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朋:寻找人生的“生趣”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x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所谓的‘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关的事上。”这是卢朋在朋友圈里写下的一句话。
  在等待采访时,我注意到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他拍的照片:在巴基斯坦一条湿润的乡间车道上,两位似乎刚刚结束劳苦工作的女人面对面地坐在道旁,一只小鸟悄然地落在旁边的路标上。
  一刻间,世界少了狰狞,岁月静好的气氛流淌而出。
  我有些诧异,在这样的办公室,常见的多是壮美的风光照片,摄影者的志趣多在奇峡峻险或是珍禽异兽;而卢朋似乎更愿意在质朴平淡的真实感中捕捉人生的“生趣”。
  人们经常会说风景即心景,所谓“境由心生”。而对卢朋来说,可能更多的是 “心境相生”。
  为什么要寻找“生趣”呢,卢朋说缘于他对完美的追求。他认同作家林清玄所说:“追求完美能减轻压力,自在放怀也是重要的,如果不能放松,自己会痛苦不堪,身旁的人也会倍感压力……追求完美的达成,不是完美主义者的终站;追求完美,还能自在,才是完美主义的终站。”
  人总是缺什么拍什么
  卢朋开玩笑地说:“人总是缺什么拍什么。”
  等待不久,他和助手来到办公室。在北京炎夏,两人依旧穿着衬衫、西服裤子。刚刚有些事情可能还在收尾中,两个人快速地完成工作,没有多余的话,表示抱歉后打了两三个电话沟通、确认,像是精确运转的机器。
  作为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卢朋手下带着正式员工数万人,“算上辅助人员数十万”,承接的大型工程项目也是“地域广,难度大,国内国外都有”,“人经常是今天在北京,明天去西藏,后天就到印度尼西亚了。”
  而工作的复杂程度,也难以想象,“集团所做的事情特别综合,有工程方面,要管好物资、物流、财务、市场营销等等;你还要做好沟通工作,国家领导人视察要去陪同,拆迁遇到不愿搬家的老太太我们也要亲自去聊。做工程的,有时还会遇到武力、经济、感情等方面的问题。”
  日复一日地经历、处理这些复杂的工作,要剥除表面的纷杂,人必然要经历思考的历练,而这种漫长养成的独自思考过程也会让人觉得孤独。
  “难处理的事情太多,可能我需要一个出口,哪怕只是休闲一下。”
  由于每天在世界、全国各地跑,卢朋正好有条件拍点“大家一般见不到的”,比如巴基斯坦的民间集市,伊斯兰堡的傍晚,倒不是“炫耀风景”,在长期养成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中,他希望能记录下“那些经常看到,但可能不会有人去想的场景。”
  所以,在卢朋的照片中,都是些简简单单的情景。我们可以看到清晨在旅店窗口花盆旁,落下的两只小鸽子;可以看到巴基斯坦街头的日常生活,神情坦然的修鞋匠;还有城市角落的山坡上俯瞰的、茫茫无边的伊斯兰堡天际线。
  这些看似没有冲击力的“第二眼”照片,却会让观者在看后的某个瞬间,心底似乎产生一丝共振。看似平淡的人物、场景背后,有一种宁静美好的质朴之感。
  我问他:“照片是一种诉说吗?”
