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思想]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结合教材内容,教会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学习的能力,笔者在《向沙漠进军》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教学设计]
新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借助有关资料、同学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解决。同时以小组作为学习单位,以共享信息和思维成果,培养合作精神。
[导入]
展示一组风沙肆虐的图片:漫天尘沙笼罩下的北京城、肆无忌惮的沙尘暴,被黄沙掩埋的家园……
[听读]
《风沙进逼北京城》(《人民日报》文章)
教师:这一切都无疑告诉我们:沙漠在向人类进攻!那么我们目前的紧迫任务就是——向沙漠进军!(板书课题)
[小组合作,自列提纲]
如果要你来写一篇关于向沙漠进军的说明文,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按什么顺序进行呢?请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列出文章的提纲。(将全班按座位就近分成8个小组)
[成果展示、比较与反思]
由小组代表通过投影仪展示自己的方案
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文章的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并与自己原提纲相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重点研读课文1-3段]
教师:在确定了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后,说明方法的合理使用、词语的准确运用甚至例子的选择等就成了能否清晰、简洁说明问题的关键。请大家以课文1-3段为例,仍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列举分析作者在这些细节处理中的“闪光点”。
学生小组讨论后,取两个小组发言,其它小组进行质疑与补充。
教师小结:说明文常使用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语言表达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学习方式的再运用]
教师:请大家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的其它部分,并填好以下表格:
1、在自学后,由2-3位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它同学可进行补充。
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易解决的问题。
3、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问题整理出来,例如:
(1)风沙进攻人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游击战和阵地战,这二者有何区别?
(2)我们该如何向沙漠进军?现在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沙漠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可供利用?
(4)课本中对丘墟的注释是否正确?
4、各组选择感兴趣的一至二个问题进行研究,教师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持。如在解决第(4)个问题的时候,对于学生敢于怀疑课本的这种创新精神要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从课本和其他书籍中找到根据,得出结论。
5、成果整合:部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它小组质疑或补充,最后由教师小结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拓展延伸]
1、该文是竺可桢先生在1961年2月9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距今已经40多年了,在这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四十年,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巨大进步,人类对于沙漠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么在今天的科技水平下,你对于治理沙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请各小组整合各组员所了解的知识,然后对该问题作简单的说明。(小组讨论与汇报)
(以上问题可根据课堂时间决定是否在课堂上进行)
2、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成果,人类以为依靠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完全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了人类的口头禅,那么,人类真的能够完全征服沙漠吗?我们对待自然界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请发表你的见解。
3、我们已经学习过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多种,可以运用的说明方法也有很多,在学习了竺可桢先生的《向沙漠进军》后,你认为有没有其它的途径也能达到这样的说明效果呢,如果有,请在课下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方法,结合对沙漠的最新认识写作《向沙漠进军》。
单位:浙江宁波市蛟川书院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结合教材内容,教会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学习的能力,笔者在《向沙漠进军》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教学设计]
新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借助有关资料、同学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解决。同时以小组作为学习单位,以共享信息和思维成果,培养合作精神。
[导入]
展示一组风沙肆虐的图片:漫天尘沙笼罩下的北京城、肆无忌惮的沙尘暴,被黄沙掩埋的家园……
[听读]
《风沙进逼北京城》(《人民日报》文章)
教师:这一切都无疑告诉我们:沙漠在向人类进攻!那么我们目前的紧迫任务就是——向沙漠进军!(板书课题)
[小组合作,自列提纲]
如果要你来写一篇关于向沙漠进军的说明文,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按什么顺序进行呢?请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列出文章的提纲。(将全班按座位就近分成8个小组)
[成果展示、比较与反思]
由小组代表通过投影仪展示自己的方案
组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文章的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并与自己原提纲相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重点研读课文1-3段]
教师:在确定了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后,说明方法的合理使用、词语的准确运用甚至例子的选择等就成了能否清晰、简洁说明问题的关键。请大家以课文1-3段为例,仍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列举分析作者在这些细节处理中的“闪光点”。
学生小组讨论后,取两个小组发言,其它小组进行质疑与补充。
教师小结:说明文常使用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语言表达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学习方式的再运用]
教师:请大家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的其它部分,并填好以下表格:
1、在自学后,由2-3位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它同学可进行补充。
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易解决的问题。
3、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问题整理出来,例如:
(1)风沙进攻人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游击战和阵地战,这二者有何区别?
(2)我们该如何向沙漠进军?现在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沙漠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可供利用?
(4)课本中对丘墟的注释是否正确?
4、各组选择感兴趣的一至二个问题进行研究,教师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持。如在解决第(4)个问题的时候,对于学生敢于怀疑课本的这种创新精神要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从课本和其他书籍中找到根据,得出结论。
5、成果整合:部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它小组质疑或补充,最后由教师小结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拓展延伸]
1、该文是竺可桢先生在1961年2月9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距今已经40多年了,在这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四十年,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巨大进步,人类对于沙漠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么在今天的科技水平下,你对于治理沙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请各小组整合各组员所了解的知识,然后对该问题作简单的说明。(小组讨论与汇报)
(以上问题可根据课堂时间决定是否在课堂上进行)
2、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成果,人类以为依靠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完全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了人类的口头禅,那么,人类真的能够完全征服沙漠吗?我们对待自然界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请发表你的见解。
3、我们已经学习过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多种,可以运用的说明方法也有很多,在学习了竺可桢先生的《向沙漠进军》后,你认为有没有其它的途径也能达到这样的说明效果呢,如果有,请在课下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方法,结合对沙漠的最新认识写作《向沙漠进军》。
单位:浙江宁波市蛟川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