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祯与诤友薛福保的君子之交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追述了丁文诚公与诤友薛子季怀的君子之交,以及他们是如何相对“于千里之外者,其用心庸得己乎”这段史料。“贤人进,则民生遂”,正如黎庶昌所言:“观文诚两次特荐,非获季怀之助,知季怀之深,而能若是乎?”另从阎敬铭的翘首企盼之情中,也可见一斑……
  关键词:阎敬铭 丁宝桢 薛福保 薛福成 黎庶昌 王闿运
  中图分类号:K2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4-74-77
  
  薛福保(1840-1881),字季怀。江苏无锡人,薛福成之同母弟。同治六年(1867)副贡,佐阎敬铭、丁宝桢幕府,官至四川知府。光绪七年(1881)八月初二日,王闿运在《湘绮楼日记》中写道:“闻薛季怀卒于家中,督部出城为发丧,遣信相闻。此近今公卿绝无之事,虽与吾例不同,要当以往,以彰其美。”由此可见薛福保在四川总督丁宝桢心中的分量了。
  同治初年,薛福保由曾国藩推荐,进入了当时山东巡抚阎敬铭的幕府。后来,阎敬铭以疾辞官,又将薛福保推荐给继任丁宝桢。同治年间剿捻,薛福保辅佐山东巡抚丁宝桢颇为得力。对此,薛福成在《母弟季怀事状》中记曰:“丁公欲代季怀援例捐赀为道员,致之大用,季怀辞之不受。又欲举统五六千人,复力辞之。事即平,丁公具密疏荐季怀,凡百余言,大率称学博行高,器略冠时,可属大事。特诏征赴吏部引见,终以资地浅,不能骤进,以同知直隶州分发陕西补用。复不宜其水土,改发浙江。”
  光绪元年(1875)九月,薛福保以同知衔被发往浙江为官。行前,山东巡抚丁宝桢专门撰写了《送薛子季怀之官于浙序》赠之,现将其最后一段摘录如下:
  余与季怀交,于今十年矣。以兹薄德,而十年来,立心制行,幸获免于大戾,则得之匡救之力为多,直谅之友,此外曾不多觏。余甚忧别后之不得闻过,或陷于慆淫而不自知。则季怀之所以望余于千里之外,与余之所以对季怀于千里之外者,其用心庸得己乎。因为序而赠之。季怀其必不以余言以为不文。
  恰如薛福成在《季弟遗集序》中所言:“丁公巡抚山东总督四川,倚季怀如左右手,用其策,辄效。”那么,丁文诚公与薛子季怀的君子之交,他们又是如何相对于千里之外的呢?光绪三年(1877年)初夏,远在浙江为官的薛福保写信给新任四川总督丁宝桢,现于该信的残片中摘录一段如下:
  再正月间连奉钧谕,猥蒙不弃菲材,尚欲奏调入蜀,稍资驱策。……
  未知节钺到川后作何?与文中丞作何商办?已有定议否?蜀中地大物博,弊端山积。荩躬劳勋,钦企何涯?福保管见,窃以为择其一、二端最关紧要者,详究利害,确得其下手之处,然后以全力赴之,期在必成乃止。其为稍浅者,则暂从缓办。力有专营,利乃可久。
  以川省之大,当必有强明之彦,端亮之才,可与共事者。葛侯谋蜀,此为先务。未知已心鉴一、二否?其词色善柔,巧伺意旨,是乃糊顶篷学问,变戏法经济。其术弥精,为害弥剧。此等坏种,最宜屏绝。若稍近之,则情意渐浃,颜面渐熟。虽明知其无状,不能不时予包荒,情势然也。
  我公才德不亚颜子,正月间来谕,谆谆于宣尼远佞之旨,此中国之福,非福保一人之私幸也。遥企戟门,不胜瞻恋,屏营之至。载请道安,福保稽颡。又上。
  有关薛福保人蜀前后的一些事情,在《母弟季怀事状》中,薛福成曰:
  丁公总督四川,锐意兴革利弊,裁郡县夫马费,改盐法为官运商销,修都江堰水利。奸商墨吏多不便,嗾言官摭款劾之。天子为发重臣赴勘,又严劾之。丁公遂镌级暂权总督事,贻书敦请季怀入蜀。季怀为丁公揣势揆情,得不逞者诬谤之萌而逆折之,措注轻重,各适其宜。未几,上下翕然,浮言遽熄。丁公复职,蜀盐亦适有成效,赢利岁百余万金,滇黔两省兵饷皆仰给焉。所裁夫马费,又岁省数十万金,蜀民始免重敛之困。丁公尝日:“吾数月不见季怀,遂不闻谠论,贤者傥不宜远邪。”丁公天资高,性卞急,不能无疏阔。诸司道统将才皆弗如远甚,罔敢儳一言,言又不能得要领。季怀转圜无形,每为丁公引其端而筹之益精。其言初甚平无奇,然熟思终无以易也。用是能辅丁公所不逮,措之无不效。
