌线袋”课程为例,阐述“金字塔”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探讨“金字塔”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效果。   关键词:中职;服装制作工艺;金字塔;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数学技能,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继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重在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进行能动的学习,即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不情愿地学习。在音乐教学中,教师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教育改革,人才和知识、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古诗是用精练的语言、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画面,令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更是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给予炎黄子孙的瑰宝。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也基于新课标的改革亮点:语文课程
通过对传统编目工作与现代编目工作的比较分析,从不同侧面阐述现代编目工作对编目人员素质要求,并提出培养高素质编目人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