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探讨和分析,从而梳理出三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作品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封建制度下逐步觉醒。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迂腐消沉;正在觉醒; 觉醒挑战
【中图分类号】I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61-01
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可分成多种类型,这里我要分析的是三种类型:
1、 封建制度的受害者——迂腐消沉;
2、 封建制度的破坏者——正在觉醒;
3、 封建制度的反抗者——觉醒挑战.
如:《孔乙己》[1]中的孔乙己、《在酒楼上》[2]中的吕纬甫;《一件小事》[3]中的“我”;《狂人日记》[4]中的狂人等。
下面就鲁迅的具体作品来探讨和分析其中知识分子在封建制度下是如何逐步觉醒的: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是孔乙己的主要相貌,也是孔乙己一生的写照。他的破烂长衫是他忘记不了读书人、君子高尚身份的内在意识的标志。他有高大身材(有力气)可以劳动,中了旧思想的毒,使他被上下阶层的人所践踏。孔乙己第二次出现:他的身边多了一位小伙计: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当孔乙己在第三次出现时,更被一群孩子包围住,“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他和孩子们玩,这表示在他迂腐的思想之内,还有一颗善良和恳切的心。他原来觉得成人社会的冷酷与无情,才转向小孩求取安慰,而他们也很现实(“眼睛都望着碟子”)、绝望(不敢企望能成为掌柜,因此不需学写字)和冷酷无情(“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时,鲁迅把原来高大的孔乙己,突然缩小成被打断腿,用手走路的乞丐: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原来高大的孔乙己现在站不起来了。因为偷了一些书纸笔砚,先后被吊起来打,最后腿也被打断了。因为他迂腐,所以孔乙己像一个垂死的人,正在被一群尖声叫着的狼群撕咬,成为腐朽的科举制度的殉葬品。
吕纬甫,作者通过《在酒楼上》,对吕纬甫的现状与年轻时的对比描写,反映了吕纬甫由年轻时的激进到现在的颓唐,从而揭示出吕纬甫消沉的人物形象。
年轻时的吕纬甫,是个受过先进思想熏陶的教员、思想启蒙者。为了反对旧思想,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他在行动上,曾经到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在语言上,曾经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与别人打起来。可见,年轻时的他,是不畏惧的、内心是充实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是当“我”再次在酒楼上遇见他时,当年的“敏捷精悍”已经“格外迂缓”,脸“衰”了,精神沉寂、颓唐,眼睛失去了神采。还说任何事情都无聊,甚至尖刻地讽刺自己:“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以便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他坦诚,很符合实际,心却很痛!总之,“麻木的多了”。悲叹“那时预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因此,他堕落、颓唐、消沉!吕维甫的退伍、落荒,继而颓唐、消沉,终而由战斗者变成了苟活者。他不甘心颓废,却又无力自拔,明知道在消沉,也可不去振作。他这一甘心落伍又不能自拔的悲剧,是辛亥革命以后,五四运动落潮时期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
以上所述的孔乙己和吕维甫,一个迂腐以至于牺牲;一个消沉接近死亡。他们从思想上没有认识到自己如何做才对,不过吕维甫要比孔乙己好一点,因为他还曾经在行动上和语言上偶有点作为,但是,被封建制度给扼杀了。
然而,鲁迅在《一件小事》中塑造的“我”却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我”做人力车去上班时,撞倒了一个老女人,没有伤,又没有人看见。我认为一走了之,不必自找麻烦,但是车夫却主动扶着老女人,走向巡警分住所。在这一过程中,“我”一开始表现出对车夫的不满,继而自愧,最终无比敬仰!这一简单的过程,表明了: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塑造的“狂人”则属于不仅已经觉醒,还敢于挑战的知识分子形象。
《狂人日记》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架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在狂人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综上所述:鲁迅的笔下所描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封建思想的以及正在觉醒和不仅已经觉醒,还敢于挑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的旧知识分子,尽管具有可悲性,但是,这个变化过程,也是他们成长的过程。鲁迅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封建制度下逐步觉醒一面,同时也看出鲁迅在作品中给予读者鼓舞和激励。
参考文献
[1] 《孔乙己》: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在酒楼上》: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重要作品,被誉为“醉富鲁迅气氛”,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写照。
[3] 《一件小事》: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北京《晨报•周年纪念增刊》。
[4]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的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关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现了彻底的反抗。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迂腐消沉;正在觉醒; 觉醒挑战
【中图分类号】I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61-01
鲁迅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可分成多种类型,这里我要分析的是三种类型:
1、 封建制度的受害者——迂腐消沉;
2、 封建制度的破坏者——正在觉醒;
3、 封建制度的反抗者——觉醒挑战.
