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似画品 笑佛写人生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是画家的艺术生命,个性是作品的标志符号。王光远是中国当代画坛名家,专攻画笑佛,成就卓越,特色精品之作甚丰,形成了独特的画风,得到了艺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被公认为画笑佛国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画笑佛之最的典范名家,在中国画坛上独自树起了一面画笑佛的旗帜。
  黄宾虹大师曾在《宾虹论画》中说:“画品之高,根于人品”,“画以人重,艺由道崇。”德艺双馨的称谓也许有司空见惯之泛滥,然则王光远却用他质朴善良而又勤恳进取的行为践行着这一美好而理性的认同。是故,潘天寿大师也认为道:“画格,即人格之投影。故传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有才而不傲物者,有艺而勤勉恻隐者,盖王光远也。我与王光远都格外敬仰对画家齐白石有知遇之恩的国学大师陈师曾,陈师曾曾说过:“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人生有涯而艺术无涯,唯有“肺腑存高志”而又“叹息肠内热”者才能“繁星灿宵,汝月独明”(范曾语)。
  在我的书房“法墨斋”正面,悬挂着王光远的墨宝:“清白做人,笑对人生”,这是他的人生写照,也是我的座右铭。人品的价值取向,突出表现在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上,以及表现在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和出自于这种关怀的独立判断与独立思考。提高修养需要多读书,尤其是文史哲方面的书,这便是诗人陆游的“功夫在诗外”。王光远的爱好除了画画,便是读诗看书。范曾大师曾有题画句云:“三日不读诗口齿不香”。明代王绂在《书画传习录》中云:“要得腹中有百十卷书,俾落笔免尘俗耳。”清末李瑞清更是在《玉梅花庵书断》中明白如话地讲:“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故自古来学问家虽不善书,而其书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为第一,不然但成乎技,不足贵矣。”不断进取的知识储备为他的创作带来了良好的源泉,“画外功夫”的涵养与熏陶支撑着王光远朝着艺术的至境而奋进。这样的一位艺术家,大约便是清代大画家石涛所讲的“笔墨当随时代”了。
  ——2010年盛夏于北京南城法墨斋
  
  王光远(释明喜),生于1970年11月,河北省大城县人,字照鉴,号本善居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吉祥画派创始人,中国画友俱乐部形象大使,北京涉外经济学院客座教授。自幼承家传攻书画,研佛经,擅长水墨吉祥画,尤精于冲墨画白菜,泼墨写笑佛,在海内外收藏界有“东方画佛”的美誉。作品多次在《国画家》《中国画研究》《艺术与收藏》《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等专业报刊发表。出版有《王光远书画集》《王光远泼墨笑佛》(2006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王光远画笑佛》(2010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笑口喜相逢——王光远画笑佛》《笑对人生——王光远水墨画精品》等。
其他文献
在钱币界,为海内外所公认的有三大“孤品”银币,一为“奉天一两”,一为“吉字一两”,一为“云南庚戌”(注:该品银币上“戍”为误写,应为“戌”),而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云南庚戌”,它的全称为“宣统元宝庚戌春季云南造库平七钱二分”,背蟠龙珠光云纹。  大清宣统二年(1910年)初,云南造币厂向地士亚洋行订购的铸币机器辗转运到了昆明,是年二月即行开始试铸“云南庚戌”银样币。按贯例,在铸行银币之前,要先试铸
期刊
明代学者、书画家陈继儒(1558-1639年)在《妮古录》中提出:“文人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故镜须秦汉,砚必宋唐”。陈继儒先生用十分风趣而潇洒的语言,把自唐代以来,中华名砚与文人墨客的不解之缘,描述得十分生动与贴切。然而,更令我们藏砚家们无比兴奋的是,在450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演绎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文明史的历史长卷,是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上展开的。她再一次警示我们这一
