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5年延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1961—2015年延边地区8个台站气象资料和图们1976—2015年气象资料,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10 ℃有效积温、降水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初霜日明显延后,终霜日变化明显提前;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吉林延边;1961—2015年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214-01
  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其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近年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事实,作物所需的辐射、热量、水等自然资源在同一地区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和减少。多位学者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2]。
  1 资料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延边州地处吉林省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位于北纬41°59′47″~44°30′42″,东经127°27′43″~131°18′33″,面积42 700 km2,耕地面积21.8万hm2(水田4.3万hm2,旱田17.5万hm2)。人均拥有耕地面积0.1 hm2,高于全国和吉林省平均水平。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和大豆。
  1.2 数据资料
  选用的数据为1961—2015年延边地区8个台站气象资料,图们1976—2015年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初终霜日、≥10 ℃有效积温等[3-4]。
  1.3 分析方法
  以延边地区1961—2015年的气象要素(每日4次日照、初终霜日、平均气温、降水量)为xi值,以年份为ti值,通过一元线性方程拟合分析气候特征的变化规律,方程如下:
  xi=a bti(i=1,2,…,n)
  2 结果与分析
  2.1 热量资源变化
  2.1.1 年平均气温。通过分析可知,延边1961—2015年的平均气温总体是上升的,其变化趋势为每10年上升0.27 ℃(P<0.01),与全国同时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0.25 ℃/10年)[1]。这55年间,年平均气温最高值是2002年和2015年的6.2 ℃;最低值为1969年的3.5 ℃。年平均气温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2个明显特征阶段:1961—1988年大部分年份的年平均氣温低于平均值,属于冷期阶段;1989—2015年大部分年份的年平均气温高于平均值,处于暖期阶段。
  2.1.2 ≥10 ℃有效积温。近55年,延边地区≥10 ℃有效积温平均值为1 132.3 ℃·d,气候倾向率为28.0 ℃·d/10年(P<0.01)。最高值是2010年的1 351.7 ℃·d,最低值是1976年的913.3 ℃·d。通过分析发现,1961—1996年,多数时间有效积温低于55年的平均有效积温;在1997—2015年,大多数年份的有效积温高于1961—2015年的平均有效积温。
  2.1.3 初终霜日变化。通过分析延边地区1961—2015年初霜日和终霜日的变化发现,这55年间初霜日明显延后,延后的天数为每10年延后1.66 d(P<0.01),而终霜日明显提前,提前的天数为每10年提前4.09 d(P<0.01)。
  2.2 水资源变化
  分析发现,延边地区近55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70.1 mm。气候倾向率0.92 mm/10年(P>0.05)。年降水量最高值是2000年的799.5 mm,最低值是2011年的346.5 mm。
  2.3 日照资源变化
  延边地区近55年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12.4 h,气候倾向率-33.12 h/10年(P<0.01),减少趋势低于周晓宇等[2]研究的1961—2009年东北地区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40.5 h/10年),任国玉等[3]研究的近50年全国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37.6 h/10年)。年平均日照时数最低值是2012年的2 099.6 h,最高值是1967年的2 628.6 h。近55年大致分为2个明显特征阶段:1961—1978年大部分年份的日照时数高于平均水平,是日照时数偏高的阶段;1979—2015年日照时数低于平均水平,是日照时数偏少的阶段。
  3 结论与讨论
  延边地区近55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中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7 ℃/10年(P<0.01)。≥10 ℃有效积温的气候倾向率为28.0 ℃/10年(P<0.05)。平均初霜日为9月27日,终霜日为5月4日,延边地区初霜日变化明显延后,气候倾向率为1.66 d/10年(P<0.01)。终霜日变化明显提前,气候倾向率为-4.09 d/10年(P<0.01)。年降水量变化不明显,整体上呈缓慢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0.92 mm/10年(P>0.05)。日照时数呈波动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40.5 h/10年(P<0.01)。
  延边地区近55年气温升高、日照减少等农业气象资源变化趋势,必定对农业生产潜力、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的干扰,但是这种气候的变化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其负面影响[4],而如何利用农业气候变化趋势,选择适合延边地区的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公式,得出作物生产潜力,进而为政府决策、制定农业发展战略规划等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任国玉,初子莹,周雅清,等.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4):701-716.
  [2] 周晓宇,张新宜,崔妍,等.1961—2009年东北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J].气候与环境学报,2013,29(5):112-120.
