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有铭铜镜的演变(上)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南位于安徽省中北部,从建国后发掘的墓葬考古资料来看,市域西部是汉代墓葬的集中分布地,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铜镜。这些铜镜大小不一,纹饰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涵盖汉镜的常见种类。本文择选了部分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典型性的有铭铜镜,以此为例,对市面上常见的汉代有铭铜镜的图文结合、书体演变以及铭文内容逐一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文物爱好者的鉴赏有所裨益。
  铜镜背面铸铭文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战国晚期出现的一种新式样,至汉代时成为铜镜纹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汉镜的一个显著特征。通过对铜镜镜铭与纹饰结合的固定搭配,以及铭文书体阶段性变化规律以及铭文内容所反映的社会风尚等方面的研究,可为鉴别汉代有铭铜镜的绝对年代提供重要佐证。
  从淮南馆藏铜镜来看,在汉王朝近400年的发展历程中,铜镜镜铭和纹饰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一、西汉早期
  西汉早期镜面尺寸多在13厘米左右,镜壁单薄,三弦钮,卷缘。纹饰常见弯曲缠绕的变形蟠螭纹,线条犹如焊接在镜背表面,下面若有若无地铺有一层云雷地纹。这些铜镜特征都沿袭了战国时期的风格,但随着汉代经济的恢复,具有汉代特色的纹饰风格开始逐渐摆脱战国的影响,表现在:主纹与地纹相结合的装饰手法改为剔除地纹,仅保留主纹;创新出博局纹,并与蟠螭纹共处,反映了铜镜生产从战国向汉代过渡的迹象。这一时期纹饰特点是粗犷、疏朗明快。
  此期铭文字数不多,12至14字,四字一句,句式比较单一。装饰在镜钮钮座的外围,以弦纹为框隔开镜背纹饰与钮座,只是镜背纹饰的附属部分。铭文书体规整匀称,以小篆为主,书体与秦篆十分接近,风格古朴,笔画纤细圆转,句尾多由鱼形图案来结句。(见图1—图3)
  铭文内容有两类,一类为祈求高官、厚禄、富贵等祝愿性质的吉祥语,如大乐贵富铭。汉初,入仕的途径很多,为官作吏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重要出路,追求名利、祈求高官的社会现实在镜铭中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另一类为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相思之情。从战国至汉初,战争不断,镜铭所反映的正是普通民众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求。这些镜铭与同一主题的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和思想是一致的。
  二、西汉中晚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进入稳定状态,铜镜的铸造和使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长足的发展。淮南馆藏的此期铜镜可以分为日光镜、昭明镜、重环式铭文镜和涑治铅华铭连弧镜四小类。
  西汉中晚期铜镜形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尺寸变小,多在10厘米以内,有些镜体不仅小而且还很薄,实用性不强,有可能是为墓葬专用的随葬器。镜面微鼓,三弦钮消失,取而代之为圆钮的盛行;缘部无装饰,以宽素缘最多。纹饰上,早期繁缛华丽的纹饰改为以简洁明快的铭文为主,仅配饰简单的连弧纹或联珠纹,布局上也从绕钮座外扩至镜背纹饰的中区。
  此期也是铜镜铭文的重要转型期。铭文字数多少不等,少至8字,多者近40字;句式不固定,或四字一句,或七字一句,且在铭文间往往添加“而”、“◆”或“の”形符号,铭文的装饰意味十分浓厚。铭文书体主要以篆隶体多见(有学者称之为缪篆体),外形上可见圆转和方正的两类:圆转类书体似篆似隶,又非篆非隶,篆中带隶,字体瘦长流畅,活泼秀美,基本可以观察到当时书体从篆书向隶书蜕变的痕迹;方正类书体出现较晚,字体方正,略呈扁形,字的首尾往往加重,略呈楔形,与同一时期的玺印及铜器铭文字体相近。因为铸镜工匠的文化水平和铸造铜镜时设计不严谨,镜铭中常见通假字、错别字及完整铭文句漏字、少字现象。
  此期最为盛行的是日光镜和昭明镜。从铭文内容上细分,一是夸耀铜镜质量,这体现了铸镜工匠们的精品意识和商业广告意识。如“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意即镜子制作精良、镜面如日一样清明光亮。“内清质以昭(照)明,光辉象夫兮日月”,镜子材质好,照面犹如日月一般明亮。二是表达相思,如“见日之光,长不相忘”表达的是对君的怀念之情。三是以镜喻人,如“心忽扬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表达君子愿忠君效国,但因为小人当道无法付诸满腔抱负的无奈感叹,行文上有强烈的汉赋的风格。四是开启后期铜镜铭文多具辟邪功能的先河,对持镜者的吉祥祝语。如涑治铅华铭连弧镜把众多希望付诸在铜镜上,“宜文章”、“延年益寿”、“辟不祥”,并能和天一样长长久久。但无论何种铭文题材,都是以铭文圈带与连弧纹、弦纹组合装饰镜背为主,有学者认为这是古人将铜镜比拟为太阳的写实技法,有一定道理。(见图4—图7)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连弧铭文镜流行时间较长,在东汉时期的墓葬中仍屡有发现。(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龙起源于何时?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蛇类阴森恐怖?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