如:《孔乙己》[1]中的孔乙己、《在酒楼上》[2]中的吕纬甫;《一件小事》[3]中的“我”;《狂人日记》[4]中的狂人等。
下面就鲁迅的具体作品来探讨和分析其中知识分子在封建制度下是如何逐步觉醒的: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是孔乙己的主要相貌,也是孔乙己一生的写照。他的破烂长衫是他忘记不了读书人、君子高尚身份的内在意识的标志。他有高大身材(有力气)可以劳动,中了旧思想的毒,使他被上下阶层的人所践踏。孔乙己第二次出现:他的身边多了一位小伙计: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当孔乙己在第三次出现时,更被一群孩子包围住,“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他和孩子们玩,这表示在他迂腐的思想之内,还有一颗善良和恳切的心。他原来觉得成人社会的冷酷与无情,才转向小孩求取安慰,而他们也很现实(“眼睛都望着碟子”)、绝望(不敢企望能成为掌柜,因此不需学写字)和冷酷无情(“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时,鲁迅把原来高大的孔乙己,突然缩小成被打断腿,用手走路的乞丐: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原来高大的孔乙己现在站不起来了。因为偷了一些书纸笔砚,先后被吊起来打,最后腿也被打断了。因为他迂腐,所以孔乙己像一个垂死的人,正在被一群尖声叫着的狼群撕咬,成为腐朽的科举制度的殉葬品。
吕纬甫,作者通过《在酒楼上》,对吕纬甫的现状与年轻时的对比描写,反映了吕纬甫由年轻时的激进到现在的颓唐,从而揭示出吕纬甫消沉的人物形象。
年轻时的吕纬甫,是个受过先进思想熏陶的教员、思想启蒙者。为了反对旧思想,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他在行动上,曾经到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在语言上,曾经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与别人打起来。可见,年轻时的他,是不畏惧的、内心是充实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是当“我”再次在酒楼上遇见他时,当年的“敏捷精悍”已经“格外迂缓”,脸“衰”了,精神沉寂、颓唐,眼睛失去了神采。还说任何事情都无聊,甚至尖刻地讽刺自己:“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以便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他坦诚,很符合实际,心却很痛!总之,“麻木的多了”。悲叹“那时预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因此,他堕落、颓唐、消沉!吕维甫的退伍、落荒,继而颓唐、消沉,终而由战斗者变成了苟活者。他不甘心颓废,却又无力自拔,明知道在消沉,也可不去振作。他这一甘心落伍又不能自拔的悲剧,是辛亥革命以后,五四运动落潮时期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
以上所述的孔乙己和吕维甫,一个迂腐以至于牺牲;一个消沉接近死亡。他们从思想上没有认识到自己如何做才对,不过吕维甫要比孔乙己好一点,因为他还曾经在行动上和语言上偶有点作为,但是,被封建制度给扼杀了。
然而,鲁迅在《一件小事》中塑造的“我”却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我”做人力车去上班时,撞倒了一个老女人,没有伤,又没有人看见。我认为一走了之,不必自找麻烦,但是车夫却主动扶着老女人,走向巡警分住所。在这一过程中,“我”一开始表现出对车夫的不满,继而自愧,最终无比敬仰!这一简单的过程,表明了: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塑造的“狂人”则属于不仅已经觉醒,还敢于挑战的知识分子形象。
《狂人日记》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架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在狂人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综上所述:鲁迅的笔下所描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封建思想的以及正在觉醒和不仅已经觉醒,还敢于挑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的旧知识分子,尽管具有可悲性,但是,这个变化过程,也是他们成长的过程。鲁迅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封建制度下逐步觉醒一面,同时也看出鲁迅在作品中给予读者鼓舞和激励。
参考文献
[1] 《孔乙己》: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在酒楼上》: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重要作品,被誉为“醉富鲁迅气氛”,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写照。
[3] 《一件小事》: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北京《晨报•周年纪念增刊》。
[4]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的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关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现了彻底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