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和:临书若影 以古为新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udboy_linux_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和是赵派书家群的佼佼者,他一生远溯晋唐,近摹赵书,五体皆精,堪称元代临摹第一高手,被视为赵孟頫的影子。影子之外,是其对复古书风的传承与坚守,还有其个性的彰显和不懈的追求。
  元代书坛,可以说是一直笼罩在赵孟頫(1254—1322年)的复古书风之下。特别是中后期,以学习和继承赵孟頫书风为宗旨的赵派书家群更是占了书坛的半壁江山。其中有一人深得赵孟頫衣钵,一生精临赵书,行、楷、草、隶、篆诸体无不逼肖神似,如同赵孟頫的影子一般。这个人便是俞和,他把对赵孟頫的膜拜和对复古传统的继承发挥到了极致。因为学赵孟頫太像,坊间甚至有传闻其是赵孟頫的私生子。事实果真如此吗?
  学得像是“私生子”?
  俞和(1307—1382年),字子中,号紫芝生,晚号紫芝老人,元代桐江(今浙江桐庐)人,后寓居钱塘(今杭州)。俞和的学书经历有些特别,他是古代少有的专注于当时一人,却能在复古潮流中参透晋唐法度的书法家。其临仿之作各臻其妙,又能于原作中脱颖而出,呈现自我,彰显个性,这是十分难得的。
  俞和称得上是赵孟頫的忠实“粉丝”,少年时便受到赵氏书风影响。他15岁左右开始学习书法,一次偶然的机会得见赵孟頫运笔之法,便被深深吸引,极力攻书,同时还临习了不少晋唐法书,后拜在赵孟頫门下,得其亲授,“书日益有名,篆隶行草各臻其妙”。至于他是如何得见赵氏用笔,又是怎么被赵氏收为弟子的,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明代书法家丰坊在《书诀》一书中记载,俞和的母亲寡居,结识了在钱塘做官的赵孟頫,生下了俞和,后来赵便教其书法之道。俞和开始随赵姓,赵孟頫去世后,其子赵雍等人不予承认,被分出,改姓俞。这便是坊间传说俞和为赵孟頫私生子的源头。此说虽然流传甚广,却只是一家之言,未见其他佐证,因而笔者对此是持审慎怀疑态度的,作者可能只是为了证明俞和血统里有赵孟頫的书法基因,因而学赵书才能够达到惟妙惟肖的地步。
  生于明初的才子解缙在其《春雨杂述·书学传授》中称俞和为赵孟頫入室弟子,云:“及门之徒,惟桐江俞和子中,以书鸣洪武初,后进犹及见之。”解缙与俞和生活的年代相近,所以他的说法更为可信,俞和为赵孟頫弟子应是没什么疑问的。
  实际上,赵孟頫在元代书名盖世,仰慕者众多,之所以会有关于俞和与赵氏关系及其笔法由来的种种猜测,是因为俞和学赵书太出色,写得太像了。有时候,人太优秀了就会被好事者添加各种不着边际的想象,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也曾淡逸也疏狂
  俞和无疑是优秀的,30岁时便已书名远播,为时人所推重。当时,诗文名家黄溍、监丞陈旅先后任浙江提学,每有文章脱稿,便请俞和书写。一时间名流雅士争相与其交往,就连以诗文书法名世的张雨也与其交往甚密。
  受父亲影响,俞和性格恬淡,无意仕途,喜欢隐居生活。至正初年(1341年),俞和曾担任宋、辽、金三史缮写总校阅一职。当然,这是一个闲散的文职,与经邦治国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也不是俞和的志向所在。因而当事竣朝廷准备提拔他做校官时,他果断拒绝说:“我只是在文字方面为国家效劳罢了,不愿当官。”上司敬其高志,并未强求。
  至正十二年(1352年),红巾军攻陷钱塘,俞和躲避至海宁筑庐隐居,名之“清隐斋”,江风山月、雅墨闲书伴随他度过了一段静逸时光。明初,俞和复归钱塘,此时很多故人已离去,街市也没有了昔日繁华。他每日在醉墨轩饮酒吟诗,翰墨不离左右,书法成为他宣泄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一生不辍的追求。此时的俞和随着经历的丰富,学识的增长,书法性格也日渐清晰。虽然他毕生追求赵孟頫的清雅淡逸,养成了冲淡安恬气韵,有时候也会个性张扬,突显孤傲疏狂之气。
  元末名士徐一夔在为俞和所撰《俞子中墓碣》中记载,俞和晚年常常当众挥毫,“高堂广厦,风日清美,宾友会集,酒数行后,濡笔伸纸,一挥数十行……”然后停笔按纸,大声对宾客说:“唐代颠长史(张旭)也比不过我啊!”醉比“颠张”,话语中透着一股狂傲之气。俞和确实有可以狂傲的资本,徐一夔言其草书“波戈趯磔,转换神速,真有惊蛇入草,飞鸟出林之态”,这从其草书作品《前有尊酒行》可以得到印证,反映出俞和高度掌握了晋唐古法,而非泛泛之论。因而面对俞和看似颠狂怪诞的举动,人们并不觉得诧异,反而争相抢购其书作,“以为珍玩”。由此可见俞和的书法受欢迎的程度。
