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泄春光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有一种不遇胜过相逢。
  出于这样的心情,我宁愿叶绍翁去园子游玩时没能遇见园子主人。如果真的遇见,也许就错过了那枝流传千古的红杏。
  “应”,大概、可能,是诗人的一种推测。诗人兴冲冲而来,轻叩柴门时,我能想象到他心中的那一份激动和期盼。可是,当敲了许久也無人回应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沮丧?只好这样宽慰自己:大概是主人爱惜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所以不愿来开门吧!就在诗人失意,徘徊,准备离去的时候,无意中瞥见一枝盛开的红杏探出院墙,正冲着他颔首微笑呢!诗人心情陡变,满怀快意地想到:一切美好的事物,终会冲破重重阻隔,欣然生长。
  至于这种解读是否符合诗人的本意,已不重要,因为诗歌欣赏也是一种艺术创造。有时,读者的理解,比作者更高明。
其他文献
泰山上,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的题字石刻,蔚为壮观。这其中年代最早的,就是堪称泰山石刻之首的碑刻——《李斯碑》。《李斯碑》也被称为秦《泰山刻石》,这块碑只有十个字,其中一个还是残缺的,可就是这块只有十个字的“破石头”,为何却让今天的专家学者奉为稀世之宝?  话说,秦始皇一统江山后,于公元前219年,在大军护卫之下,浩浩荡荡从河南进入山东。这次,他是专为“泰山封禅”而来。在众人簇拥下,秦始皇缓步登上泰山之
期刊
起点数字艺术
期刊
书法常识
期刊
中国古代的造纸术通过使用廉价易得的原料,制造出适合书写,便于印刷、传播的纸张,取代了笨重的金石竹木和昂贵的缣帛等文字载体,成为全世界最广泛使用的材料。本文介绍的特指中国古代传统造纸的主要原料,主要有植物纤维、纸药、水和其他辅助材料。和中国人的天人合一观念一致,这些原料大多是来自天然的可再生资源。  植物纤维是造纸的最主要原料。上一期说过,东汉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渔)网以为纸。”宋代《文房
期刊
生活在明成化、嘉靖年间的文徴明,既是“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又是“吴中四才子”“明四家”中的活跃人物。他是一位长寿的艺术家,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竟然活到90岁,去世时手里还握着毛笔;他是一位品德高洁的文士,时人以“人品第一,诗书画次之”来赞誉他,以拥有他的字画为荣。60岁之前,他一直被迫挣扎在功名科举的世俗路上;辞官归吴后,他潜心书画创作,迎来了自己的艺术黄金时期。他的一生,用“大器晚成”这几个字
期刊
本期童星
期刊
杨继盛,明代著名谏臣。字如其人,他的书法瘦硬,具有凛然之气。
期刊
在我少年时代不多的书中,有几本是我最喜爱的,有空就拿出来翻看,一是《芥子园画谱》,不全,我也记不得几本了,一是丰子恺题签的一套学生习字帖,也不全,大概都是我父亲上学时用过的,破旧不堪,缺页少张,上面沾满了墨渍。我小时候不爱说话,也不是太喜欢串门,好像一个人的时候非常多。一个人的时候,我就会把这些书拿出来,在父亲为我们钉的小桌子旁边坐下,拿个小碟子,倒上墨汁,开始画画写字,经常不知不觉中就到了黄昏。
期刊
有这样一个人,几乎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一生几乎都在刻苦自学,他由一个雕花木匠成长为“人民艺术家”,他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且闻名中外,他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美院教授,他还获得过世界和平奖金,他的篆刻作品大刀阔斧、惊世骇俗,这个传奇人物就是——齐白石。  齐白石,原名纯芝,号白石。齐白石与许多名家相比,篆刻起步较晚,三十四岁时才正式开始学习篆刻。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齐白石影响最大的是赵之谦。他
期刊
说到文房四宝的墨,你一定会想起名闻遐迩、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店“一得阁”,提起一得阁,你就会想到墨汁。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一得阁是发明和生产墨汁的第一家,也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成功的路不止一条  清朝同治年间,安徽一个叫谢菘岱的文人进京赶考,结果名落孙山,考试的输赢他没有太放在心上,但考试研墨费时、耽误答卷这个苦恼却引发了他的思考,一个勤于思考和钻研的人注定要让历史记住他的名字。他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