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发审大门持续关闭以及“史上最严财务核查”等因素的影响,2013年1月A股IPO再交“白卷”,IPO数量及融资金额也创下近三年来的新低,而1月完成IPO的4家中国企业也全部选择在港交所上市。更令人失望的是,A股重启时间至今尚不确定。
不佳的市场环境,无论是对投资机构还是对被投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去年开始,国内很多投资机构开始放缓投资节奏,但作为中国早期创业投资机构之一的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风投”),在面对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时,其投资方向和节奏却一如既往,那么,中国风投如何做到处事不惊的呢?
近日,中国风投总裁王一军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蓄势
“我从中国商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到中谷国际经贸公司,在这两个公司从事的业务是有关联性的,都属于粮食行业。”王一军说。
1986年,王一军考入无锡轻工业学院(现为江南大学),学习粮油食品专业。1990年毕业后,他加入了中国商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从事粮油机械进出口及粮油贸易业务。1997年,王一军出任中谷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负责粮油等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及国内贸易,并且一做就是5年。
“粮食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天气等自然气候因素的变化都会造成粮食产量的波动,从国外购买商品运到国内往往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如果是购买远期商品,交易时间会更长,这段时间内商品价格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王一军说。
为了控制交易风险,一般从事粮油进出口贸易时,往往会在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方式减少贸易风险。1994年,王一军开始涉足期货市场。但是早期的中国期货市场很不规范,不按常理办事。因此,一些规范的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时,经常被期货市场所蒙骗,在游资逼仓下,不仅不能规避风险,反而造成很大的亏损。
1998年,王一军考取西安交通大学,在职攻读管理学硕士学位时,他开始研究控制期货交易风险机制。在期货市场的多年历练,使王一军对于期货市场中的风险有了一定的认识。他认为,期货市场是一个大起大落的市场,既可以把你送到兴奋的巅峰,又可以让你摔到痛苦的边缘,所以内心要淡定。
2002年是王一军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告别了从事12年的粮油行业,调入民建中央社会服务部企业联络处,担任处长。在民建中央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一军接触到了民建中央内部和外部众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
2003年,王一军服从组织安排,由民建中央推荐到中国风投担任副总经理,开始了他长达10年的投资生涯。
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创业投资是一个崭新的行业。尽管这个行业在美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在台湾、以色列做得也不错,但在国内,创业投资刚刚被引入,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王一军也是深有感触,他说:“我们几乎是从零开始的。”
虽然王一军过去从事的行业和现在所做的创业投资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过去积累的经验和培养的习惯,对他现在的工作仍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初试牛刀
初到中国风投的王一军所投资的两个项目都与电力行业相关。一个是位于江苏盐城的新汇源,这是一家江苏省内非常知名的生产高低压开关的企业。当时盐城抚宁县是高低压开关生产企业的聚集地,新汇源在行业里面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品牌最好、技术最先进,而且还是国企。
“当时我们参与国企改制,承接了企业所有的银行债务,支付了200多万元,获得了这家公司70%以上的股份。”王一军说。
除了企业本身的资产、品牌、团队吸引力外,王一军的投资还有另一层目的,就是通过收购的方式,在企业推动一项新技术的产业化。
当时,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教授找到了王一军,向他介绍了一项智能开关方面的新技术:通过捕捉交流电的0°相位和180°相位,在此相位切断电源,实现无电弧释放的理念。而当时市场上使用的都是油浸或者六氟化硫开关,因此,这个概念听起来非常有吸引力。