  光绪五年(1879年),王闽运刚到成都不久,在正月初六日的《湘绮楼日记》中写道:“六日,阴。黄麓生、马伯凯(哄奎)、朱次民(在勤)三道台、薛季怀(福保)来访,与朱、薛初见,久谈。朱云与孝达旧交,亦颇谈及经义。薛则叔法之弟也,多所通解,敝衣朴貌,较叔{=云尤质实有风趣,佳人也。”这是王闿运第一次见到薛福保时的印象。印象好,自然就熟了,也就无所不谈了。王闽运在二月初七日的《湘绮楼日记》中继续写道:“季怀问曾涤丈督两江,为余荐之于肃裕庭;又言六云身价三千金,皆了无其事,何世人好刻画无盐也!”到九月初二日,王闽运寂寞想家,又在《湘绮楼日记》中写道:“念长沙故人,复增离思。……此间殊寂寞,唯稚公、季怀可谈……”
  在光绪五年(1879年)春夏之交,当时的山西巡抚曾国荃在致阎敬铭的信中,有“稚帅拳拳谋晋之意,至为可感!其以捐款归还,现备十万,似川省力犹可逮。若再有所余,接续解晋,则不敢知。至移奖薛季怀一节,已饬局核办,可否随后再行详复。只要不格于例,未有不如式遵行者。原函奉檄并乞察存。”这一段,可知薛福保的“四川知府”资质,是丁宝桢用自己在光绪四年(1878年)春所捐的二千两赈银移奖所致。其用意殷殷,似可见于光绪元年九月他手书的《送薛子季怀之官于浙序》中,摘录如下:
  季怀姿性粹朗,明习当世之务。又好读书稽古以扩充之。见闻日益广,持守日益定,才识日益闳,其所谓明体达用者与!以浙中乱久初定,民之望治,如大旱之望云霓。季怀官其间,出其所学,以救敝而起衰,必将大有所设施,而一别于寻常俗吏之所为也。贤人进,则民生遂;虽欲不喜,鸟得而不喜!
  曾国荃当然知道阎敬铭与薛氏一族的关系,以及当年伯兄曾国藩将薛福保推荐给阎敬铭之事,因而倍加重视,不但向阎敬铭通报了此事,并且“原函奉檄并乞察存。”
  光绪六年(1880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应诏荐贤,奏日:“四川候补知府薛福保,该员志行高洁,才识闳通,器局渊深,见事明决。前在阎敬铭及臣军营,规划戎机,算无遗策。臣在山东办理洋务,悉兹经理,秩然有条。嗣以同知分发浙江,各任抚臣遇事与商,极深推重,洵为体用兼赅,伟略济时。堪任道府之才。”七年,朝命以知府留四川,并应吏部檄入京,顺道还里小憩。
  光绪七年(1881年)五月二十日,在山西解州书院教书的阎敬铭写给慎五世兄的信中还提到:“月前尊甫大人及季怀皆有函来,敷政优优,从此皆为坦途。几经磨折,至用慨然!季怀有入都秋后来晋之说,果尔,尝先至并垣也……”六月十五日,阎敬铭写给慎五世兄足下的信中又提到:“闻季怀将作郡巴川,秋末可至晋,此时当到都门……”翘首以待之情,可见一斑。但薛福保在归家的路上中暑得了疟疾,于七月二十四日卒于家中,享年42岁。薛福保好古文辞,邃于经史,著有《青萍轩文钞》传于世。
  薛福成在《母弟季怀事状》中曰:“此文状季怀,但将季怀性情、学问、事业、质实写出,无一句虚词,亦无一言溢量。”又引用黎庶昌云:“其叙季怀赞画丁文诚始末,辞非溢美,观文诚两次特荐,非获季怀之助,知季 怀之深,而能若是乎?”因此,本文特别追述了丁文诚公与薛子季怀的君子之交,以及他们是如何相对“于千里之外者,其用心庸得己乎”这段史料;“贤人进,则民生遂”,从阎敬铭的翘首企盼之情中,也可见一斑。以证薛福成此言不虚……
  附丁宝桢:《送薛福保之官于浙序》
  吾友薛子季怀,将以九月之官于浙。说者谓:“之官,庆事也,必以贺!”余应之曰:“唯唯。”既思之而忧,继而喜,继复疑,且惧,终乃大喜,盖不自觉其疑与惧之忽失也。
  余与季怀交,于今十年矣。其自处也审;其于余也,见有善,未尝不称道;及稍有过失,则必切切然力谏;或有时远隔,不及面诤,亦必致书相规;爱我以德,信乎其至也。今将远别,余窃恐终身不得闻过,或即于幅淫而不自知,忧孰甚焉!既而思之,孔子曰:“学而优则仕。”孟子曰:“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古圣贤之为学,将以为仕也。
  季怀姿性粹朗,明习当世之务。又好读书稽古以扩充之。见闻日益广,持守日益定,才识日益闳,其所谓明体达用者与!以浙中乱久初定,民之望治,如大旱之望云霓。季怀官其间,出其所学,以救敝而起衰,必将大有所设施,而一别于寻常俗吏之所为也。贤人进,则民生遂;虽欲不喜,乌得而不喜!