  卢朋低头笑笑:“实际上是。人应该都有两面性吧,谁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一生要隐瞒多少问题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句话我还是有点感触的。照片想表达的可能就是我现在缺乏而又向往的吧。”
  带上相机和“思考力”
  在采访时,卢朋讲起来一段看似与摄影没有什么关系的经历。
  前几年,他跟同事一起去美国杜克大学参加管理学培训课程。美国教授将他们五个同事分为一个小组,给他们做测试。
  老师出了一道题,从五个人里随机选一人,让他提出现在自己最困惑的问题是什么,其他四人来当辅导老师。卢朋那组被选出来的人是公司总经理,提出最困惑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我当时就说,这事儿我明白啊,以前我在集团下面的二公司当过总经理,三公司当过董事长,每个岗位什么心态,我太清楚了。当时一顿狂讲,觉得讲得特别对。老师在旁边全程录像。”
  等到测试结束,回放自己片段的时候,卢朋说“自己都不好意思看”;“我在视频里说完一段,老师就问那个人‘他说得对不对’,‘不对’,讲完第二句话,‘他说得对不对’,‘不对’,从头到尾都说我说得不对,但视频里我的样子很肯定,觉得自己说得是极端正确的。”
  在经历那次“观察自己”之后,卢朋觉得坏了,“以前在单位可能做过一些武断的决策,现在想想可能都是有问题的。”这次课程对卢朋的冲击很大,他开始意识到“思考力”在处事中的重要,需要从多个层面、新的角度思考后,再做出决策。
  而思考的过程,是心静的过程,也是剥丝抽茧的过程。这种思维不仅在日后改变了卢朋的一些工作方式,也潜移默化地融进卢朋的拍摄思路中去。你想象不到,他拍摄的巴基斯坦照片,不少都是在“警察举着AK47的环境下”拍下的,但是从画面中丝毫感受不到拍摄者的不安心绪。
  “摆在表面上的事情没有意思,拍的照片应该让人去发现,生拉硬拽、观念先行,打造一个故事往照片上按,太刻意了。最好的状态是,讲了故事,但让人感觉和什么都没讲一样。”
  由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友好,当地人见了中国人都非常热情,所以他们愿意将正常的生活展示出来,卢朋眼中,并不富裕孩子身上鲜艳的衣服,公路旁限速80公里的路标牌,剃头匠手里掉齿的红色塑料梳,都是这个国家的故事。
  以往,还不懂摄影的时候,卢朋攒齐了尼康最新机型以及各式尼克尔镜头——这源于他曾一度对机械很感兴趣——出门背个大包,差点兴师动众地走上器材党之路。而他的阅历让他走上另一条平行之路。如今在拍摄时,卢朋随身携带的只是一台奥林巴斯无反相机和自己的“思考力”。
  用心路为照片做注脚
  虽然周围不少人对卢朋的照片赞誉颇多,有人怂恿他“多把照片送出去”,但他鲜少拿照片去比赛、展览。
  有时,这些照片只是属于他的“私摄影”。在朋友圈上,他写着:“从摄影中发现生长的意义,生命的美好,生活的真谛。”
  有时可以看到他利用有限的假期时间,一夜奔赴草原,并写下:“我愿意用余下的时间,找回自己,我有时像挤压机里的
  面粉,最终我要做出拯救自己的决定。”
  有时,可以看到他发的照片中,会有些苍茫而美好的夕阳,“在不断地肯定与否定后,重新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突破自己去创新,浮云来去无牵绊,明月不曾落谁家。”
  有时也会打趣自己,在照片旁写:“听说试着和生活死磕,还没有被现实淹没,仍旧苟延残喘的人会喜欢我的摄影作品?”
  卢朋最近在读一本书,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乌合之众》,他说自己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心理学是让人更了解人心,以便能更好地了解世界的科学。卢朋似乎可以将这些都糅杂在一起,观察,思考这个世界。
  卢朋的外公是大学中文系教授,从小跟外公长大,他经常在外公的书房里摸摸这本书,翻翻那本画册。现在肩上工作担子重,不过亦如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幅照片,透露出他另一个向往的平行世界,就像林清玄所写:“完美主义者的终站不是一尘不染,不是绝圣弃智、超越意识,而是在纯净中,还有美的弹性与感受。完美者不抵达高尚,也不抵达贫穷,而是创造一种‘高尚的贫穷’;在优美与精微中,达到的是朴素的简单境界。”
其他文献
2014年7月,索尼全画幅微单?A7S的发布在职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群体中都引发了不小轰动,它凭借惊人的高感画质和出众的视频能力迅速赢得了“暗夜之眼”的称号。今年,在拥有诸多新功能的A7SII即将发布的消息传出后,它受到了从媒体到用户的广泛关注。  外形方面,A7SII的设计和 A7RII 几乎相同。机身左侧,4K视频和内置防抖的标志十分显眼,此外,我们能在取景器眼罩上发现一个“T*”字母,意味着
期刊