虽然从理论上这项技术是成立的,但技术的产业化需要孵化的载体。王一军说:“他当时要500万元,如果真把钱给了他却没有一家企业作为依托,钱花光了也未必能看到结果。因此,我们花了200多万元帮他收购了这家企业,把技术植入到企业中进行产业化尝试。”
最后的结果并不乐观,这项技术的产业化没有成功。 王一军解释说:“这个项目想要取得成功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在材料方面,当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项目失败了。”
在王一军看来,项目的失败并不代表投资的失败。通过低价收购一家企业,帮助一项技术进行产业化,不仅可以快速验证产业化的可行性,同时还可以避免更大资金的投入。此外,通过这种方式即使产业化失败了,投资人也可以通过卖出企业股权实现很好的收益。
北京中关村的合纵科技是中国风投当时投资的另一个项目,是通过三板市场退出的一个成功案例。一般而言,由于三板市场缺乏一定的交易量,投资机构通过三板市场成功退出的案例寥寥无几。但合纵科技是一个例外,这个投资项目让中国风投获益不少。
王一军说:“我们的投资成本大概7毛钱左右,在三板退出的平均价格是6.5元,通过三板市场卖出部分股权收回投资并取得收益,同时还继续持有大部分股权,积极推动企业去创业板上市。”
当年中国风投一共持有合纵科技502万股,通过三板市场出售了202万股,共计收回股权转让款1300万元,400多万的投资成本全部回收。现在,合纵科技已经在证监会排队,准备在创业板上市。
对于中国风投的未来,王一军充满期待,他说:“我们要把自己打造成专业的投资机构,要在我们专注的行业中投出优秀的案例,要与被投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
掌握投资周期
中国风投自成立以来,一直把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作为主要投资方向,把投资中早期项目,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公司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如很多投资人所说,投资是投人。因为在一个企业的成立和发展过程中,人是决定性因素。创业者有没有企业家精神,是投资机构评判一个项目投资价值的重要衡量指标。
2012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VC/PE行业也进入了洗牌阶段,市场表面的投资机会逐渐减少,很多被投资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开始下滑。随着二级市场估值的下滑,预期收益明显下降,LP投资意愿降低,一些不成熟的LP开始淡出PE行业。但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更容易甄别出企业的好坏,发现有价值的企业。
“现在我们去跟一些企业老板谈价钱,投资价格较以前已有所下调。我们现在投的项目如果在三年以后退出,也许能赶上资本市场好的时候。如果我们消极悲观不投资,等到资本市场好的时候也会没有机会,必须把握好市场的周期性。”王一军说。
创业投资从开始投资到收获成果,短则需要三五年,长则需要七八年,因此,谁能耐得住寂寞,坚持得住,谁就能笑到最后。王一军说:“我们从投资到退出最快也需要两年半时间,投资半年以后报会,然后半年以后上市,一年以后退出。”
正是因为存在周期性,更需要投资人坚持自己的信念,绝不追涨杀跌。无论什么时候对投资人来说都有机会,关键是如何控制好风险。
“去年很多投资机构采取了不投或者少投的策略,而中国风投一直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去年依然投了十多个项目。当然所有的投资都有风险,关键在于团队,你的资源在什么地方?你的团队能看懂什么样的项目?当你选对了项目以后,回报是没有问题的,风险也随之得到控制。”王一军说。
严格控制投资成本,不哄抬价格是中国风投一贯坚持的投资原则。近几年,一些机构为获得投资机会,随意提高投资价格,而过高的价格使得一些项目失去了投资价值,让投资机构丧失了获利的空间,在行业洗牌的今天,这些项目已然成了棘手的问题。
“碰到恶性竞争时,我们通常会向被投资企业讲清楚我们除了能为企业提供资金以外,还能提供什么支持,增值服务很重要。如果一个企业看重的是价格而不是投后服务,那我们也不会去参与。”王一军说。
除环保行业外,新材料行业是中国风投关注的另一个核心行业。很多环保技术,如膜技术、吸附技术、脱硫脱硝催化剂等都需要通过新材料来实现。现在的一些可再生技术,表面上理解是一种延长材料使用寿命的概念,本质上也是一种减少排放和废物处理的环保概念。
“光伏产业前一阵子很热,我们也看了不少企业,看后的感觉就是这个行业发展很快,每个老板唯一想做的就是提高产能、赚更多的钱。在我们看来,如果这是接力棒的话,我们不想接最后一棒。”王一军说。
谨慎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参与。其实在几年前,中国风投就投资了从事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安徽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十一五”规划里,国内太阳能电站装机量不大,但中国风投认准今后该领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选择投资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太阳能电站集成商。
“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印证了中国风投当时的判断,很多光伏企业倒闭,而安徽振发因为从事电站集成,收入和利润反而都大幅增加。