期刊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之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从一件几千年粗糙古朴的陶碗到一件造型别致的茶壶,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具文化。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出现,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随处可见,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
期刊
有人之处必有江湖,江湖之中必有是非,是非所在源于名和利。这是一句调侃话,但是引用在当前的艺术品市场,不为过,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一年。  “神庙”多事,“壶王”闹事,“玉衣”惹事;鉴定打假,拍卖打黑,名家打官司;鉴宝节目满天飞,寻宝行动全国跑,造宝作伪地下仿……纵观2011年的这个“江湖”,可谓纷争不断,是非不减,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些窘况或现象,将中国艺术品市场推向媒体舆论的风口
期刊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官窑瓷器是列汝窑之后的珍贵名瓷,在国内外许多著名博物馆中都有宋代官窑瓷器的展出,它们为宋代官窑瓷器的研究和鉴定提供了器型、釉色、胎土、开片和重量等依据。应当指出的是,这些多年来陈列在博物馆展柜中的宋代官窑瓷器绝大多数都是传世器物,以它们为标准所拟定的许多鉴定参照依据,都是研究者必须烂熟于胸的标准。但是,随着大量出土瓷器的涌现,这些标准还不能全部规范新出土的宋代时期的瓷器,包括宋代
期刊
只要悉心鉴赏与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人们便不能不提及到当执晚明画坛之牛耳的文人画大家、“华亭派”领袖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后期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闵行)人。他自幼家境贫寒,发奋用功努力,《明史》卷二百八十八中有传,称其“天才俊逸,少负重名”。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考为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迁授编修。曾任当朝皇太子的讲官,后来出任湖广副使,再
期刊
有明一代,行草书最为盛行。早期倡导宋、元帖学,复古思潮盛行,“台阁体”泛滥;中期“吴门书派”崛起,以畅神适意,抒发个人情趣为宗旨,改变了书坛的沉滞状态,出现“天下法书归吾吴”的兴盛局面;晚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及个性意识的自觉,推动了行草鼎盛期的到来,一时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遗留下了众多个性鲜明、意态活发的行草书法作品。武汉博物馆珍藏的一批明代行草书法作品,灵动飘逸,各具特色,现从中撷取六幅精品赏析如下
期刊
“灿如金,润如玉,凝如脂”的田黄石,几百年来一直受到文人墨客、印家的青睐。田黄是产于福建寿山的寿山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瑰宝,是印章中的极品,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  田黄石素有“万石之王”的尊号。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
期刊
在镇江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品中,有一套堪称奇珍的唐代酒具——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酒令筹、酒令旗、酒纛,流光溢彩,精美绝伦,夺人眼球,它所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更让人叹为观止。  1982年元旦,镇江丁卯桥金银器窖藏一次出土金银器956件,如果单以数量计算,是迄今为止唐代金银器最大的一次考古发现,其中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酒令筹、酒令旗、酒纛是反映唐代人饮酒行令具体规范内容的珍贵实物,举世无
期刊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经久不衰的题材之一。最早的龙形玉雕作品,出现在距今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时期,此后历代不断绵延发展。春秋晚期,玉龙的制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战国时期的玉龙就是直接在春秋晚期玉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期玉龙数量之多、造型之美、雕琢之精,可谓历代之冠。玉龙制作运用了新的“减地突雕法”,工艺即先将谷纹形状大致突现,再将四周地子减低,然后把尾部慢慢地用心
期刊
郭继生将王原祁一生绘画风格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康熙三十年(1691年)以前的早期画风、康熙三十年至四十五年(1706年)的中期画风、康熙四十五年后的晚期画风。笔者接受郭继生的看法,若进一步结合王原祁仕途生涯来分析其绘画风格的演变,我们发现其中的契合之处:早、中期画风的分界点约在康熙三十年,正是王原祁入京为官的起始,所以,任职京师应该说是他早、中期绘画风格转折的关键;中、晚期画风的分界点约于康熙四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