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哲学思维发展培养“爱智慧”的孩子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法课上很多课文具有哲学意味,是极佳的儿童哲学材料,教师可以给儿童上哲学课,或者把道法课和儿童哲学结合起来讲,特别有意思。文章从“什么是道法课中的儿童哲学?”“为什么要在道法课中渗透儿童哲学的教育?”“在道法课上初探哲学思维的培养”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培养具有哲学思维的孩子,探究提高儿童哲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舒适放松;诗意思维;自由对话;哲学思维
  “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按照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如果将“哲学”理解为一个动词,你会发现哲学具有促人思考(包括反思)的工具作用和实践意义,“爱智慧”就是“爱思考”。
  兒童哲学,最初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和他的同事设计制定。其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故事,运用对话的形式唤起儿童的思维,引导儿童提出问题,最后在集体调查和讨论中找到答案。
  一、什么是道法课中的儿童哲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的知识面很广,有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相关知识,是对小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认识社会、了解世界的重要阵地。道法课上很多课文具有哲学意味,是极佳的儿童哲学的材料,完全可以上儿童哲学课,或者把道法课和儿童哲学结合起来讲,特别有意思。
  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孩子好奇的天性,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生活视角学习教材,在思辨性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缩短课本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的哲学,理解人生哲学,从而让道法教学更加贴近孩子生活,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高课堂实效。
  二、为什么要在道法课中渗透儿童哲学的教育?
  周国平说:“孩子都是哲学家,应该是我们向他们学!”这不是戏言,有心的父母一定会注意到,儿童特别爱提问,所提的相当一部分问题是大人回答不了的,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哲学问题。哲学始于怀疑。活泼的孩子们与陌生新鲜的世界相遇,他们对世界感到惊讶,对周围的生产和生活有许多不解与质疑,继而发出哲学追问。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长大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哲学是必修课。通过反思世界和生活中既“无用”又“不可解决”的重要问题,哲学赋予人们广阔的视野,自由的思想和明智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必将造福整个人生。
  儿童哲学的益处其实是有学术研究支持的。2015年,杜伦大学团队研究发现,每天40分钟,上足一年儿童哲学课的孩子比没上该课的孩子,在阅读与数学能力上超前了两个月。研究报告还表明,上过哲学课的孩子更加自信、表达能力更强、倾听习惯也更好。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儿童哲学有什么作用呢?
  其一,道法课承载了道德与法律的内容与力量,是小学所有教材里哲学故事、道理最多的教材之一。
  其二,儿童哲学教育可以更好地拓展教育宽度。比如在一个卡通故事里学儿童哲学,掌握的知识、思考的深度远远超出了一个故事的体量。
  其三,发散性的问题思考无所谓对错,对孩子没有压力,能保护并发展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让他们从小就有智慧、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对今后的人生成长和学习将大有裨益,影响深远,是培养孩子兴趣极好的切入点和途径。
  其四,将儿童哲学的理念渗透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可以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理念,使他们成为“智慧型教师”和“智慧型家长”。实际上也为老师、家长再次真正认识和正确对待孩子,提供了契机,是给教师及父母们的教育“礼物”。
  由此可见,“儿童哲学”并非是肤浅的拔苗助长,本质上是以哲学为载体来推动孩子各项核心素养的发展,更好地解决孩子眼中心中的“问题”,有助于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他们能持续探索自身和周围的世界,提升智力发展的宽度与深度。
  三、在道法课上探究哲学思维的发展
  儿童对知识的渴求和他们的自由发挥状态,很容易产生哲学问题。尽管儿童的哲学表达比成年人粗浅,但对儿童进行哲学启蒙教育并不是不可思议的,它正好植根于儿童的天性。在道法课上,我和孩子们讨论了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哲学话题,如“生死”“智慧”“幸福”“自由”等,由于切合孩子的好奇和探究精神,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他们思考的高度和深度足以让大人惊讶。实践证明,有三个元素特别有利于儿童哲学思维的发展。
  (一)舒适放松,形成哲学思维土壤
  儿童哲学思维的培养需要在舒适放松的自由状态下进行。
  在上二年级道法课《装扮我们的教室》时,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究怎样摆放教室里的花草才漂亮。分两步走,首先摆放花架上的花。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明白了要根据花架格子的高低摆放高矮不同的花盆,同时还要注意格子的大小。如果格子小,就不要放枝叶过于浓密的花盆,防止拿进拿出时碰伤枝叶。第二步,我们一起探讨窗台上的花盆摆放的技巧。花盆的高矮要错落有致,摆放注意距离均等,开花的花和不开花的花盆分开放,这些都是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摆放着,实践结束后,孩子们畅所欲言:
  花盆摆一摆,花架好看了,窗台好看了!