投资不是凑热闹,投资模式也并非是“见方抓药”。没有任何因素和技术可以百分之百保证成功。遵循那些已经存在的参数,有时可以让某项投资进行下去,但没有人能够清晰地定义成功的投资模式,然后像读《圣经》一样拜读。专业的投资人不仅是投资专家,同时也是行业专家,专业的投资是对行业的理解和把握。
掘金环保
“我们偏好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不会把太多精力分散到其他的行业,我要求团队专注在我们所关注的领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王一军说。
目前,中国风投在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环保服务、资源再利用方面都有布局和投资,投资侧重于污水治理、大气治理、垃圾处理、土壤修复以及环保的检测装备等方面。除了投资机会较多,环保领域的投资回报也让中国风投尝到了甜头。
2001年,中国风投以200万元投资东江环保,2003年1月,东江环保在香港成功上市,2012年4月26日,东江环保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实现IPO,顺利完成A+H股的发行,东江环保的上市为坚守10年之久的中国风投带来了超过112倍的超高账面回报。
2008年中国风投投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提供商维尔利,2011年3月维尔利在创业板成功上市,获得近20倍的收益;2009年中国风投投资植被土壤修复企业铁汉生态,2011年3月29日铁汉生态成功在创业板上市,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计算,获得的收益达到17倍之多。
中国风投之所以如此关注环保行业,首先是因为节能环保是中国与世界水平差距最大的产业之一,中国的环保产业发展时间短,此前主要以政府参与为主,市场化参与程度有限。近年来,随着民众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参与进来。其次,环保是中国政府和市场容易取得共识的行业之一。政府鼓励行业发展,行业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投资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第三,环保产业的特点是发展增速快和持续性强,因此,安全性更高,这符合中国风投一贯的投资风格。
虽然这几年一些环境指标显示环保有所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存环境恶化的趋势,在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中,环保行业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王一军说:“现在北京开始重视PM2.5,我觉得这就是进步,我们要勇于接受新生事物,要及时更新我们的环保标准,与国际接轨。对于我们来说,环保产业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加大对环保行业的投资力度,不但能给投资人带来回报,还能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一举两得。这也是我们投资环保产业的原因。我们投资了做环境监测的广东怡文,也投资了从事尾气治理的无锡凯龙,目前国家正在加强大气治理力度,这些企业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王一军看来,将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引进中国,是解决中国环保产业相对落后的好办法之一。中国风投在2008年投资的江苏维尔利,其前身就是德国维尔利在中国设立的“中国维尔利”。尽管德国维尔利的技术先进,但由于水土不服,在中国市场的开拓效果并不理想,中国风投进入后,把德国先进技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我去德国考察过维尔利建设管理的垃圾处理厂,那是一家没有任何异味、环境优美的企业,德国还有很多优秀的环保技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王一军说。
目前,在环保领域国内的技术并不先进,大部分是国外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在技术创新方面,国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顺势而为
2000年4月,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在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成思危的倡议下,由民建中央委员会发起、民建会员企业参股成立,目的是作为民建中央推动国内风险投资的载体。
当时正值创业板第一次动议时期,但随着创业板计划的首次夭折,中国VC/PE行业也进入了长达6年的蛰伏期。
2006年是本土创投机构的转折年。伴随着新股发行重新开闸以及中小板的推出,本土创投机构看到了希望。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风投的投资状况逐渐转好,很多投资项目纷纷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在近几年的退出案例中不乏东江环保、维尔利、铁汉生态、鼎汉技术、鼎龙化学、洛阳隆华等中国风投所投资的明星项目,都获得了令投资人满意的回报。
