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生:针灸疗法 中医精粹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王渔生女士,原国际中医中药总会会长,国际东方药膳食疗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营养药膳专家分会理事,现任香港註册中医学会永远会董兼稽核部长,中国医药学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针灸医师学会副理事长,重庆中医学院全科毕业,曾任重庆市医院针灸医师(专科)。
  在香港九龙牛观塘康宁道自设医馆,虽不在繁华的闹市,但求医的人依然络绎不绝。没有广告,只看疗效,就是这样的口碑相传,求医者众,而医术被大家称讚的,就是医馆的创办人——王渔生女士。她面貌祥和,十分健谈,对中医见解独特,医术高超,讲到自身的经历之餘,全是关於中医的大局观。品德言行,精湛医术,不愧是中医国粹的传承人。
  行医之道 济世为怀
  王渔生女士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土木工程师,一腔爱国热血,当年抗战爆发,考取黄埔军校,投身抗日,屡立战功,1942年受伤退役,成为一个工程师。文革时家庭受到批斗,父母移往香港定居。
  1980年代,为照顾年迈的父母,王渔生女士申请来到香港。其实在来香港之前,她的医术在当地已远近闻名,特别是她的针灸疗法。儘管那时她还很年轻,但经过考核,成为了针灸医师。在重庆机床厂职工医院担任主治医生。对中医的爱好,源於家庭的影响。她爷爷也是广州有名的一位中医,从小耳濡目染,自身天赋加上勤奋苦学,年轻的她,在针灸技术上已超常人许多。
  在重庆工作7、8年後,由於父亲身体原因,她来到香港,开始新的中医旅程。“来香港时我28岁,为了照顾父母,我开始在香港生活。”初来香港,人生地不熟,加上当时香港整体文化环境,西医盛行,中医不受重视,想在中医上有所成就,开办医馆,传承中医,实属不易。所幸得到家人的鼓励支持,王渔生女士开办了自己的中医针灸诊所。
  她回忆起初到香港时的艰难,初开医馆,就得到上门求医的认可,十分庆幸。“当时我印了一些卡片,一位病人看到了,问我是不是有效。那位病人得了糖尿病三十多年,每天打针吃药,吃饭很少,备受煎熬,他抱着试试的态度找我求医。”这算是她在香港医治的第一位病情严重的病人,她从中医的理念出发,运用针灸疗法,加以中药调理,不出数日,患者精神好了许多,病情逐渐好转,居然可以提着物品一口气登上五楼。患者的街坊听说後,也上门求医,後来口碑逐渐传开。那个患者针灸後,理气和中,调节新陈代谢的功能,使原本机体失去的功能逐渐恢复,不吃药就可以平衡。“这也是我的运气,那个糖尿病患者有胆量给我医治。”王渔生女士说道。其实不然,如果没有自身的高超医术,有运气也不济,正是她的自信和对针灸的熟练,才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讚叹不已。
  针灸疗法 弘扬中医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关键,辨别性质,明确病变属於哪一经脈,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於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疏通筋络、调和阴阳、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这些都是针灸独特的功能。但是要想学好针灸,没有勤奋的学习摸索和临床经验,都很难有所成就。针灸就是如此,博大精深,易学难精。
  针灸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由十四经脈、奇经八脈、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繫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要想成为一位针灸中医,必须对这些穴位筋络了如指掌。“人的气血筋络就跟隧道一样,没有清通的话,吃药是没用的。针灸就有这个效果,清通筋络,调节血气”,要做到此,一定要对身体架构了解详细,对解剖学精通。王渔生女士在重庆中医学院全科毕业,系统学习解剖学,刻苦专研,对人体筋络和穴位了解娴熟。她从医多年,无数次的临床经验,对其针灸造诣的提升,帮助重大。她不断总结经验,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记载整理,以便遇到同样的患者,可以快速得以治疗。
  学艺不精的中医,是不敢拿针的。有些针灸医师没有学过解剖,有些医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对针灸透彻的了解。解剖和临床,恰恰是王渔生女士最擅长的。还没到香港之前,有一次她坐火车的时候,一位70多岁的老人家突然晕倒,她听到後,出於医生的使命感,意欲出手相助。跑过去一看,车厢里站满了很多医生,都不知道怎麽处理,她看到他们没有一个确定的方法,就主动上前观察病情,发现老人体温很热,她叫车长马上冲一杯糖开水定心,提供体能,妙手施针,病人慢慢清醒过来。有一次上街,看到有人晕了,她上前询问,了解後在他的几个穴位上做了针灸,他就苏醒了。
  还有一次在球场,一人球员突然晕倒,她被其太太请下去给予针灸令其苏醒。广州中山医学院一个教授的喉咙沙哑,讲课出声都费劲,在他的弟弟的推荐下,特地来到香港找到王渔生女士医治二次,也速好转。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她总是以病人的健康为主,她说医者父母心,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病人为大,无论自己有什麽重要的事,只要有需要她的地方,定会义无反顾,治病救人。为中医的发展,她投身其中,从整个中医大局出发,促进行业前进。
  香港回归後,特区政府希望扶持中医的发展。於是,成立一个有关中医的协会,同行聚在一起,凝聚力量,共谋发展成为重要课题,十几个有关中医组织的代表创办了香港註册中医学会。为了中医的长远发展,王渔生女士提出个人意见,要想长远发展,就要购置会址,没会址就是一个空壳。当时的中医境遇,还是很不容易实现的。但为了长远发展,购买会址是当务之急。她坚持这点,跟众同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立一个有代表性的中医团体,一个人付出一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个会址不是买给谁的,而是为了行业的发展。很多中医界人士听到以後很支持,花了一年时间筹集了190多万捐款,购置会所,註册中医学会就这样扎根组建起来。