  位置移动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美丽。
  简简单单的物品摆放,也有着大大的学问。
  这样的思考有了哲学的质量。孩子们发现整理物品很有意思。然后我给孩子们介绍了布景设计师Kirmitsi,她将物品摆放做成了艺术。她运用颜色、纹理、形状、光线和其他元素,设计出完美的构图,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和安排来展现日常物品。很多知名的品牌找她合作,其中包括索尼和可口可乐等品牌,以及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卫报等印刷出版物。孩子们很兴奋,纷纷表示要像她一样,合理安排日常物品,让自己拥有美丽的空间,让生活更精彩!
  (二)诗意思维,成为哲学思考助力
  哲学是科学和诗歌的结合。哲学遵守类似于科学的理性逻辑,同时充满了诗歌的味道,可以通过“诗意思维”感知生命智慧。很多文学作品中包含哲学,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哲学启蒙更符合儿童的本性。   在二年级道法课《欢欢喜喜庆国庆》里,我播放歌曲《国家》:“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这两句歌词很有思辨性。我提了个问题:為什么说“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学生讨论起来,小小的脑袋里装着大大的智慧:“我们生活在中国,中国是个大家庭。”“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是一家人,在中国生活、工作。”
  在联系生活的思辨中,孩子们的答案充满了哲学的智慧味。孩子们就像骑着马跑在开满鲜花的路上,马蹄上的花香引得蝴蝶翩翩起舞。课堂中充满思辨,是如此美丽!
  我们的道法课堂中如果能融入哲学童诗,和孩子们一起研究“童年的秘密”会很有趣。平时我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作哲学童诗。我今年接的班级比较活跃,每次我去教室的时候,孩子们有的讲话,有的随便走动。我教育他们,可是下一节课他们又忘记了。于是,我请他们小组讨论:你们认为在等待老师上课的时候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他们讨论出了几个点子:看前面墙壁上贴的学风,欣赏前面同学穿的衣服,背诵黑板上的古诗等。我为他们有“等待是一种人生中的美丽”这样的哲学领悟而赞赏,特地把他们的发言编成了一首小诗《一件美丽的事情》:
  老师,你没来时/我会坐端正/看看前面的学风/看看同学的背影有多漂亮/等待是一件美丽的事情
  老师,你没来时,/我不捣乱/我能自己管理自己/静静地等待老师来上课/做自觉的孩子/也是一件美丽的事情
  我把这首诗打印出来送给那些活泼捣蛋的小朋友,让他们每个人读一遍,有所启发。
  (三)自由对话,促进哲学思维形成
  哲学思维是一种反思性的思维,通过精神的感染和智慧的相碰促进自我反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认为,哲学探究可以通过群体对话来实现。在对话中,孩子的思想经历“不安”“怀疑”“寻求答案”“形成假设”“消除疑虑”和“获得稳定”等环节,然后出现了新的“不安”。在这样的循环中,观点变得越来越坚定。
  我在上《大家排好队》时,通过“排队领取六一游园会优惠券”的活动,让孩子充分认识排队的好处。首先,我鼓励孩子们上台领券,孩子们很兴奋却没有一哄而上,而是上台自觉排队领票。学生领好票回到座位上,我让孩子们回想刚才领票的过程,对比上课开始领小礼物的情形,让学生谈谈感受。学生感叹道“不拥挤了”“大家都排队了。”我又追问孩子你们是怎么排队的?有的孩子说先来的排到第一个,后来的就往后站;还有的孩子说我们保持了一定距离,有人摔倒,前后的人也不会跟着摔倒,这样很安全。最后我总结道:同学们真棒,意识到文明排队是为了公平,也是出于安全的考量。
  在这个自由对话的环节里,孩子们懂得了排队的重要性是建立秩序感,每个人都要排队,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体现公平原则;同时保持了一定距离,做到安全。学生通过前面的教学参与已经形成了“哄抢会造成撞到别人,会踩踏摔倒”这样的体验,对照经验他们马上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开始先来先排队,从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中自发进行探究,消除怀疑,确信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我们看来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是孩子内心经历了“不安”“怀疑”“对照经验”“进行探究”“消除怀疑”“获得安定”的过程,最后达成共识:排队是为了公平,排队是为了安全!