同时,中国风投开始尝试从外部募集设立基金。2009年12月在深圳成立华澳基金,目前已完成一期资金额度为1.3亿元的投资,所投项目中,已有两个项目成功上市,另有两个项目正处于报会审查阶段。王一军说:“2006年之前我们一直是在尝试和探索,之后加大了投资力度,现在每年投资十几个项目。”
2009年,随着创业板在深交所的推出,中国VC/PE市场出现了一轮爆发期,中国风投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风投投资了20个项目,相比公司成立的前6年时间里仅仅投资的5个项目,无论是单笔投资金额还是投资项目个数都有大幅提高。在投资策略上,清洁技术和新材料行业已成为中国风投主要的投资方向。投资地域集中在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华中等地区。
2010年以后,中国风投陆续在宁波、绍兴、杭州、北京、青岛、沈阳设立了10只以清洁技术和新材料为主要投资方向的投资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达到40亿人民币,被投资企业超过70家。王一军说:“我们在宁波已经有两只基金了,今年准备成立第三只基金。”
此外,围绕募投管退四个环节,中国风投设立了金融部、投资部、投后部。王一军说:“中国风投一直很重视团队的打造,努力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在做好投资业务的同时,按照我们公司发展规划和投资节奏适度融资。”
在资金募集方面,中国风投主要有两类基金,一类是与政府合作的基金,可以享受政策优惠;另一类就是PE基金。在目前中国风投的10只基金中,有4只是和政府合作设立的专业化基金,主要投资节能环保和新材料领域。
2010年中国风投申请科技部引导基金参股设立清洁技术基金——北京嘉华,该基金也是科技部引导基金参股的第一只专注于清洁技术领域的专业基金。
2012年2月,中国风投在北京注册成立了一只规模为2.5亿元人民币的新材料领域专业基金——北京建华,出资参股的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以及北京市政府引导基金。主要投资于新材料领域内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处于初创期、早中期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北京建华已经完成7个项目的投资。
“我们会有选择性地和一些政府引导基金合作。一般来说政府出资20%到30%,我们出一部分钱,然后从社会上募集一部分钱,”王一军说,“有些引导基金的平台好,专业性强,比如科技部的环保基金,这些就是我们合作的最佳拍档。”
不佳的市场环境,无论是对投资机构还是对被投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去年开始,国内很多投资机构开始放缓投资节奏,但作为中国早期创业投资机构之一的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风投”),在面对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时,其投资方向和节奏却一如既往,那么,中国风投如何做到处事不惊的呢?
近日,中国风投总裁王一军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蓄势
“我从中国商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到中谷国际经贸公司,在这两个公司从事的业务是有关联性的,都属于粮食行业。”王一军说。
1986年,王一军考入无锡轻工业学院(现为江南大学),学习粮油食品专业。1990年毕业后,他加入了中国商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从事粮油机械进出口及粮油贸易业务。1997年,王一军出任中谷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负责粮油等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及国内贸易,并且一做就是5年。
“粮食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天气等自然气候因素的变化都会造成粮食产量的波动,从国外购买商品运到国内往往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如果是购买远期商品,交易时间会更长,这段时间内商品价格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王一军说。
为了控制交易风险,一般从事粮油进出口贸易时,往往会在期货市场通过套期保值方式减少贸易风险。1994年,王一军开始涉足期货市场。但是早期的中国期货市场很不规范,不按常理办事。因此,一些规范的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时,经常被期货市场所蒙骗,在游资逼仓下,不仅不能规避风险,反而造成很大的亏损。
1998年,王一军考取西安交通大学,在职攻读管理学硕士学位时,他开始研究控制期货交易风险机制。在期货市场的多年历练,使王一军对于期货市场中的风险有了一定的认识。他认为,期货市场是一个大起大落的市场,既可以把你送到兴奋的巅峰,又可以让你摔到痛苦的边缘,所以内心要淡定。
2002年是王一军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告别了从事12年的粮油行业,调入民建中央社会服务部企业联络处,担任处长。在民建中央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一军接触到了民建中央内部和外部众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
