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师公戏,是在闽南民间宗教超度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戏曲。“打城”的宗教仪式分为两种:一是“打天堂城”,主要是由道士表演芭蕉大王巡视枉死城,释放屈死冤魂的故事;二是“打地下城”,由和尚表演地藏王打开鬼门关,放出无辜冤鬼的故事。这种仪式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忏圆满最后一天的三更时分举行。地点一般在广场上,参插着各种杂耍,如弄钹、高跷、过刀山、跳桌子、丢包子等小节目。表演时不穿戏服,而是穿僧道的衣服。后来为讨好围观仪式的观众,使仪式更具人气和热闹,从《目连救母》中摘取《白猿抢经》、《打地下城》、《双挑》等小段进行表演。其音乐曲调是以道情和佛曲为主。道情调有“大迓鼓”、“鬼掺沙”、“两头翻”、“水底鱼”等;佛曲有“南海赞”、“普庵咒”、“大箴言”等。道士使用的乐器比较丰富,有铜钟、草锣、钹、双铃、小锣鼓等。和尚使用的乐器比较简单,只有木鱼、钟、木板、拍等几种。
不晚于明末万历、崇祯年间,出现宗教法事与戏剧性表演的混杂形式;清乾隆至道光时期,打城戏基本成型。清道光年间,打城表演跳出了宗教仪式的圈子,开始在闽南广大城乡搭台演出。现今所知最早的戏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晋江小兴源村道士吴永吟、吴永燎等人组建的“兴源班”,长期活跃于晋江、石狮一带的乡村法事中。到了清末同治、光绪年间,打城戏就已经基本活跃在闽南大地上了。林纾在《畏庐琐记·泉郡人丧礼》中最早提及“和尚戏”在闽南的流行情况。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泉州开元寺和尚超尘与圆明组建“开元班”。后来由于圆明与超尘意见不一,各自分开组班。超尘主持原班,称“大开元”班;圆明则拉大开元班中的几个主要演员,在开元寺附近招收一些青少年学艺,扩大演出阵容,于1920年另立“小开元”班。晋江民间神佛诞辰或婚丧喜庆,都争聘小开元班演出,班子从十几人扩大到40人左右,逐步由半专业化转变为专业化。大开元班则因缺乏主要演员,又不善于经营,艺术衰退,业务萧条,不久自行解散,部分演员加入“小开元”班。
1920年,继承“兴源班”衣钵的“小兴源”班成立,形成“小开元”与“小兴源”争胜的局面。“小开元”班流行于泉州、惠安、南安及晋江部分乡镇。因小开元班主是和尚,故称“和尚戏”。“小兴源”班流行于晋江县的石狮、东石、英林等地,因班主是道士,故称“师公戏”。20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打城戏进入鼎盛期,又先后有南安洪濑镇的“小协元”班和晋江永宁县的“小荣华”班等打城戏班成立。 20世纪五十年代全省戏曲剧种调查后,始统称“打城戏”。
打城戏大量吸收傀儡戏、梨园戏、高甲戏和京剧的艺术营养。音乐曲调在原先道情、佛曲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木偶戏的曲调,科步、身段等表演艺术也开始模仿提线木偶。乐器有大嗳、小嗳、横笛、琵琶、洞箫、南鼓、南钹、南碗锣、南拍鼓等。
同时,在原有的宗教剧目基础上,打城戏也发展出丰富的剧目内容,主要以宗教剧、神话剧和历史侠义剧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目连救母》,另有《倒铜旗》、《五台进香》、《界牌关》、《大八义》、《小五义》、《济公传》、《少林寺》等。打城戏道白、科步深受傀儡戏影响而带有深厚的提线傀儡戏风格。文戏吸收梨园戏、高甲戏表演艺术特征。武戏则独树一帜,融合闽南少林武术与京剧武打为一体,跌扑杂技和少林拳套层出不穷,为其他剧种所莫及,尤以猴戏著称。名演员曾火成所扮演的孙悟空,形象逼真,武技独绝,被誉为“闽南猴王”。
新中国成立后,打城戏得到扶植和恢复。1952年泉州组建泉音技术剧团,当时演员有三十多人。1960年,剧团正式批准为国营泉州市打城戏剧团,曾改编、整理、演出了古装戏《少林寺》、《大闹天宫》、《火焰山》、《郑成功》和新编历史剧《李卓吾》、《李九我》等。