  实践证明,儿童哲学可以让道法课富有灵性。每个人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面临很多道德困惑,而解决道德困惑需要的是高品质的思维能力。儿童哲学可以从小培养一个人终身所需的高品质思维能力。在道法课中开展儿童哲学的学习,就是引发学生内在的问题,在反复质疑和回应的对话过程中深化学生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从而提高道德判断力。因此,老师、家长给孩子讲儿童哲学,早一步引导孩子们从小学会思考学习与情感交流,改变以往单纯的直接知识传授,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真正体现“教”和“育”的真谛。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逻辑推断分析能力的培养。逻辑推断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逻辑推断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改的提出和实施,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
期刊
摘 要:英语是世界通用的国际语言,学好英语,对于出国留学甚至与外国人交流都是必要的前提。小学英语是学生系统性学习英语的第一步,如果无法克服英语学习中的难点,不能很好地接受学习的知识点,就会让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对处在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来讲,是百害无一利的。有效的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自乐的学习氛围,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如何将思维导图更有效地运用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是教师目前需
期刊
摘 要:文章以Dorynei二语习得动机理论为依据和前提,调查了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特点,并根据调查结果做了针对性的分析。之后,笔者又提出了一些教学措施,用于激发和增强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以期为英语学习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二语习得;动机;措施  一、Dornyei 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的三个层次  动机理论研究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Gardner和Lambert是
期刊
摘 要:高校在知识管理背景下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鼓励教师积极地共享知识,这样有助于推动教师团队建设,提高学校发展水平。但是,国内高校教师知识共享活动深受共享主体、共享客体、共享情境等影响。为了改善高校知识共享效果,本文将针对高校知识共享实现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机制  一、知识管理背景下影响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因素  (一)主要因素之一——共享主体  首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对湖南省湘西北地区幼儿园的调研,总结了乡村幼儿教师的基本现状与问题,主要聚焦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方式、培训专家、培训条件等方面对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并从师资团队、培训文化、培训方式、培训课程、成果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与规划,以期为新时代如何开展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实效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幼儿教师;培训需求;调研  教师培训作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队
期刊
摘 要:生命是教育之本,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语文课堂真正回归本真。文章从敢动、乐动两个方面来分析如何让学生立足动态课堂,让语文回归本真。  关键词:本真;语文;高效;课堂  本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纯洁朴实”。结合现实教育来看,新课改,给我们原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丝丝生机与活力:启发与激趣多了,合作与探究多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多了,让学生收集资料多了,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文本的环节多了
期刊
摘 要:开展高职语文经典讲读课程思政,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全面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语文经典讲读;课程思政;必要性  新时代不仅对高职人才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提出更精准、更高深的要求,更把正确、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倡导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综合课和专业教育課中,构建思政理论课、
期刊
摘 要:诗词教学历来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文章结合小学阶段现行教材(苏教版)内容及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从朗读、想象、写作背景、拓展训练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诗词类文本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诗词因语言凝练、思维跳跃、感情丰富等特点,给生活阅历尚浅的
期刊
摘 要:何为Drama教学?即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表演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它是一种生动活泼、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是,它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Drama;教育戏剧;英语课堂  初识Drama课,是在三年前参加省国际交流中心引智培训赴加拿大的学习过程中。那时候授课老师只给我们大致介绍了Drama课程的基本概况、课堂架构、学生活动方式等,没有展示具体的课堂教学环
期刊
摘 要:预设与生成,互相矛盾又彼此依存,同存于课堂内,共行于教学过程,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上好一节优质课的关键所在。精心预设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自然生成是“不可预约的精彩”。文章结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例,谈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关键词:预设;生成;美术课堂  课堂,教师在这里绽放自己的教育生命,学生在这里扬起一程程远航的风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目标是一致的:教好、学好、用好。短短的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