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写拓深数学思维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qh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能力提高和培养的基础在于语言,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人的理性思维。数学教学离不开语言的教学,而用语言表述思维更是体现于说写之中。
  1 说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会听会读,还要逐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因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亲自说概念、说定义、说法则、说算理、说顺序、说过程、说思路等。编数学儿歌和扩句缩句是两种较好的表达形式。
  1.1 数学儿歌。小学生好动,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可以引起小朋友的美感、愉快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并从琅琅上口的语言中放飞灵魂的思维和感悟。数学课堂上,在知识点易混淆处,思路算理关键处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成儿歌诵读。如:教学《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这一课,一年级小朋友对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朝向容易产生错误。为此,教师让学生观察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尖尖角方向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再把这些特点加工成一首简短儿歌:比较两数大和小,要用大于小于号,开口朝着大的数,尖尖朝着小的数。数学儿歌适用于低段,但中高段的数学学习可由此迁移成顺口溜。如:学完“长度、面积、体积、容积”后,让学生辨别它们的区别,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概括:长度一条线,面积一大片;体积占空间,容积算里面。这样的顺口溜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理解,更让学生在自编中提炼了语言,拓深了思维。
  1.2 扩句、缩句。中低段的学生处于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课堂中应要求他们把过程表达得具体完整,而高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则要求他们能在表达完整的基础上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为此,课堂上教师可从学生的解题思路着手,利用语文中扩句和缩句的方法,引导中低段学生说话由少到多,高段学生说话由多到少。
  2 写数学
  2.1 学后反思。许多语文课最后都安排一个精彩的“小练笔”,总让人意犹未尽;而数学课大都在老套地使用“你学会了什么”之类的总结性提问中结束。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总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写教后反思,那学生为什么就不能写“学后反思”呢?数学课同样可以设计一个“小练笔”活动,要求学生在“反思本”上把对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等的反思记录下来。积累一段时间后交流、反馈,使学生对原有学习经历重新认识,从而提升为学习经验。
  2.2 数学日记。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乐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进行“再创造”要经过自己探索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采用语文形式的“数学日记”作为学生再创造的一个载体,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个过程真实地展示出来。它可以是发表自己对数学课的见解,说说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想象,也可以是反思自己的学习,观察生活的感悟。例如:学完“长度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后,我让学生写写生活中的数学。一位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写道:今天我让爸爸给我准备一个卷尺。爸爸问我干什么?我说:“数学课上,我学会了一些关于测量的知识,今天我要用尺亲自量一量。”于是我就拿着卷尺,一会儿量量门窗,一会儿量量书本,把量得的结果都记在作业本上了。看着这些数学,我真高兴,原来数学就在我的生活里呀!看来学好数学真是太有用了。
  3 培养问题意识
  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瓷砖铺设的地面,启发学生动手实验并思考,为什么不规则的四边形可以铺满地面不留空隙,反而规则的正五边形,正八边形却做不到?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经过反复观察、实践、猜测、验证之后茅塞顿开。他们在此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有关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慢慢养成了善于观察生活、尝试抽象出数学问题并探究解决的好习惯。真正实现了其内在动机的状态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4 设计有探究意义的数学活动
  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性质”这一节时,我尝试着不讲,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教材的指导下,经历了回忆、观察、概括、应用的过程,效果很好。还有的学生将其“独到的见解”“传授”给大家。这就是“发现学习”了!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独立探索的成果,更加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实现了其自我意识由“我怕学”到“我能学”的转变。
  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数学、研究数学,把数学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存在着数学”,改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借助语文浓厚的语言魅力去学习枯燥的数学知识,借用语文教学的观念去思考抽象的数学。不仅提高学生的思维力,还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其他文献
【摘 要】 利用现实中的感性认识,以抽象理论具体化,趣例应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问题情境 感性认识 认知冲突 趣味认知 自主探究 建模 推理 论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的做到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自然变得更加尤为重要。  1 利用现实生
期刊
在进一步理解、转变和树立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我积极探索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科学的、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四学法”。即“导学、自学、共学、检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时间性强,有效率,并能充分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在历史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情感体验,学会主动参与实践的本领,使学生学会学习,为
期刊
倾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修养。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才能开发智力、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可见,倾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但是在数学课上,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积极举手,踊跃发言,但当老师提问一位同学回答时,有的同学就像与自己无关一样,或讲悄悄话,或发
期刊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是否能有效地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学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差生”,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下面就如何转化“差生”,大面积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我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来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农村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是迫在眉睫的事。农村中学生英语底子薄,电化教学手段不先进,部分地区的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而且有的教师还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现在把我在农村几年的教学做法介绍如下: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增加了许多新鲜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与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
期刊
【摘 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语言文字由外而内的吸收,语感则是对语言文字吸收内化的感受。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而朗读训练是语感培养的重要手段,它对语感培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在朗读训练和语感训练前的字词教学训练,理解句子意思训练和字词教学训练,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 字词教学 理解句子 咬
期刊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
期刊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一个人要学会学习并且能够终身学习,首要的和基本条件就是要学会阅读。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因此,中学各科教学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讲授、轻学生体验的现象,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被忽视。为此,新课程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期刊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探究活动中,提倡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以往的生物学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忽视,学习的主动性被
期刊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数感,理解运算的意义,选择恰当的运算策略和技巧,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看出,如今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很差的。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结合自己对数学新课和标准和教学实践,谈一谈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