“文革”期间,剧团被解散,艺人相继衰老去世,所有资料被付之一炬。
八十年代末打城戏一度复苏,1990年,由吴天乙独力组建民营打城戏剧团,命名“泉州市天乙打城戏剧团”,并获邀请出国和赴台演出,皆深受好评。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各方面原因,吴天乙剧团于2007年底正式宣告停演。
2008年打城戏入选国家非遗名录,政府、民间、学者联手开展打城戏的拯救保护传承。
不晚于明末万历、崇祯年间,出现宗教法事与戏剧性表演的混杂形式;清乾隆至道光时期,打城戏基本成型。清道光年间,打城表演跳出了宗教仪式的圈子,开始在闽南广大城乡搭台演出。现今所知最早的戏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由晋江小兴源村道士吴永吟、吴永燎等人组建的“兴源班”,长期活跃于晋江、石狮一带的乡村法事中。到了清末同治、光绪年间,打城戏就已经基本活跃在闽南大地上了。林纾在《畏庐琐记·泉郡人丧礼》中最早提及“和尚戏”在闽南的流行情况。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泉州开元寺和尚超尘与圆明组建“开元班”。后来由于圆明与超尘意见不一,各自分开组班。超尘主持原班,称“大开元”班;圆明则拉大开元班中的几个主要演员,在开元寺附近招收一些青少年学艺,扩大演出阵容,于1920年另立“小开元”班。晋江民间神佛诞辰或婚丧喜庆,都争聘小开元班演出,班子从十几人扩大到40人左右,逐步由半专业化转变为专业化。大开元班则因缺乏主要演员,又不善于经营,艺术衰退,业务萧条,不久自行解散,部分演员加入“小开元”班。
1920年,继承“兴源班”衣钵的“小兴源”班成立,形成“小开元”与“小兴源”争胜的局面。“小开元”班流行于泉州、惠安、南安及晋江部分乡镇。因小开元班主是和尚,故称“和尚戏”。“小兴源”班流行于晋江县的石狮、东石、英林等地,因班主是道士,故称“师公戏”。20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打城戏进入鼎盛期,又先后有南安洪濑镇的“小协元”班和晋江永宁县的“小荣华”班等打城戏班成立。 20世纪五十年代全省戏曲剧种调查后,始统称“打城戏”。
打城戏大量吸收傀儡戏、梨园戏、高甲戏和京剧的艺术营养。音乐曲调在原先道情、佛曲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了木偶戏的曲调,科步、身段等表演艺术也开始模仿提线木偶。乐器有大嗳、小嗳、横笛、琵琶、洞箫、南鼓、南钹、南碗锣、南拍鼓等。
同时,在原有的宗教剧目基础上,打城戏也发展出丰富的剧目内容,主要以宗教剧、神话剧和历史侠义剧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目连救母》,另有《倒铜旗》、《五台进香》、《界牌关》、《大八义》、《小五义》、《济公传》、《少林寺》等。打城戏道白、科步深受傀儡戏影响而带有深厚的提线傀儡戏风格。文戏吸收梨园戏、高甲戏表演艺术特征。武戏则独树一帜,融合闽南少林武术与京剧武打为一体,跌扑杂技和少林拳套层出不穷,为其他剧种所莫及,尤以猴戏著称。名演员曾火成所扮演的孙悟空,形象逼真,武技独绝,被誉为“闽南猴王”。
新中国成立后,打城戏得到扶植和恢复。1952年泉州组建泉音技术剧团,当时演员有三十多人。1960年,剧团正式批准为国营泉州市打城戏剧团,曾改编、整理、演出了古装戏《少林寺》、《大闹天宫》、《火焰山》、《郑成功》和新编历史剧《李卓吾》、《李九我》等。
“文革”期间,剧团被解散,艺人相继衰老去世,所有资料被付之一炬。
八十年代末打城戏一度复苏,1990年,由吴天乙独力组建民营打城戏剧团,命名“泉州市天乙打城戏剧团”,并获邀请出国和赴台演出,皆深受好评。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各方面原因,吴天乙剧团于2007年底正式宣告停演。
2008年打城戏入选国家非遗名录,政府、民间、学者联手开展打城戏的拯救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