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雅香凝,因“瘦”动人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centf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084年,李清照生于山东济南。父亲李格非是当时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经史学家。南宋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中评论他“文高雅条鬯有义味,在晁秦之上”,说他文格高雅,富有逻辑性,有义理,水平超过了“苏门四学士”中的晁补之和秦观。李格非主张“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强调文章应真实自然,有真实情感,反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提倡创作要不落俗套,独辟蹊径。李清照的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亦善文”。李清照就是在这样良好的家庭中饱受熏陶,熟读经史,“熟读时人之作”,因而其词学见解、填词造诣,无人能及,年轻时就名动京华,是“婉约词派”声名最显著的大家之一。她的词善用白描,语言通俗自然,善用口语,音律和谐,抒情委婉,“别是一家”,有“易安体”之美誉。
  李清照因其词擅用“瘦”字,如《点绛唇》《醉花阴》《如梦令》等,故而被人们称为“李三瘦”。下面就其三首以“瘦”入词的词作进行赏析。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写一个天真活泼、豆蔻年华的少女,倦离秋千后的情态。主人公荡开秋千,站起来慵懒地拍拍自己的纤手,晶莹的露珠在肥厚的绿叶上滚动,花儿已然退损红颜,小姑娘娇喘微微,单薄的罗衫儿已被汗珠浸湿。自个儿敞开衣襟想透一透气,见有人来,自己这副衣冠不整、鬓发散乱的“丑”态怎能落入他人眼中,慌得赶紧走避,匆忙间连鞋都没顾得上穿,跑得罗袜染尘,头上的金钗已掉了下来,真是狼狈极了。这时,忽又念及这副狼狈相多难为情,而那位不速之客到底是谁也没看清,不妨索性放大胆些。于是跑到门前又蓦地顿住了脚步,回过头来悄悄打量来人,为了掩饰窘态,还顺手折过一支青梅来嗅着。整首词刻画出一位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而又略带几分俏皮的少女形象。动作描写生动感人,特别是一个“瘦”字,用得妙极。不说花“残”、不说花“萎”,一个“瘦”字,足见词人炼字功夫。
  李清照很重视词作艺术的审美趣味。她在《词论》中就提出了一些创作主张,如填词要协音律、有铺叙、勿破碎、尚故实、多典重等。协音律,是说词要适应音乐效果,要讲究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一句话就是词要有听觉美感效果。而这首词不说平仄、声律,光说韵脚,如“手”、“瘦”、“透”、“溜”、“走”、“首”、“嗅”等字,押“欧”韵,整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和节奏。有铺叙,意思是抒情笔法上讲究情景的渲染和浑成,整体结构中讲究层次的推进和呼应。如“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叙述;“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情景渲染;“溜”、“羞”、“嗅”的动作——层次推进(呼应)。勿破碎,是说词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应当着眼于词之意境的完整创造,语言材料的组织应浑然一体。《点绛唇》在结构上如行云流水,无斧凿之痕。尚故实,主张词要讲究典故、史实,含蓄蕴藉。《点绛唇》一词中,“袜”出自南唐后主李煜《菩萨蛮》,描写婚前与小姨子小周后私期密约,为怕脚步声惊了旁人,故而“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还有“金钗溜”也出自李后主《浣溪沙》“佳人舞点金钗溜”一句。另外“青梅”一句出自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词中三处用典,含蓄地表现了少女怀春的美好情致。多典重,李清照提倡词要高雅、典重,要有精神格调,思想道德内容要健康,而不落低俗。
  正因为如此,《点绛唇》写得清新脱俗、明丽雅致,其人物形象情窦初开、娇憨可爱。一时间词人才华名动京城。
  李清照18岁嫁给了当朝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赵明诚饱读诗书经史,尤喜收藏金石书画、玉器典籍。这对佳偶志趣高雅、情投意合。当此时,李清照又写了一首以“瘦”入词的佳作: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写别情。丈夫外出,夫妇小别,主人公独守空闺,无限相思,值此重阳佳节,难以排解,于是借酒借词,抒内心之闲愁。上片首句,渲染气氛。稀薄的雾气浓厚的云层,使人愁闷。天气阴沉,主人公的心情也更为阴沉。铜香炉里的瑞脑香渐渐烧完了,他怎么还不回来呢?一个“消”字,表明了时间流逝是那么的缓慢,相思孤寂是那么的难耐!这天正好是重阳节前,“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渺渺,翘首以盼,亲人还是没有来。不觉已是傍晚,把纱帐放下来,靠在玉石的凉枕上,半夜时分,凉意袭人,那既是秋天的凉气,又是思妇闺中的凄凉。此阙借物托情,情景交融。下片写排遣愁绪,而愁上添愁。首句写黄昏过后,主人公独自端着酒杯,在菊园中饮酒。不觉菊香阵阵袭来,遍身都是花香。“东篱”用典,菊园之意。出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重阳饮酒赏菊,本是古代才子佳人雅兴,如今美酒无人共饮;丽菊只能独赏。不言其愁而愁自在其中。紧接着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别说忧愁不伤人啊,当西风吹动帘子时,你瞧,屋里的人比篱边的菊花还要消瘦呢!”)这三句是词的高潮——以花喻人,花因西风而消瘦,人因相思而愁损芳容。手法含蓄,意境动人,余韵袅袅,回味无穷。
  据伊世珍《琅瑗记》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阙,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此言未必真实,但表明《醉花阴》的艺术感染力的确非同凡响。
  除了《醉花阴》,李清照写“瘦”的词还有: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一首惜春之作。主人公因“雨疏风骤”而郁闷、惆怅,于是只得借酒浇愁。酒过了量,夜里睡得深沉,天亮时,酒意还没有完全消散。即使这样,还是惦记着庭院中娇媚的海棠花,心情焦虑不安,赶紧问一声正在窗边卷帘的侍女:“院子里的海棠花怎么样了?”没想到小丫头漫不经心地随口答道:“还是老样子吧!”这下女主人不高兴了,责备道:“知道么?知道么?应是叶肥花谢了吧!”词作很短,但很有情趣。首句写景叙事,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以酒写愁,自然、妥帖。“试问”一句,问得突兀,问得焦急真切,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主人公爱花至极的心理。侍女的回答态度淡漠,不懂主人心态。着一“试”字,境界全出,笔力不凡。“却道”二句,准确传神地表现出主人公对卷帘人不负责任、信口雌黄的不满。一问一答,对比鲜明。侍女的粗心大意更衬托出主人明知故问的惜春深意。最后一句,语气急切,充满责怪,真实、自然。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确是写人心理的上乘之句。尤其是“绿肥红瘦”四字,比喻新颖,前无古人。
  清代评论家黄蓼园在其《蓼园词选》中评论《如梦令》:“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段评语,道出了词人独具匠心的语言艺术。
  李清照词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善于以“瘦”入词,于词中注入“瘦韵淡远不陷纤弱”的简约格调,独树一帜。难怪就连南宋辛弃疾、刘克庄这样的大词人,作词也效仿“易安体”。由此可见,李清照不愧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词坛宗师!
