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仿生学现象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13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汉字的仿生学现象。
  仿生学是上个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通俗地讲就是人类模仿动物、植物身上的特殊本领,利用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来解决人类遇到的很多问题,用于提高我们生产、生活的质量。
  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关于仿生学的记载,《韩非子》记载了鲁班用竹木作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的故事;他还从一种能划破皮肤的带齿的草叶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远古的先民向蜘蛛学习发明了织网捕鱼,现代科学家向鲨鱼学习发明了潜水艇,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种结构的汉字。
  
  “乙”“ ”,这两个偏旁仿佛水鸟在水面的姿态,把水鸟在水中嬉戏、欲飞、飞翔的三种动态用到汉字的笔画、结构中,就使静止的汉字产生动态的美感。
  这类汉字在书写的时候,下面都留有一定的空间表示“水”的部分,弯钩部是字的精彩部分,结构中占有较大的空间。
  古人把自然现象、力学现象用到汉字笔画书写中,撇画再长却始终不穿透“水面”,这种现象还表现在其他汉字的结构中。
  同学们结合我讲的内容,再练练下面的字吧。
  
其他文献
午间微型写字课是我们学校每天都有的必修课,可有些同学却认为练字只是随便画一画,写一张交给老师就行了。  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老师一说练字,我就拿起笔,在纸上龙飞凤舞地画了起来,两三分钟一张就写完了。练着,练着,我发现,练字要心平气静,不能心浮气躁,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一丝不苟,每一笔都要写得正确、规范,结构均匀美观。每当我浮躁的时候,总会想起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  后来我
期刊
嘻嘻、皮皮听说镇江金山寺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于是和小导游相约周六一起去金山寺游玩。  一进门,小导游指着寺旁的一座宝塔高声吟道:“一塔巍巍,七层四面八方。”然后瞧瞧嘻嘻,让嘻嘻接下句。  嘻嘻举起右手摇了摇,不好意思地说:“我对不上。”  “不,你已经用摇手的动作对出了下句。”小导游高兴地说。  “什么意思?”皮皮不解地问。  小导游说:“嘻嘻举起右手摇了摇,意思是: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皮
期刊
结构(一) 独体字  写好独体字,是写好汉字结构的基础,很重要。因为独体字不但独立成字,而且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如很多偏旁就是由独体字稍微变化而来。  独体字种类很多,形态各异,形态的大、小、长、扁、斜、正都有,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抓住主笔,把握重心,恰当布局,随字赋形。
期刊
同学们,这一期我们要仔细来观察:会、南、高、清。这四个字前三个是上下结构,要注意上下对正;而“清”这个字除了要注意三点水要呼应,且匀称,右半部分的“青”也注意要对正,而且上部要写紧。
期刊
回首自己学书的道路,可以说是路漫漫,几多艰辛,既有拼搏的汗水,也有丰收的喜悦,感受颇多。  受家庭的熏陶,我对书法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父亲为乡邻书写春联的时候,我总是在一旁驻足观看,看到手痒之时,就拿起笔乱涂一通。父亲见我喜欢写毛笔字,就手把手教我怎样执笔,怎样起笔、收笔……每逢寒暑假,父亲就指导我临习颜真卿《勤礼碑》。随着时间的推移,《勤礼碑》早已换成其他碑帖,当然少时对书法的浓厚兴趣,也
期刊
“每、品、是、以”这四个字使用频率太高了!“每”的主要特点是斜中求正;“品”的三个“口”如何摆放也是有规律的,由此,我们可以掌握所有“品”字形结构的书写特点;“是”,最大的特点是收放规律;“以”,要写得疏朗,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我的这些感悟你赞同吗?快看看图示和口诀吧!    斜中求正点空灵,  收放有致中横长。    横从撇中起,请比较:  斜中求正,请比较:  中横写长,字才饱满。  上口略扁居
期刊
字豪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汉字的象形现象”吗?  嘉瑞:我知道,象形就是汉字的书写像一种物体,汉字叫做象形文字。  字豪老师:“西”字像什么呀?  嘉瑞:看不出来。  字豪老师:仔细看看,是不是有点像右图的陶罐呀?汉字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不是早期的象形文字了,它有了很大的变化,要我们善于识别才能发现。  传说远古时候的仓颉,由鸟兽的足迹产生联想,发明了汉字。这些早期的文字就像一幅幅简笔
期刊
我叫姜懿轩,今年十岁,是柳新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我曾经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却因为一次意外,双腿不能走路了。从此,我坐在了轮椅上……  当我休完学回到学校上课,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关心。赵雷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一天,别的同学都蹦蹦跳跳地上体育课去了,由于不便,我只能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教室里眼巴巴地望着操场。恰巧赵老师从教室门前走过,亲切地对我说:“你喜欢写毛笔字吗,跟老师到办公室去练书法
期刊
米芾个性怪异    严老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很有个性的宋代书法家——米芾(fú)。  小鹏:怎么有个性呢?说给我们听听。  严老师:史书上说,他个性怪异,喜欢穿唐装,遇到石头,就拜为兄弟,因而人们称他“米颠”。他六岁熟读古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是个早熟的怪才。  小钰:这样的怪才一定很聪明!  严老师:是啊。米芾一生在书法上下了很深的功夫,行书的成就最大。今天我们来欣赏他
期刊
早在1990年,夏冰就萌生了抄录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想法。当时,他还在部队当兵,自幼酷爱书法的他,常常在训练、学习之余,笔不离手,每天的练习都在500字以上。渐渐地,他觉得500字的量少了,于是,为了磨炼自己的耐性、提高书法技艺,他决定用硬笔抄写《三国演义》。  说干就干。他找来几卷长100米、宽21厘米的纸,信心十足地抄录起来。一开始,他只是想给自己加压,后来才发现这是一项漫长而艰苦的浩大“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