2003年,王一军服从组织安排,由民建中央推荐到中国风投担任副总经理,开始了他长达10年的投资生涯。
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创业投资是一个崭新的行业。尽管这个行业在美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在台湾、以色列做得也不错,但在国内,创业投资刚刚被引入,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王一军也是深有感触,他说:“我们几乎是从零开始的。”
虽然王一军过去从事的行业和现在所做的创业投资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过去积累的经验和培养的习惯,对他现在的工作仍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初试牛刀
初到中国风投的王一军所投资的两个项目都与电力行业相关。一个是位于江苏盐城的新汇源,这是一家江苏省内非常知名的生产高低压开关的企业。当时盐城抚宁县是高低压开关生产企业的聚集地,新汇源在行业里面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品牌最好、技术最先进,而且还是国企。
“当时我们参与国企改制,承接了企业所有的银行债务,支付了200多万元,获得了这家公司70%以上的股份。”王一军说。
除了企业本身的资产、品牌、团队吸引力外,王一军的投资还有另一层目的,就是通过收购的方式,在企业推动一项新技术的产业化。
当时,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教授找到了王一军,向他介绍了一项智能开关方面的新技术:通过捕捉交流电的0°相位和180°相位,在此相位切断电源,实现无电弧释放的理念。而当时市场上使用的都是油浸或者六氟化硫开关,因此,这个概念听起来非常有吸引力。
虽然从理论上这项技术是成立的,但技术的产业化需要孵化的载体。王一军说:“他当时要500万元,如果真把钱给了他却没有一家企业作为依托,钱花光了也未必能看到结果。因此,我们花了200多万元帮他收购了这家企业,把技术植入到企业中进行产业化尝试。”
最后的结果并不乐观,这项技术的产业化没有成功。 王一军解释说:“这个项目想要取得成功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在材料方面,当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项目失败了。”
在王一军看来,项目的失败并不代表投资的失败。通过低价收购一家企业,帮助一项技术进行产业化,不仅可以快速验证产业化的可行性,同时还可以避免更大资金的投入。此外,通过这种方式即使产业化失败了,投资人也可以通过卖出企业股权实现很好的收益。
北京中关村的合纵科技是中国风投当时投资的另一个项目,是通过三板市场退出的一个成功案例。一般而言,由于三板市场缺乏一定的交易量,投资机构通过三板市场成功退出的案例寥寥无几。但合纵科技是一个例外,这个投资项目让中国风投获益不少。
王一军说:“我们的投资成本大概7毛钱左右,在三板退出的平均价格是6.5元,通过三板市场卖出部分股权收回投资并取得收益,同时还继续持有大部分股权,积极推动企业去创业板上市。”
当年中国风投一共持有合纵科技502万股,通过三板市场出售了202万股,共计收回股权转让款1300万元,400多万的投资成本全部回收。现在,合纵科技已经在证监会排队,准备在创业板上市。
对于中国风投的未来,王一军充满期待,他说:“我们要把自己打造成专业的投资机构,要在我们专注的行业中投出优秀的案例,要与被投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
掌握投资周期
中国风投自成立以来,一直把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作为主要投资方向,把投资中早期项目,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公司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如很多投资人所说,投资是投人。因为在一个企业的成立和发展过程中,人是决定性因素。创业者有没有企业家精神,是投资机构评判一个项目投资价值的重要衡量指标。
2012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VC/PE行业也进入了洗牌阶段,市场表面的投资机会逐渐减少,很多被投资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开始下滑。随着二级市场估值的下滑,预期收益明显下降,LP投资意愿降低,一些不成熟的LP开始淡出PE行业。但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更容易甄别出企业的好坏,发现有价值的企业。
“现在我们去跟一些企业老板谈价钱,投资价格较以前已有所下调。我们现在投的项目如果在三年以后退出,也许能赶上资本市场好的时候。如果我们消极悲观不投资,等到资本市场好的时候也会没有机会,必须把握好市场的周期性。”王一军说。
创业投资从开始投资到收获成果,短则需要三五年,长则需要七八年,因此,谁能耐得住寂寞,坚持得住,谁就能笑到最后。王一军说:“我们从投资到退出最快也需要两年半时间,投资半年以后报会,然后半年以后上市,一年以后退出。”
正是因为存在周期性,更需要投资人坚持自己的信念,绝不追涨杀跌。无论什么时候对投资人来说都有机会,关键是如何控制好风险。
