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GELP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响应胁迫的表达分析

来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bda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ELP型脂肪酶(GDSL-type esterase/lipase proteins,GELPs)是一类N端含有GDSL-motif的脂质水解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应激反应及病原菌防御中均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最新发布的陆地棉基因组数据,从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出210个陆地棉GELP基因,根据系统发育关系将其分为10个亚家族(A~J).这些GhGELP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26条染色体上,且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两端.基因结构分析表明,高达66.7%的GhGELP基因被4个内含子打断,其编码区域由5个外显子组成.分析发现,GhGELP基因启动子区域共存在7种激素和逆境胁迫响应元件.最后,利用RNA-seq数据研究了GhGELP基因在黄萎病菌和多种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谱.表达分析显示,大多数GhGELP基因响应黄萎病菌诱导后表达量下调,受非生物胁迫诱导后亦呈下调表达趋势,且一些成员可同时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对棉花GELP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为后续研究其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鱼类是优质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其中养殖鱼类占重要地位,而通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传统方法和分子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是鱼类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鱼类干细胞技术特别是细胞移植和诱导技术快速发展,为鱼类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介绍了鱼类干细胞育种的现状及应用,总结了鱼类干细胞育种技术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鱼类育种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持续蔓延,人员、物资、商品等流动必然会受到限制,对粮食供求产生不利影响,危及粮食安全.基于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判断,剖析了全球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流通安全、消费安全、贸易安全等的可能冲击,从保障粮食生产要素供给、创新粮食销售业态、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畅通国内国际粮食双循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从而有效防范粮食安全风险.
为筛选大麦抗旱性鉴定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对15个大麦品种13个农艺、生理、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综合抗旱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分析.结果 表明,产量、单株分蘖数、穗长、单株粒数和穗粒数5个性状的抗旱权重值与品种抗旱相关性较大;而叶片SPAD值及籽粒水分、淀粉和粗纤维含量4个性状与抗旱相关性较小.按隶属函数综合D值将15份参试大麦品种划分为4类,其中,沪麦4号、晋大麦(啤)3号和鄂大麦9号抗旱性较好.与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相比,隶属函数法能更全面地评价大麦品种抗旱性,为大麦抗旱新品种或新种质鉴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BRs)是20世纪后期发现的一类新型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诸多方面,其中对植物根系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L)是最先确定结构的高活性BR.首先介绍了BR的发现、BR调控根系生长信号通路的进展,进一步阐述了BR通路转录因子与生长素(auxin)、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乙烯(ethylene,ETH)及其他信号分子互作对调控根系干细胞生态位、根尖分生区、根细胞生长、侧根、根毛以及根系向地性的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和推广,具有复合性状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传统的转基因复合性状作物具有抗虫和耐除草剂性能,聚合其他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培育逐渐受到重视.转基因玉米株系BBHTL8-1含有Cry1Ab、Cry3Bb、cp4epsps 、ZmHPT和ZmTMT共5个基因表达框,外源插入片段位于玉米基因组第4染色体,插入基因区间,在3\'侧翼序列有31 bp缺失.在BBHTL8-1中,这5个基因能够稳定遗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具有稳定性.BBHTL8-1高抗玉米螟,对草甘膦除草剂具有较高耐受
在农业环境资源禀赋刚性约束下应更注重农业的绿色发展.假设农业污染排放系数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参数,基于动态测算农业面源污染非期望产出,运用SBM超效率模型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主要农作物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①粳稻和大豆的环境技术效率大于1,而玉米、小麦和棉花的环境技术效率小于1;②棉花、粳稻和玉米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7%、0.4%和0.3%,而小麦和大豆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降低1.6%和1.2%,主要农作物主产区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③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传统全
为明确引起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镰孢菌类型,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按照科赫氏法则(Koch\'s rule)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并从最适碳源、氮源、培养温度、pH、光照和致死温度等方面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表明,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为新知镰孢(Fusarium andiyazi),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产孢最适碳源是半乳糖,最适氮源是酵母浸粉,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pH为7~12.菌株在任何光照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连续
为筛选最适合山葡萄的光合-光响应模型和光能利用效果最佳的山葡萄品种,选取\'北冰红“双红\'\'左优红”雪兰红\"北国红\'和\'双丰\'6个山葡萄品种,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4个光响应模型,通过因子分析对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表观量子效率(α)、暗呼吸速率(Rdark)、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5个光响应参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与实测值比较,除\'北国红\'的LSP差异较大外,直角双曲线修正模
为探究遮阴处理对烤烟各生育期次生代谢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和分析了不同遮阴程度下烤烟烟碱、烟碱前体、中间物质含量及烟碱合成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 表明:遮阴15~55 d,根部烟碱含量随生育期推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最后降低的趋势,即呈双峰曲线;遮阴25~65 d,与对照相比,中重度遮阴处理显著增加多胺含量,最大增幅分别为40.05%、36.14%、36.27%、23.47%、162.40%;遮阴15~55 d,中重度遮阴处理的烤烟根部天冬氨酸含量都高于对照,最大增幅分别为7.01%、25.6
免耕播种技术作为保护性耕作的重要部分,具有减少机具下田次数、防止土壤养分流失等多种优势.良好的防堵技术是实现免耕播种并提高机具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也是研究免耕播种技术的重点与难点,加快防堵关键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针对免耕播种作业时残茬秸秆雍堵机具等问题,基于被动式和驱动式等免耕播种防堵技术,结合切茬式、分秸式、破茬式、碎秸式、抛秸式5种防堵方式,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免耕播种防堵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概况,分析了制约防堵技术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免耕播种防堵技术的发展建议,从加强对余留残茬特性分析、改善防堵关键部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