  既又思之,士之合乎古者,必有以违乎今;近乎道者,必有以戾乎俗。今吏治纷然靡杂矣,便捷者为才华,依阿者为练达,纵姿者为阔大,粉饰者为精明。季怀皆反是,是其所为合乎古而近乎道者。自今人视之,或皆迂腐之资,疏拙之行耳。不惟不能适用,反厌弃之。而习于放荡者,处以廉隅之士,殆若芒刺在背,岂惟厌弃,又将媢嫉之而摈斥之。瓦釜雷鸣,黄钟毁弃,吁,可惧也!
  虽然,污隆者,运会也,变也;邪正者,天理也,常也。君子亦道其常而已。且丰草蔽谷,幽兰自芳。举世混浊,清士乃见。道之将行也,与命也。季怀此官,且安知其所遇者,必无一、二端人,能拔识于风尘之外者乎?且安知季怀之遇,遂不能偶际其会,得稍展其平生之志者乎?且安知今之用人者,不将籍贤自重,而转令得所建白,以自诩其知人之哲者乎?三者而有一于此也,是造物爱才,与季怀乎无加,而于斯世为大幸。
  倘竞不出此,吾知季怀必卷而怀之,终身读书安贫,以自遂其高洁,即以使天下知倾侧扰攘中,尚有进退卓然者其人;而客说之流,亦阴以自愧,其为廉顽立懦,岂有极耶!如此,则季怀官亦喜,不官亦喜,区兮势兮,讵足为轻重乎哉!虽然,余窃有憾焉……
  余与季怀交,于今十年矣。以兹薄德,而十年来,立心制行,幸获免于大戾,则得之匡救之力为多,直谅之友,此外曾不多觏。余甚忧别后之不得闻过,或陷于懵淫而不自知。则季怀之所以望余于千里之外,与余之所以对季怀于千里之外者,其用心庸得己乎。因为序而赠之。季怀其必不以余言以为不文。
  
  责任编辑
  张 翔
其他文献
摘要:乌江流域地处西南边陲,境内少数民族众多,宋廷因地制宜,组建了多支少数民族军队。这些地方武力主要由御前屯驻大军和乡军组成,在南宋抗蒙(元)战争中贡献卓著,并与宋朝国祚相始终。此外,它在保卫边防、稳定当地秩序、开发边疆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南宋 乌江流域 少数民族 武力  中图分类号:K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3)04-50-54  南宋乌江流域
期刊
摘要:糠灯是满族先民所使用的照明用具。盛京皇宫的清宁宫内曾摆放着一盏糠灯,它是皇太极生前所使用过的。入关后,此灯也一直存放在盛京皇宫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每每东巡盛京,始终都把“恭瞻”遗物作为一项例行的制度。清代十分重视对幼帝的教育,除了学习汉文化、继承本族传统文化之外,更注重以物育子。从多位皇帝的诗篇中不难发现,糠灯是“溯述家风”的民族传统教育的一件经典实物。  关键词:糠灯 先祖遗物
期刊
摘要:道成之际,经世致用之风重新兴起,西北史地研究渐成“显学”。龚自珍、魏源关于西北史地的研究以及开发西北、经营西北的思想体现了他们的经世意识,也具有一些近代意识。二人西北研究的经世目的、政策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也由于经历与时代的不完全相同而在经营西北、抵制侵略的策略上有明显差异。他们关于西北的历史、地理、风俗、制度、人口、文化的基础性研究,不仅对于历史、今天的西部开发有重要价值,而且为后世树立了榜
期刊
摘要:赵翼的自寿诗不仅丰富内容,而且功能多样,它为我们展示出诗人生命之旅、人生理想的样态以及曲折的心路历程。这类诗歌具有真实性、议论性、历史性与学术性等特点。赵翼对自寿诗的功能开拓甚广,而其特征的形成是诗人多重身份、卓荦个性以及乾嘉年间特殊的学术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面审视赵翼的自寿诗,对于了解、把握自寿诗以及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皆有助益,同时这对寻绎乾嘉考据之风、常州地域诗风乃至赵翼人生经历与其诗
期刊