清晨的凝霜慵懒得偎依在红叶上,仿佛娇艳的美人擦了一层淡淡的胭脂。玉带河的潺潺流水依旧敲打着岸边的岩石。仲秋时节的黎坪,早已红姹似火,湿寒的空气也无法阻挡人们品秋赏叶的脚步。当我们背着“长枪短炮”匆匆赶来,一场秋雨吝啬的卷走了大抹朱红,仅留下的斑驳丹叶,却足以让我们欣喜抒怀。  十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中共南郑县委宣传部及南郑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一行二十余人,来到
期刊
讲故事的方式有很多,可以严肃而强烈,也可以轻松而琐碎。媒体在展示照片时,大多会尽力高效地、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一个清晰的故事。然而,这样的讲述方式却可能埋没了图片讲故事的其他可能性。有时,影像也可以通过非线性的常规叙事方式来呈现。  我在七月刊第四篇连载《如何编辑一个故事》中讲述了杂志跨页两张图片之间虚构的关联,很多图片编辑都会运用这个技巧。其实讲故事并不是总需要条理清晰、具有解释性,你也可以尝试激发
期刊
俗话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是对器材党发烧友的一种调侃。实际上当玩摄影到一定程度之后,除了相机机身、镜头这两大件以外,摄影配件也能让你迅速加入到“败家”行列,且无止境的烧钱。  对于普通影友来说,选购配件主要考虑性价比,总价格普遍控制在几百元到千元之间,其中三脚架或摄影包会占比最大。而对于用上5000万高像素全画幅单反佳能5DsR,或者徕卡大M旁轴数码相机的资深高端玩家来说,更注重的是摄影
期刊
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被看作是人类精神文化财富的一片公海。  学者们通常认为法国在1791年制定的著作权法中率先采用这个词(1624年英国颁布、保护专利的《垄断法》规定了专利的保护期限),最初含义指的是作品权利保护期届满的状态;到了1886年,《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吸收了这一概念,规定当版权保护期届满,原来受保护的作品不再受法律保护将进入社会公有领域,任何人可以以任何方式
期刊
尼康推出3只新单反镜头  尼康近日推出三款新单反相机镜头,包括一只DX画幅标准变焦头和两只全画幅超长焦定焦镜头。  变焦镜头AF-S DX Nikor16-80mm F2.8-4E ED VR适用于APS-C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等效焦距为24-120mm,最大光圈F2.8-4,有超声波马达和VR光学图像稳定系统。它是第一只上面带有金色N字样的DX画幅镜头,表明它采用了尼康纳米水晶涂层,可以大大减少
期刊
赫尔穆特·牛顿基金会永久借展系列II  2015年6月3日至11月15日  赫尔穆特·牛顿基金会(Helmut Newton Foundation),德国,柏林  以德国已故时尚摄影师赫尔穆特·牛顿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近日推出了三人联展,除了赫尔穆特·牛顿的作品外,还有两位知名摄影师的作品作为基金会的永久借展项目呈现在大家面前。三人的联展,成就了一次时尚摄影的饕餮大餐。  其中一位摄影师是弗兰克·霍
期刊
扬恩·亚瑟-贝特朗(生于1964)的名字在中国并不陌生,他是法国航空摄影的先锋,也是一名纪录片导演,总是用一种独特的诗意视角来分享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由于他不断尝试、跨界发展,所以被认为是一个很难被界定的人。很多人可能会管杨恩叫“环保主义者”,他却认为自己更像是一个社会活动家。2015年9月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他的新纪录片《人》首映,我遇见了这位传奇人物。  扬恩·亚瑟-贝特朗总是对动物世界和自然
期刊
摄影界有如武林。无数高手在江湖行走,民间口口相传的,也多是他们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故事。其实在武林中,除了江湖,还有另一个隐秘的群体与之相对,在那些经典的武侠小说中也偶有体现,那就是:大内高手。  新华社摄影部作为国家摄影队,不夸张地讲,就是摄影武林里的大内,其间藏龙卧虎。众多摄影记者没有显赫的江湖声名,是因为职业要求、评价体系和人生追求的不同,不是刻意隐藏,而是不过分追求,不擅长张扬。  郝远征
期刊
早期摄影,要想看到最终“能拿到手里观赏的成果”,除了冲洗出相片,还有一个东西叫反转片。由于反转片也是正像效果,所以也有人称它为正片。与照片相比,看反转片呈现影像通常要借助如观片器这样的工具,至少要有背光。这东西不是一般摄影人“玩”儿的,光胶片比普通胶卷贵,拍出来还需要拿到专业的地方去冲洗。论效果,反转片的色彩比一般的负片饱和浓艳,用它来印刷制版是最好不过了。即使不用来印刷,装上框子在教室或家里用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