期刊
清代历时二百六十余年。清前期的山水画有“摹古”与“创新”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革新的一派,强调个性解放,提出“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他们不受古人约束,自辟蹊径,代表画家有“四僧”(渐江、髡残、朱耷、石涛)。与之对立的有所谓“正统派”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他们对于宋元名迹“日夕临摹”,笔笔讲求古人法度,叫做“摹古逼真便是佳”。然而,有些时候,他们似乎也有发展传统,创新之作。清代的
期刊
明代《十六罗汉风景图》(四条屏)工笔重彩画购自美国宝龙拍卖会,回流归国后,收藏于西安一文物公司的文物商店。此图内容围绕居于隽秀空灵山中的罗汉形象展开,图中佛教法事活动的场面宏大,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气氛。画面内容丰富,人物与山水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绘制水平极高。因为无款,大家都在对如此旷世巨作的身世猜测着,探究着……送拍人提供的原始资料记载,此画作者是明代著名画家仇英,名称为《仇英十六罗汉风景图》,此
期刊
无心插柳    大约在1992年左右,那时我正发“文物高烧”,每逢周六和周日就往香港著名的荷里活道、街跑,而且每每大包小包的满载而归,可以说,当时这两条街上有多少古玩店、各店经营哪一类藏品,我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殊不知一次无意间发现一个极为隐蔽的小商场,其入口处位于一阶梯中部,阶梯的上方为荷里活道,下方为水坑口街,恍若一个“工”字形。因为偏僻及不显眼,路人很少经过,故一般没有注意到这里原来还别有洞
期刊
我是一个一只脚在体制内一只脚在体制外的作家。这是我自己为自己选择的艺术道路。这样做的目地,一是给自己一个站在全人类立场上的写作角度,二是使自己的作品尽量长久一点。  从华文圈的读者反映来看,我还算一位不太蹩脚的作家。但是有一天,我在写作之余,突然迷恋上了书法和绘画。我把自己的这种沉溺于笔墨归结为中国古文化人的那种恶习。  《文心雕龙》中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这意思是说,文学创作已经不能表达心
期刊
我与漫画的结缘,源于著名漫画家、与我同属武大校友的方成先生,也因此有幸结识“漫坛之首”的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在京城的世纪之交,受方老的影响,我一度对漫画十分“迷恋”。方老与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先生关系密切,经方老介绍,我与廖老生前有过少许交往。方老所在的《人民日报》社是新中国漫画的中心,旗下的《讽刺与幽默》更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漫画界最重要的阵地。通过方老的“纽带”,我与《讽刺与幽默》主编、漫画家徐鹏
期刊
明代早期的画坛,许多优秀画家被召至内廷,为皇家服务的宫廷绘画昌盛一时。创作虽然活跃,但严酷的文化专制下,画家们功力深厚却偏于工整,画法多样却少见新意。浙江籍著名画家戴进也一度应召入宫,因遭谗言很快就离开了。山水人物全能的高超技法和皇家的认可,为他确立了民间画坛领袖的地位。戴进创立了以江浙为中心、影响大江南北乃至全国的浙派画风。  戴进传统渊源上主宗南宋院体马远、夏圭画风。以他为代表的浙派这些民间画
期刊
竖泼法是画家为改变自己山水画创作理念的一种在艺术上近乎于非理性的大胆尝试,目的是使水墨的运动得以无限扩张。画时一纸悬壁,水墨纵流,泼于无态,止于有形。《雷雨倾山乡》就是这样一幅极度表现自我创造力的作品,在状如随雨自天而降的大片水墨浸染下,山与树全部模糊成一个个浓浓淡淡、黑黑白白的清明雨象,应和着声无着落的雷鸣,出入房舍,环村飘荡,神秘中透出无尽的季节喧嚣。画家近年创作的“西藏厚土系列”,则显示出他
期刊
记得上学时,在传播学课上,老师讲过一个经典案例,是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的广告,画面是一个美国的豪宅内,清晨,在空旷的大房间里,一对衣着保守整洁的老夫妻坐在大餐桌的两侧正安静地吃早餐,气氛冷清沉闷,周围没有一点声音,此时在房间的深处响起清晰的电话铃声,老夫人用餐巾擦擦嘴,步履蹒跚地走出了画面,一会儿,她又重新坐在餐桌前,默默地用餐巾擦拭着眼角,老先生放下手中的刀叉,略带惊讶地看着她,老夫人抬起头看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