其他文献
《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虽历经千余年洗礼,却如醇酒般历久弥香。文中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有志之士高尚品格的写照,千古流芳。范仲淹追求的这一精神境界,在今天仍是时代先锋们孜孜以求的最高标杆,不失为时代的强音。  岳阳楼为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赞美岳阳楼胜景的诗文,使岳阳楼闻名遐迩
大凡出席宴会,遇着装相同,彼此都有些许尷尬。普通人倒无所谓,要是明星那就自然会引发媒体的热炒了。文章语言运用,也是如此,要避免重复,要丰富表达。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撰著的《给我的孩子们(节录)》(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课)一文不仅不惧“撞衫”,还似乎有意为之,大量使用同一词语,细细品咂,别有意蕴。  粗略扫描一下全文,文中重复出现了21个“你们”、13个“何等”、3个“我的孩子们”、2个“永没有”
《迢迢牵牛星》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中的一首诗歌,《天上的街市》是一首现代诗歌。两首诗歌,一首是古体诗,一首是现代诗,相距时间久远,且两首诗歌都引用了我国古代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但其中存在着许多细微的差异。  一、相同的材料,迥异的情节。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记载的是《诗经》。《诗经·小雅·大东》里面记载到:“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
【设计思想】  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充满智慧、“充满生命活力”的场所。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与学生对话、交流,让学生去表现,我们常常会获得意外的收获。  【教材分析】  老舍先生的散文,犹如拂面清风,像亲友茶余饭后的谈话,亲切而意味深长。“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需要的是学生与文章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文章的其他读者展开对话。  【教学目标】  1.学会
对于上海石库门厢房,或是新式里弄房子三层阁,擦玻璃窗是老百姓的日常功课,也没听到过有什么难处。  俟上海高楼林立,几百米高的大厦,封闭式的玻璃幕墙究竟是怎么个擦法?1999年金茂大厦开张,前一周我入住,在"里面"采访,提了个"好事之徒"式有关外边的问题:金茂怎样擦玻璃。  回答说,尚无记者提过这样的问题,随后是轻轻叹息。  高樓的现代化设计,当然考虑到玻璃幕墙的擦拭事宜。金茂大厦在顶部设计建有两部
对流媒体巨头Netflix来说,2019年的夏天可能是大战之前最后的宁静时 刻。  进入秋天,北美流媒体大战就将打响:11月12日,迪士尼将正式上线流媒体服务Disney ;HBO旗下被媒体描述为模式最新、内容储备最全的HBO Max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发布;康卡斯特旗下NBCUniversal推出的独立流媒体平台也预计于2020年4月上线。  但就在这个严阵以待的夏天,Netflix却提前暴露
百度“二李”——李彦宏和李一男对“需求和供应”做了耐心解释。所谓“需求识别”就是确定用户究竟要互联网为他做什么,这是互联网科学最复杂和最具技术含量的一个领域,包括了上述的语义分析、行为分析、智能人机交互和海量计算处理等关键节点。  以搜索的用户需求识别为例,单个的请求首先被拆成不同粒度的多个语义单位进行分析,后台经过数亿次计算来识别这个需求,然后在百亿个网页资源中检索并进行需求分配——整个过程在不
对于许多同学而言,进入高三后,往往感觉语文复习没有头绪,似乎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但却没有任何条理,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有不少同学认为语文考试是与课本无关的碰运气,平时上课的课本内容根本就不考,并且只要考试就是那些题型,掌握那些题型又好像是大海捞针,所以对语文学习非常消极懈怠。进入高三复习除了“名句背诵默写”就完全丢开语文课本,语文复习只为专题复习,做题训练。这样的复习绝对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立元是余虹的朋友,还是他博士论文答辩会的主持人。朱教授说,余虹生活经历很坎坷,但这一切绝对不是造成他自杀的原因。  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虹12月5日13时用跳楼自杀的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12月7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立元接受了《新民周刊》记者采访,追忆与缅怀曾经的爱徒、挚友余虹。    朱立元教授在主编中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活动从问题开始,并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深入和发展,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我们在新课预习阶段,通过精心巧妙的问题设计,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感,激发其探索的欲望,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实现课堂的高效;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学生语文预习的被动现状,则更需要我们在学习的准备阶段积极地去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否有良好的问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