  無论淡逸还是疏狂,都是俞和书法中不可或缺的气韵,这种气韵贯穿于他的书法人生,最终凝结成一件件经典作品,墨韵悠长。
  “影子”之外有新芳
  俞和的书法主要效法赵孟頫,他不仅继承了赵氏复古思想,以晋唐笔法为终极目标,更把赵氏所擅长的各体—楷、行、篆、隶、章草也一一刻苦攻习,而且诸体必备,无不逼肖之,甚至连赵氏落款都临摹得别无二致。
  俞和所临赵孟頫作品,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因而有好多人用他的字加上赵孟頫的印章冒充赵字以渔利,令人“仓促莫能辨”。还有些俞和的传世作品被误定为赵孟頫作品,足见其对赵书临摹功夫之深。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赵款的《急就章》即为俞和晚年根据赵孟頫大德七年(1303年)所书《急就章》临写,其形神酷似,甚至连末尾的赵氏名款都照临不误。俞和还在临作后题诗一首:
  晴窗展玩开蒙昏,书法一一手可扪。
  和今学之自有元,要与此书继后昆。
  此诗正表达了俞和想借助所临赵书,使之得以传世的内心活动。《急就章》是俞和章草书法的代表作,其书虽是临摹赵书,细节上却与赵书有很大的不同。他在得赵孟頫笔意的同时,对笔画加以变化,加强转折和波磔的棱角变化,在消散意蕴之外赋以力度美感。他与赵孟頫相比,正如同王献之于王羲之。俞和的临摹,并非单纯地模仿,而是在深刻理解原作基础上的再创作,在原作用笔方向的基础上加以适当修正引导,使其具有更丰富的艺术表征,在不经意间显露自己的个性特点。其所临书,不局限于赵书,无论是行、楷、篆、隶都呈现这一特征。正如明代史学家王世贞所言:“刻意吴兴,颇称优孟,此四体尤精,然终不免露本色耳!”这种若隐若现的个性表达,正是鉴别俞和与赵孟頫作品的基础。   一般来说,临写是为了更好地创作。虽然俞和一生以赵书为圭臬,但是他对于传统的继承并不止于赵书,通过赵书,他上溯魏晋,更透彻地认识古人笔法,所临书作亦极为精致。如《临王帖轴》《临定武本兰亭卷》《临张芝八月帖》《临张养浩忠裕庙碑册》《临乐毅论》等作品已经笔法谙熟,透悟了古人艺术堂奥。同时,俞和在临写过程中会对原作字体的大小及章法布局加以变化,心手两忘,自由发挥,如入无人之境,神态样貌,呼之欲出,有乱真之感。这既体现了他临古的坚实功力和高超的驾驭能力,又表达出自我的艺术创造力,同时也说明其深受赵孟頫“以古为尚”书法观念的影响。这种观念应用于创作,便呈现出一种以古为新的艺术效果。
  虽然俞和一心致力于赵书的临摹和推广,甚至入明之后,很多书法家都是通过他研习赵书,但毕竟俞和不是赵孟頫的影子,他的书法作品还是彰显出了一些个性化特征。有人把这种特征归于对赵体的异变,说他只是在复刻赵孟頫,是典型的赵氏书风继承者。笔者觉得这种看法是不够客观的。
  首先,作为一辈子致力于书学而且下了狠功夫的书法家,俞和深通书法,是具备创作能力的,也并非不知自立面貌。他之所以临写赵书较多,并非他不能创作,实不为也!或许,他对于赵氏有某种情结,使其倾毕生之力为赵“背书”,就是为了使赵书得以流传后世,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书法个性。
  其次,从俞和的一些书法作品来看,他对于各体的笔法的运用均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他在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48岁时所书《篆隶千字文》,是篆隶分体间书的杰作。其结构简练而高古,用笔秀雅而挺健,布局疏朗而淡逸,于清新雅致之中透着一种书卷气,脱尽了匠气俗气,与世上流行的六体千字文自有不同。再如,俞和晚年所书《自书诗卷》,自作、自书七言诗8首,描写他拜僧访友、游历山水的情景,笔意清婉,姿态风润,结体稳妥,功力深厚。虽然也有赵孟頫的影子,但是较之早期作品,有了任情自放的变化,证明俞和在学习赵书的同时,也在不断自我提升和变化。由于他一生以追求赵氏书风为目标,所以后人自然先入为主给他染上浓重的复古色彩。
  俞和最大的成就,不是做趙孟頫的影子,也不是对赵书的推广,而是他对于魏晋传统的继承,特别是章草和隶书,在元代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为草书和隶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俞和在复古环境中活出了新意,在影子中活出了自己,一生入墨,有书可凭,足可慰也!
