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育改革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新课改实践正如火如茶地展开,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知识的建构中提倡自主探究,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从理解和欣赏的角度出发,给予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群体更多的关注。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全面育人,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顺应“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已深入人心,它提倡学科教学要“以人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成了教学改革的最高宗旨。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弱势群体”与优等生一同走进新课标,为他们建起一座展示的舞台呢?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把关爱的目光投向班级的“弱势群体”,给他们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弱势群体; 关注
  小学生生性活泼,求知欲强,对新开设的语文课极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难度的递增部分学生学习兴趣变淡,学习进步不快,从而在课堂上谨严慎行,于是,这部分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久而久之,这一“弱势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与其他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他们将来的学业。
  做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总有这样的感受,上课时当大部分学生完成规定的任务时,始终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任务,甚至有个别学生每一小步都跟不上节奏。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全体学生,而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该如何去教学?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还要首先揭开“弱势群体”这个“结”。那么怎样认识“弱势群体”?我们该用什么方法让“弱势群体”一同前行呢?
  1 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弱勢群体”
  所谓弱势群体,实际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从智力因素方面来说,是思维能力相对滞后,基础知识差,特别是技能掌握差的那些学生;从非智力因素方面来说,主要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能力差,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的那些学生。不论哪个学校里,无论在哪个科目中,弱势群体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在的学生中有极少数是在这个范畴内的,那么在这极少数中,我们又如何去引导他们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思索很久。在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只有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弱勢群体”,才能充分发挥有效方法,才能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热情。
  1.1 天生音质不好,语感不强。语文课上有一部分学生一开口说话就会引起全班哄堂大笑。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口齿不清楚,发音不标准。几次下来,他们情绪波动大,思想包袱重,从此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从厌学语文到最后放弃语文。
  1.2 缺乏朗读热情、不善言谈。这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爱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做事谨慎小心。他们在课堂上几乎不举手发言,也不主动参与语文朗读、游戏、表演,即使表演也是很拘谨,脸涨得通红,说话声音小。
  1.3 学习态度端正但反应迟钝。一部分学生喜欢学习,态度相当端正,只是因为接受能力差,反应慢,前一课内容还来不及消化巩固,又要学新课了。“夹生”地勉强跟着学下去,以致产生恶性循环,慢慢地步入了“弱勢群体”的行列。
  1.4 学习不自觉,表现较随意。此类学生平时不努力,成绩都不理想,对英语文学习也抱无所谓的态度,语文课上有时调皮捣蛋,引起教师和同学的反感,在语文活动中受到排斥,最后被课堂彻底抛弃,成为“弱勢群体”。
  2 如何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弱勢群体”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不仅仅要关注优秀学生,更要关注“弱势学生”!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像《纲要》中说的那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老师则扮演“拐杖”的角色,扶着学生、引导他们将语文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的的认知结构,通过训练形成技能技巧,把知识技能转化成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外部活动中表现出来。当我们听到一位成绩优生的精彩发言而报之以灿烂微笑的同时,对那些答非所问、音调低沉的“差生”更应给予精神上鼓励和肯定,我们要学会用“你虽然答得不准确,但你已经动了脑筋”、“你能行”、“你也不比别人差”、“我们期待你下一次的回答”等语言来激励那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让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让教师蹲下身来“俯首帖耳”与弱势群体交流,让他们抬起头来享受阳光的温暖,让课堂成为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的殿堂。
  2.1 激发“弱勢群体”的上进心和学习欲望。 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让他们明白,掌握语文是现代必备素质。其次,教师可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榜样教育,第三,用兴趣调动“弱勢群体”,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2 树立“弱勢群体”的自信心。 据了解,大部分学生“落伍”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自信心不足。所以,在平时的施教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造让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扬起“我能行”的风帆。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平等;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冷眼,多一些先赞许,尽量做到“坏话好说”,“硬话软说”。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对于学习困难生,我会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 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2.3 加强辅导,教给“弱勢群体”科学的学习方法。“弱勢群体”落后的原因之一是对上知识没有更好的理解和及时的复习巩固,时间越长,困难也越多,正如“滚雪球”。我们教师对“弱勢群体”的转化,就是要阻止和分解这个雪球。教师要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对他们加强辅导。久而久之,学习方法掌握了,成绩也会有所提高,使他们从“弱勢群体”的行列中慢慢走了出来。
  2.4 注重差异,分层施教。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既照顾到全体,又照顾到个别,特别对“弱勢群体”格外地关注,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潜力。
