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创新的时代,提出“创旧”的命题,已经不是一个耍嘴皮子的讨论了。刚刚开幕的冬奥会意大利都灵的开幕式再一次继雅典之后,展现了通过“创旧”来创新的杰出创意。今天,横亘在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面前的任务,与其说是“追赶世界新潮”的创新,还不如说是如何以创新精神来“创旧”——发掘中国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全人类感受传统中国的味儿和新世纪前所未有的新意。正是全球化的创新之潮把每一个民族都“催逼”上一条不“创旧”就不能“创新”的文化之路。
据悉印度人已为瑜珈的知识产权而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从韩国的《大长今》在文艺界和时尚界风靡一时和显赫一时,则可以看作活生生创造出来的韩国“新”的旧传统,今天他们改“汉医”为“韩医”,中药成韩药……,如果中国人自己不来“创旧”,恐怕其他国家都会在中国文化中创造出诸如好莱坞大动画片《花木兰》,日本电子游戏《三国》、动漫《西游记》等。其实,中国文化本身也是拿了别人的“旧”创出自己的“新”的,无论“敦煌”还是“新文化运动”。欧洲的“文艺复兴”本质上也是如此。我查遍《2005技术预见报告》、《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及“高新技术创新”专著,里面对21世纪人类科技的展望,几乎都是局限于西方人士正在考虑和研究的问题,简言之,几乎都是按着西方文化的思路在“预见”的。人们也许已觉悟到,但仍未用足够的精力和篇幅来分析中国文化和科技(如中医和道家)对往后百年人类科技创新可能的贡献。而我们知道,很久以来,无论是理论物理还是实用建筑之类,都越益受到中国和东方文化理论以及科技传统的启发。如今,上海已建立了“纯中医”的医院,中医药也要作为“世遗”申报。但民族之“旧”是民族之“新”的基础,“创新”必须植根于“创旧”,这一点还需要我们更大声的呐喊!
我们最近正在做上海科学技术史的工作,这不单单是展示上海6000年尤其近现代以来在科学技术原创上的业绩,更是追溯科技的文史踪迹,看到上海这样一个地域和社会环境如何不断创造的机理,从而造成今日的创新氛围和机制,而这正是“创旧”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我们必须重视自己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传统,深入研究自己国家和地区文明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和机理,仔细盘点和开掘深埋其中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旧”,使之如古莲子那样在新的环境和需求中发芽生长,开出全新的莲花:这莲花既是“旧”的发展,又是全新的生命,这里就蕴含着“创旧”和创新的深刻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中国社会自白话文时代以来,一直是非常主张“革新”和“破旧立新”的,但简单化的唯科学论,曾差一点判了中医和汉字的死刑,简单化的唯“新”论,也使传统文化作为“四旧”被无情铲除和焚毁,而今天,科学发展观所引领的“创新”,一定要克服百年来“形而上学害死人”(毛泽东语)的现象,以马克思主义和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努力探索和实践通过“创旧”进行创新的科学路径和体制安排,使古老而伟大的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智慧开创与时代相吻合的崭新样态和内涵。而这正是“创新型国家”安身立命的文化基石。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据悉印度人已为瑜珈的知识产权而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从韩国的《大长今》在文艺界和时尚界风靡一时和显赫一时,则可以看作活生生创造出来的韩国“新”的旧传统,今天他们改“汉医”为“韩医”,中药成韩药……,如果中国人自己不来“创旧”,恐怕其他国家都会在中国文化中创造出诸如好莱坞大动画片《花木兰》,日本电子游戏《三国》、动漫《西游记》等。其实,中国文化本身也是拿了别人的“旧”创出自己的“新”的,无论“敦煌”还是“新文化运动”。欧洲的“文艺复兴”本质上也是如此。我查遍《2005技术预见报告》、《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及“高新技术创新”专著,里面对21世纪人类科技的展望,几乎都是局限于西方人士正在考虑和研究的问题,简言之,几乎都是按着西方文化的思路在“预见”的。人们也许已觉悟到,但仍未用足够的精力和篇幅来分析中国文化和科技(如中医和道家)对往后百年人类科技创新可能的贡献。而我们知道,很久以来,无论是理论物理还是实用建筑之类,都越益受到中国和东方文化理论以及科技传统的启发。如今,上海已建立了“纯中医”的医院,中医药也要作为“世遗”申报。但民族之“旧”是民族之“新”的基础,“创新”必须植根于“创旧”,这一点还需要我们更大声的呐喊!
我们最近正在做上海科学技术史的工作,这不单单是展示上海6000年尤其近现代以来在科学技术原创上的业绩,更是追溯科技的文史踪迹,看到上海这样一个地域和社会环境如何不断创造的机理,从而造成今日的创新氛围和机制,而这正是“创旧”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我们必须重视自己包括科技在内的文化传统,深入研究自己国家和地区文明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和机理,仔细盘点和开掘深埋其中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旧”,使之如古莲子那样在新的环境和需求中发芽生长,开出全新的莲花:这莲花既是“旧”的发展,又是全新的生命,这里就蕴含着“创旧”和创新的深刻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中国社会自白话文时代以来,一直是非常主张“革新”和“破旧立新”的,但简单化的唯科学论,曾差一点判了中医和汉字的死刑,简单化的唯“新”论,也使传统文化作为“四旧”被无情铲除和焚毁,而今天,科学发展观所引领的“创新”,一定要克服百年来“形而上学害死人”(毛泽东语)的现象,以马克思主义和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努力探索和实践通过“创旧”进行创新的科学路径和体制安排,使古老而伟大的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智慧开创与时代相吻合的崭新样态和内涵。而这正是“创新型国家”安身立命的文化基石。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