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爱国的心音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g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乾道八年(1172)冬,陆游由南郑调回成都,骑驴途经剑门山,身与境遇,勾起了一系列诗的联想,写下这首诗情荡漾的小诗。南郑是当时抗金前方的军事重镇,诗人在那常常“寝饭鞍马间”。而成都则是首都临安(杭州)之外最繁华的都市。诗人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就逸。然而,诗人是怎样想的呢?
  首先从衣上写起,不讲雨打湿衣服,却讲“征尘杂酒痕”,看出作者写作的匠心。“征尘杂酒痕”是壮志未酬,处处伤心(“无处不消魂”)的结果,深刻地概括出诗人的处境和心境。征尘,首先来自一路上的奔波,同时还可看做南郑前线“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征尘,而且两种征,尘形成一种对比。作者喜爱的是前线的征尘而不是后方的征尘,但喜爱的征尘一去不复返。这引起作者的感慨丛生。唯一的做法只能是喝酒,借酒浇愁打发时间。诗人平时不喝酒,那么他是在无比悲愤的情况下喝酒的。此时作者不是一个风尘酒徒的形象,而是一个悲愤抑郁的爱国者的形象。
  “远游无处不消魂”中的“无处”,既包括过去所经历各地,也包括写此诗时所过的剑门。这就是说,他“远游”而“过剑门”时,“衣上征尘杂酒痕”,心中呢?又一次黯然“消魂”。引起“消魂”的,还是由于秋冬之际,“细雨”蒙蒙,不是“铁马冰河”,而是骑驴回蜀。对“亘古男儿一放翁”陆游来说,他不能不感到伤心。
  我这个人难道只该是一个诗人?此句问得突然,诗人从来就不甘仅仅只做一个诗人。陆游志在恢复北方失地,不甘心以诗人自限。诗人不屑于仅做一个辞赋君子。而是希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细雨骑驴如剑门”,生动地写出了一个远游者的形象。远游者在蒙蒙细雨中风尘仆仆,衣上有酒痕,骑在驴背上吟着诗句。此句动作、神态和景物全部写出。尤其骑驴形象充满诗意。唐代不少诗人都有骑驴的佳话和故事,孟浩然骑驴踏雪寻梅,李白乘醉骑驴游华阴,杜甫有“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的诗句,贾岛骑驴赋诗,李贺骑驴觅句。难怪郑启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陆游骑驴遇雨,不正与灞桥风雪中的情景相仿佛吗?在蒙蒙细雨中骑驴经剑门人蜀,即景生情,在驴背上想起这些古人的诗句和行迹,不觉得自己进入了诗人的角色和境界,足以和前代诗人媲美了。但做一个诗人有什么用呢?祖国半壁江山落入金人手中,纵使有良辰美景也只能平添忧愁和痛苦。为什么在细雨中骑驴走入剑门关,而不是过那“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地生活呢?不图个人的安逸,不恋都市的繁华,他只是“百无聊赖以诗鸣”(梁启超语),自不甘心以诗人终老。这才是陆游之所以为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诗人的爱国情怀已昭然于世。
  这一次从南郑前线来到后方,怀才不遇,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只能落得个诗人的下场。因此诗人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故作轻松,实际更加沉痛。
  中国古代有很多诗人决不以当诗人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屈原是这样,曹植是这样,李白是这样,杜甫是这样,陆游更是这样,之后的辛弃疾也是如此。中国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的情结从屈原那里一脉相承地传承下来,已经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管里。这一点在国家适逢盛世时表现得也许不甚明显,若遭遇战火,外敌入侵时,他们的作用便很突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会挺身而出,义无反顾,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最宝贵的品格。“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是他们的写照。郭沫若的“毁家纾难”,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千载而下,当我们再读到他们的诗文,了解他们的事迹,我们都会肃然起敬,正是这种精神和情结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薪火相传。我们应继承和发扬。
  这首诗可以看做是陆游爱国的一曲心音,是爱国情怀的体现,伴随中华民族从过去走向现在,幸向永遠!。
其他文献
幽默,作为一个美学名词,属于美学范畴,它的确切含义,至今仍众说纷纭。然而无论哪一类幽默,其共性都是具有可笑性,但这种笑绝不是庸俗的说笑,也不是为笑而笑,而是一种有趣的、能打开人们智慧之门的笑。  教师的幽默教学,是指教师能用寓意深刻而又诙谐有趣的语言进行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适时地进行幽默教学,有利于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调节教与学的关系,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以下就
期刊
“学贵于思,思缘于疑”。无疑则无思。质疑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应当引起广大教者的重视。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而智慧之花的绽放大概就在于遇事应首先问个“为什么”。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设疑问、分析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倘若我们能够恰到好处地创设疑问,那么它将是指引学生进入知识海洋的航标,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兴奋剂,更是开启学生思维
期刊
背景    时下,在许多学校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个误区: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为了使课堂显得学生活动丰富,有的教师将动画片、课本剧引入课堂,而实际效果只是徒添了笑料而不能引起深思;有的教师不管什么体裁、题材的课文,都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搞机械式的一问一答;有的教师甚至为了让学生多说话而割舍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环节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一名教师的不懈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获,而且使其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通过课堂这一开展教学的核心阵地实现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效课堂呢?  叶澜教授提出一堂好课要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归根结底就是要回归
期刊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这里可以看出:以人为本,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人文关怀,是语文课的灵魂。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在关心自己生存状态的前提下,去关注大众的生存状态,并且努力提高和改善别人的生存状态。如果
期刊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主题,传统的观点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不可否认,年轻时的玛蒂尔德确实具有很强的虚荣心,但随着情节的发展,玛蒂尔德命运的变化,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由微讽而转向同情。这种同情主要表现在四个行为和动作中。  失项链——玛蒂尔德丢失价值四万法郎的项链(十年后才知是假的),这个清贫的人家,无疑遭到了倾家荡产的厄运。作者多次写到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后的神态:“她穿着
期刊
汉语语法知识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历来受到广大帅生的高度重视。笔者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对语法知识的教学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仔细,那样的注重效果。在老帅的精心教导下,学生们对语法知识的学习,也是那么感兴趣,而且学有收获。比如,判断词性,辨别词组(现在叫做短语),分析句子成分,指出复句类型,修改病句等等,几乎能做到不出一点差错。不仅如此,所写文章也几乎找不到一点语法错误。当
期刊
宋代诗人林逋,不求名利,终身不仕不娶。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以为伴,世称“梅妻鹤子”。他超凡脱俗的品格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西湖佳话·孤山隐迹》中说,林逋,字君复,卒后,仁宗皇帝赐谥和靖先生。他少孤,家贫,但刻苦学习,经史百家无不通晓。至宋真宗景德中(1004-1007年),“遂放游于江淮之间。游既久,见人所遂之利,所趋之荣,与己颇不相合。况山水之明媚,多不及西湖”,就回到家乡。有人劝他娶妻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要想提高语文素养,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文学素养。  现如今的很多老师和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负担,一项任务,机械地训练,结果使得人人厌恶语文。老师上课机械地分析课文,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一篇经典文章一两个课时就分析完毕。
期刊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历来主张应提倡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在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内容中找到疑点,提出问题,最后分析解决。这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好办法。赏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当然也是《项羽之死》这篇课文教学的一大重点。  通过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有根有据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作者司马迁在本文中是连续集中地写一个人,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和自刎乌江三个连续的事件,并在其中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