  为了促成购置会所这件大事,她力排众異,放下医馆工作,四处奔波,看楼洽谈,只为大众利益着想。甚至连会所装修的方案都是她一手绘制出来的。
  王渔生女士坚持认为行医不是做生意。做为一名医生,若一门心思只想利益,怎麽配得上医者父母心的称谓。一直以来,她都是用真心帮助病人,尽力、耐心和爱心,是她对待病人的三条準则。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这是她所摒棄的。她提倡中医治本,她高超的针灸技艺,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根治病人,减轻痛苦。为了中医事业和未来发展,她奉献一生,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医,会有更璀璨的明天。
其他文献
【本刊讯】3月3日,香港中华经筋医学院举办的第七届经筋疗法临床应用研讨会暨春茗活动。出席春茗活动的专业团体与社会团体有:中华经筋专业管理委员会、香港中华经筋医学研究会、香港中华经筋治疗师学会、香港中华经筋理疗师学会、香港糖尿互协会、福来满乐贤毅社、正心保健协会、荃湾圆玄学院-圆玄安老院,以及江志雄医师、郑伟强医师、郑炳坤医师、黄照成医师、陈晓明医师、高树源医师等。  香港中华经筋医学院院长林友医师
期刊
健康与慈善,都是人类共同的愿望,许多人孜孜不倦追求两者,希望自己的身体与心灵能同时获得提升。张秋玲女士也是一位努力探求身心健康的人,现在,她在如新集团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如新集团於1984年在美国创立,並於1991年开拓香港市场作为首个亚太区海外市场。除了公司产品的优势,该集团诗一般美的使命吸引不少社会精英的关注:“我们的使命是要在世界各地凝聚一股善的力量:凭藉酬报优渥的事业机会、不断创新的优
期刊
【作者简介】  戴维·D·洛克菲勒(1839—1937),美国第一家工业托拉斯企业的创建者,全球最伟大的慈善家和现代慈善业最大的组织者。  格言:要想让别人怎麽待你,你就怎麽待别人。建立在生意上的友谊远胜过建立在友谊上的生意。往上爬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会碰到他们。  May16,1901  亲爱的约翰:  你与摩根先生的手终於握到了一起,这是美国经济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握手,我相信
期刊
【人物简介】  林辉(芳茂)先生,印尼苏拉威西锡江(香港)联谊会副会长,本科就读於中国云南体育学院,曾任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幹事(1970-1994),香港羽毛球总会委员(1976-1994),香港中青会九龙会所(B.M.C)羽、排总教练,於1983年获得世界元老埠际赛男双季军,曾获全国元老双打冠军,轰动国内外羽坛。  爱国,在老一辈华侨心目中佔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如同呼吸,与生俱来,又更像
期刊
谦虚是高尚的品德。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卻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谦虚並不是毫无原则地贬低自己,而是勇往直前,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也许真是应了那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後!  “谦”之意  谦,从言,兼声。本义作谦虚,谦逊解。是为虚心,不自满,不自高自大。其内涵一曰“地中有山”,指个体要自我减损,做到有功能忘,有功不伐。二曰“衰多益寡,称
期刊
明清时期,陕西商人和山西商人携手垄断了中国中西部贸易通商达五百年之久,制造了中国西部商品经济的神话。  当时,山西与陕西商人为了对抗徽商及其他商人的需要,常利用邻省之好,互相结合,人们通常把他们合称为“西商”或是“山秦商帮”。西商在明代前期的势力很大,他们从经营盐业中获得了大量的厚利,可惜利益的原因使他们内部开始分化,陕西盐商与山西盐商分道扬镳,最终陕西盐商到了长足发展,这也为陕西商帮的最终形成奠
期刊
提及中医,既熟悉又神奇。确实,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多少中医典故一直让世人传诵,神农嚐百草,华佗“刮骨疗伤”,李时珍妙手回生......现今,中医学已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作用重大。王秋英女士,专研中医三十多年,不断学习,坚持探索,济世利人,多种疾病,在她妙手下消失;无数位病人,从她治疗中康复。  因为热爱 所以投入 
期刊
【本刊讯】3月24日,粤港美术书法作品交流展在香港视觉艺术中心隆重开幕,香港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邝准先生伉俪,太平绅士邝正炜先生,香港花都同乡会主席卢耀河先生,香港中华总商会关广哲主任,香港圆玄学院主席邓锦雄先生,金宏利集团董事长卢练先生等出席了开幕式剪綵。  在开幕式上,邝准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很高兴能看到花都艺术家来香港举办展览,以前我参加的活动都是签约奠基项目,参加这样的艺术展览开
期刊
【人物简介】  范扬宗先生,湾仔白鹤健身院范铿授男、范铿药厂经理、担任湾仔白鹤长者乐团跌打医席、香港中医师公会、全港中医师公会联合会、亚洲电视跌打医席、香港中区警区足球队军医、香港小型足球总会军医等社会职务。诊所主理:跌打骨伤、风湿推拿、运动扭伤、腰脊酸痛。  凡习武之人,多与中医有所关联,传承岭南拳术白鹤派的范扬宗先生也是如此,他习得精湛中医,於今日香港造福市民。一如其父——被业内敬称门派前辈、
期刊
【人物简介】  貝志坚先生,创办貝林贸易公司,经营印尼特产。担任社会职务有:印尼西加里曼丹省三发县旅港同乡会会长、香港侨友乐会社主席、香港邦加侨友会副秘书长、快乐艺术歌舞团团长、新界西文娱康乐协会副主席、动静武艺养生协会会长等。  1982年,印尼华侨贝志坚先生结束了二十多年在内地的生活,移民香港,为人生新的章程拉开了序幕,他勤勤恳恳、克服种种困难,即使港英政府不承认其医学文凭,也努力从一个医疗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