  [3] 任国玉,郭军,徐铭志,等.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气象学报,2005,63(6):942-956.
  [4] 谢立勇,郭明顺,曹敏建,等.东北地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与措施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5(3):174-178.
其他文献
摘要 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活动来确定和区分实验室的检测和测量能力。2015年29家检测机构参加实验室大米重金属检测能验证,实验结果采用“Z比分法”分析,结果显示参加此次比对试验的实验室检测能力较高,Z值分布基本均衡,但部分实验室镉和铜的检测能力有待于提高。  关键词 大米;能力验证;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重金属  中图分类号 X56;X53;X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
摘要 利用2013—2014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人工增雨作业期间雷达资料,根据层状云和对流云2种类型云的地面增雨作业,分析了作业云体(或对比云体)催化前后的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等雷达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状云地面增雨作业后各雷达参量在一定时间内处于上升趋势,第5~7个体扫时达到最大,之后才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可考虑对此类降水云系的重复作业时机应选择在作业后第5~7个体扫,即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园林苗圃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现状,以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奉贤苗圃为例,提出控制苗圃苗木病虫害的监测措施,以及建立园林病虫害监测体系、开展无公害防治的对策,以期为园林苗圃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關键词 园林植物;病虫害;监测;无公害防治;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奉贤苗圃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126-02  园林苗
摘要 食用玫瑰在北京市延庆区已引进并栽培了10年,已成为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花卉产业之一。本文概述了北京市延庆区食用玫瑰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扦插育苗、定植、水肥管理、整枝、采收、干花蕾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规范山区食用玫瑰种植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玫瑰;平阴玫瑰;栽培技术;山区  中图分类号 S68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067-02
摘要 通过选用9个小麦品种进行安全性种植试验,分析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水平、生育特性及在江苏省洪泽地区的适应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小麦新品种。结果表明,宁麦13号熟相好,稳产性好,可继续推广;华麦5号、华麦6号这2个品种可进一步示范种植。  关键词 小麦;品种;安全性测试;江苏淮安;洪泽区;2017年  中图分类号 S512.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
摘要 从宝鸡玉米种植最为集中的川道罐区、塬罐区和山区的农户种植玉米情况调查入手,分析了3个不同生态区玉米种植的品质和效益,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科学指导宝鸡市玉米生产和制定相关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玉米产业;现状;建议;陕西宝鸡  中图分类号 F326.11;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61-02  玉米是宝鸡市粮食生产中的主要作物之一[1]
摘要 [目的]采用不同的贮藏方式对月季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进行比较,筛选适合热带地区月季切花的贮藏方式及保鲜时间。[方法]取同一批次开放度一致、花枝直立、合格的鲜切花,采收后用可用鲜保鲜液保鲜,在冷库条件下及真空气调保鲜室条件下进行处理观察,记录不同贮藏天数鲜切花的瓶插寿命。[结果]冷库的贮藏条件为(8±1)℃,可以贮藏8 d;在真空气调保鲜室,温度为(0±1)℃时,最大贮藏时间可以达到30 d。[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黑龙江省番茄生产中易发生的番茄斑枯病、番茄叶霉病、美洲斑潜蝇的危害特点,并结合发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番茄;斑枯病;叶霉病;美洲斑潜蝇;防治措施;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 S436.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114-01  番茄是黑龙江省蔬菜栽植作物之一,如预防不科学或不及时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影响商品番茄的品质
摘要 测土配方施肥是国家对农业的主推项目和主推技术,本文对花生的8次田间肥效试验示范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施肥量。结果表明,结合施肥成本,建议花生在土壤碱解氮含量低的地块纯氮施用量不应超过120 kg/hm2,在土壤碱解氮含量高的地块不应超过75 kg/hm2;花生施钾量在土壤速效钾含量低的地块不应超过120 kg/hm2,在土壤速效钾含量高的地块不应超过90 kg/hm2。  关键词 花生;测
摘要 为探讨不同播种时间对乌兰察布地区胡麻主推品种内亚九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10个不同播种时期内亚九号生育期、株高、工艺长度、有效果数、单株生产力等农艺性状,收获株数及产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延迟播期可延长胡麻生育期,早播处理株高较矮,利于胡麻抗倒伏,工艺长度与株高表现出相似规律;适时播种有利于增加单株生产力,产量以播期5月7日最高。由此表明,乌兰察布胡麻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28日至5月7日,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