内容提要:道德与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倍受汉代统治阶级重视。在汉代道德与法律两者之间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并存关系,其中在汉代道德观念中体现着深刻的法律思想,而在汉代法律思想和司法实践中同样体现着厚重的道德观念,而汉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汉代社会之中。而本文通过对汉代“劫质”案的考察就集中体现了笔者对汉代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的一种诠释。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笔者以“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来解析地理环境对贵州人人格特质的影响。  关键词:历史 贵州人 人格特质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3)01-90-95  《地理环境影响着该地域民族的气质与个性的理论,在中国早就已流行,“地灵人杰”四字就有很深的意涵。二十世纪初叶,梁启超先生将这种史论以形象生动的例证来解释不同地域人类的性格特
期刊
内容提要:班纳迪克?安德森认为所谓庞大的很多國家,实际上只不过是通过想象构成的一个共同体,并不具有实质國家的意义;杜赞奇说,我们不要用现代的民族國家的概念来讨论历史问题,要把历史从民族國家里救出来;施坚雅而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改变了将中國作为整体来研究的方式,改变了政治行政区域为单位的研究;日本、韩國强调亚洲史、东亚史,弱化中國与中國史,认为中國不是一个“历史单位”;1996年以后“新清史”诞生,形
期刊
内容提要:力之教授《与中古文献考说》是二部逻辑严密、材料翔实的论文集,三十二篇论文分别在《楚辞》和中古文献领域构建起完整的研究体系。全书始终站在“以古还古”的立场上,在历史语境中考察问题。该书特点大要有三,曰:探共性,辨众说,溯源头。  关键词:《楚辞》 引文 文献学 力之  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3-12-14    流水无痕,历史却留下了不知
期刊
内容提要:明末作家孙钟龄的传奇作品《东郭记》取《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敷衍成篇,在嬉笑怒骂中刻画了群“丑”形象,寄寓作者对世态炎凉敏锐的内心感知以及深切的悲凉之情。本文以戏剧冲突为中心,从戏剧冲突的内容、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三方面展开论述,从中感悟作品深刻的意义内涵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东郭记 戏剧冲突 讽刺喜剧 丑形象  中图分类号:I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
期刊
内容提要: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长期军阀割据、国家分裂、战争频仍、社会动乱的现实,让人们对革命的成果和意义感到困惑。然而纵观英、法、美、日诸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无一例外都经历过曲折与反复。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进程亦然。政治近代化是一个不断进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须有一个起点、开端,然后才有可能继续前进。中国的民主革命,从辛亥算起,到1949年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时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