  针对“弱势群体”自控能力差、集中精力时间短、学习不积极的特点,作为教师,在符合课标的情况下,可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尽量避免他们“难消化”的现象,使他们较容易达到目标,有了成就感,逐步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其次,我们还要为他们设计最基础的问题,特别是在复习检查已有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时,多让他们回答问题,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作业和考试方面,要灵活多样,为他们设计基本的、简单的、易于模仿的题目;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让这部分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看到成绩,找到不足,各人有了自己的定位,在各自的基础上再得到优化,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班里的“弱势群体”,教师千万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使他们满怀兴趣和信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尤其对于小学生,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弱势群体”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宽松和谐、学生喜爱、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环境;注意及时性的鼓励和启发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趣味性,促进学生的兴趣;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就能充分的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让其能“享受”学习生活。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只有注意了层次差异,才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与语言文字撞击的火花,才能使他们在语文求知欲望中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是多种多样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应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关注班里的“弱势群体”,是改革大潮下每个教育工作者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美国家长参与教育研究》.张希希.
  [3] 《生本教学》.郭思乐.
  [4] 《给教师100条建议》中的第22章.
  [5] 《实施多种策略 提高语文教学》——王乐之.
  [6] 《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五期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质量; 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预习方法  初中化学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是一门起始学科;说它困难,是因为它又是在初中阶段接触最迟的学科。要想让学生尽快入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期刊
常听家长们这样说起:  “我的孩子大张的画纸也整理得不好,连对折也不会”;  “我的孩子新玩具买来后对于上面的说明看也不看就问我怎么玩”;  “我的孩子手工作业一拿到就问我这怎么做,说是不会图谱,其实别说孩子了,我也有点看不懂”;  “我的孩子……”;  从家长们的表诉及抱怨中听到的其实是对孩子看图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不满。怎样才能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人们经常说的“心灵手巧”其实就是手脑协同发展的理想
期刊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虽是对写作文的要求,但也可以用于对课堂的要求。一个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那么,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同样可以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功效。下面简要谈谈自己在结课时的一些常用方法。  1 归纳小结式结课  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加以归纳,并
期刊
每当带孩子上体育游戏的时候,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有一件事情总困扰着老师,那就是排队。孩子们经常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令人头疼。其实,从小班年龄段和教学实际出发,有一种队形“统而不死”,“活而不乱”,既利于体育活动组织教学,又具有教育意义,那就是圆队形。  圆队形的有效应用在小班体育游戏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经典的队形到底怎么用?有些什么优势呢?  1 圆队形是小班体育游戏中的起点  俗话说“良好的
期刊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部分关于古诗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从新课标的目标看,“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然而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理念的指导
期刊
语文是承载和传播人类文明的工具,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教会学生以语言为工具,自由地、广泛地吸取思想,扩充知识,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要接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应付不了的。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阅读,就是通过视觉系统接受书面语言传递的信息,理解书面语言的意义、内容、思想感情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教学的基本任
期刊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们要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摆在首位,把语文教学工作做实、做好,切实提高语文教育质量。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解读“语文味”。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语文课应该有“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困生的转化关乎未来社会的稳定;关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形成的原因;转化措施及办法  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步入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奠基时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锻造优秀的意志品质,培养科学的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它关乎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乎未来社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资源
期刊
校园文化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认同的文化价值,通过师生精神面貌,校风、学风等方面表现出来。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带给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力量。创设健康优雅的环境,构建书香文明和谐校园,是育人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语文学科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导向、规范和教育功能,直接或间接地
期刊
在小学语文拼音拼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循循诱导,善于发现孩子们的认读优势,同时要根据拼音的难易程度和孩子们掌握的具体情况,让他们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拼读方法。  首先,让我们总结一下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拼读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拼音拼读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声韵两拼法、声介合拼法,三拼连读法和直呼法。  1 声韵两拼法  就是把音节分成声母、韵母两部分进行拼读的方法。将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