其他文献
摘要:韩国导演洪尚秀在90年代韩国新浪潮导演界是极具代表性的,他的作品融合了东方传统美学理念与西方先锋实验精神,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不可被模仿的创作模式,从他看似随意的创作经历中可以看出他对随性自然的自我表达的追求。  关键词:即兴;诗化;实验性  洪尚秀是自己所有电影作品的编剧和导演,故事、情节、人物台词全出自他一人之手,真正做到了编导一体。洪尚秀在接受访谈时说:“我有一些笔记,但没有大纲和故事
期刊
摘要:目的 为了更好地贯彻依法治国方针,提升法律领域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方法 探究心理学在法律领域对创新人才的积极作用,分析法律领域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心理学和法律领域培养人才之间的联系。结果 法律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需要结合心理学。结论 心理学在法律领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更好地帮助法律领域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心理学;法律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治理;分析  十九
期刊
与中国其他很多的工艺美术大师一样,金阿山的艺术生涯始于国有工厂。早年与他一起做贝雕的人不在少数,但几十年后,国内能与他比肩的贝雕大师凤毛麟角。这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起跑时人潮汹涌,终点却寥寥无几。金阿山凭何走到最后?  2021年5月26日,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原本定于5月24日撤展的“贝阙天工 万物更新—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连贝雕精品展”因为反响良好而被续期至5月31日。这天,如往常一样,恭王府
期刊
摘要:留守学生所指的就是家长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学生,在他们身上经常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比较调皮、不愿意学习、不服从管教等。为此,加强对于他们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是十分迫切的工作,相关教育者必须保证促使他们得以健康发展。基于此,根据多年的管理与教学实践,本文从五方面出发来对小学留守儿童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出一些策略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留守儿童;道德;法治  纵观现阶段的小学教育现状可以发
期刊
中国郑和『跑』去南洋当神?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转变?  说起郑和这个名字,只要是学过中国历史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郑和,这位留名青史的明代宦官和航海家,曾带领船队七下西洋。他多次穿越西太平洋、横跨印度洋,最远曾航行至中非地区。郑和的航海事迹对中国、亚洲乃至整个世界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而言之,在中国人的印象里,无论是宦官郑和,还是航海家郑和,他的名字总归还是处在历史人物的范畴里,但在东南亚,郑和
期刊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首先是课堂的改革,这是每一个一线教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首先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学会适应现代语文教育的总体方针的要求,能够自觉地去转变我们自己在各自的课堂教学中的所处的角色和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并且在这一转变当中,作为一线园丁的我们,一定要寻求我们各自在语文教学中的创新与提高,最后能够使我们高中的语文课堂最终转变为集中发现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阵营。  关键词:语文课堂;新课程改革;创
期刊
位于四川省剑阁县武连镇的觉苑寺,是金牛古道上一处重要的景点。它曾是诸葛亮北伐的驻军之地,院内的明代壁画为国内仅有的最完整的佛传故事壁画。  北起陕西汉中、南达四川剑阁的金牛古道,被山带河,绵亘数百里,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中最艰难的一程。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武连镇正处于这一段漫长险程的最南端。  武连镇,晋、魏、隋、唐和宋代时为武连县,地处险程与坦途的交会点。伫立于该镇武侯坡上,放眼四望,西南方向基
期刊
四川阆中古城始建于唐代,是一座依照天文风水学理论营建的城市。城内老街交错,古巷纵横,川北道贡院、张飞庙等古迹点缀其中,是我国四大古城之一。其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岭南庭院建筑之特点,兼具明代的疏朗淡雅和清代的精美繁复,堪称保存最完好的古城。  上午九点,我们驾车沿G75广南高速(广元至南充)驶向阆中。汽车在熟悉又陌生的山野间疾驰,窗外的山峦一座座错落着由远而近,然后慢慢向后隐入冬日的雾霭中。车窗外不时
期刊
古民居和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正所谓“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来源于史前穴居、半穴居的先民之“舍”,是人们赖以生活的刚需,其重要性和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所谓古民居,是指古时遗存的相对“官式做法”而言的民间居住建筑,一般采用较经济的手段,用廉价的材料,以及较简单的建筑结构,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地满足生活和生产上的需要。其功能、形式、结构、用材相互适应,
期刊
苏轼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能『绮』能『腴』,与陶诗多含理趣大有关系。那么,陶诗的理趣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  理趣的来源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期是玄学盛行的时代。所谓玄学,是以老庄思想为本,而兼摄儒家学说的一种新道家之学。玄学之风既盛,使魏晋士大夫习于理论思辨和玄理清谈。陶渊明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他的思想并不完全受玄学笼罩,但生于斯世,玄理思辨与清谈风气对他的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  陶诗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