“去年很多投资机构采取了不投或者少投的策略,而中国风投一直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去年依然投了十多个项目。当然所有的投资都有风险,关键在于团队,你的资源在什么地方?你的团队能看懂什么样的项目?当你选对了项目以后,回报是没有问题的,风险也随之得到控制。”王一军说。
严格控制投资成本,不哄抬价格是中国风投一贯坚持的投资原则。近几年,一些机构为获得投资机会,随意提高投资价格,而过高的价格使得一些项目失去了投资价值,让投资机构丧失了获利的空间,在行业洗牌的今天,这些项目已然成了棘手的问题。
“碰到恶性竞争时,我们通常会向被投资企业讲清楚我们除了能为企业提供资金以外,还能提供什么支持,增值服务很重要。如果一个企业看重的是价格而不是投后服务,那我们也不会去参与。”王一军说。
除环保行业外,新材料行业是中国风投关注的另一个核心行业。很多环保技术,如膜技术、吸附技术、脱硫脱硝催化剂等都需要通过新材料来实现。现在的一些可再生技术,表面上理解是一种延长材料使用寿命的概念,本质上也是一种减少排放和废物处理的环保概念。
“光伏产业前一阵子很热,我们也看了不少企业,看后的感觉就是这个行业发展很快,每个老板唯一想做的就是提高产能、赚更多的钱。在我们看来,如果这是接力棒的话,我们不想接最后一棒。”王一军说。
谨慎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参与。其实在几年前,中国风投就投资了从事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安徽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十一五”规划里,国内太阳能电站装机量不大,但中国风投认准今后该领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选择投资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太阳能电站集成商。
“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印证了中国风投当时的判断,很多光伏企业倒闭,而安徽振发因为从事电站集成,收入和利润反而都大幅增加。
投资不是凑热闹,投资模式也并非是“见方抓药”。没有任何因素和技术可以百分之百保证成功。遵循那些已经存在的参数,有时可以让某项投资进行下去,但没有人能够清晰地定义成功的投资模式,然后像读《圣经》一样拜读。专业的投资人不仅是投资专家,同时也是行业专家,专业的投资是对行业的理解和把握。
掘金环保
“我们偏好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不会把太多精力分散到其他的行业,我要求团队专注在我们所关注的领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王一军说。
目前,中国风投在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环保服务、资源再利用方面都有布局和投资,投资侧重于污水治理、大气治理、垃圾处理、土壤修复以及环保的检测装备等方面。除了投资机会较多,环保领域的投资回报也让中国风投尝到了甜头。
2001年,中国风投以200万元投资东江环保,2003年1月,东江环保在香港成功上市,2012年4月26日,东江环保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实现IPO,顺利完成A+H股的发行,东江环保的上市为坚守10年之久的中国风投带来了超过112倍的超高账面回报。
2008年中国风投投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提供商维尔利,2011年3月维尔利在创业板成功上市,获得近20倍的收益;2009年中国风投投资植被土壤修复企业铁汉生态,2011年3月29日铁汉生态成功在创业板上市,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计算,获得的收益达到17倍之多。
中国风投之所以如此关注环保行业,首先是因为节能环保是中国与世界水平差距最大的产业之一,中国的环保产业发展时间短,此前主要以政府参与为主,市场化参与程度有限。近年来,随着民众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参与进来。其次,环保是中国政府和市场容易取得共识的行业之一。政府鼓励行业发展,行业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投资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第三,环保产业的特点是发展增速快和持续性强,因此,安全性更高,这符合中国风投一贯的投资风格。
虽然这几年一些环境指标显示环保有所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存环境恶化的趋势,在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中,环保行业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王一军说:“现在北京开始重视PM2.5,我觉得这就是进步,我们要勇于接受新生事物,要及时更新我们的环保标准,与国际接轨。对于我们来说,环保产业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加大对环保行业的投资力度,不但能给投资人带来回报,还能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一举两得。这也是我们投资环保产业的原因。我们投资了做环境监测的广东怡文,也投资了从事尾气治理的无锡凯龙,目前国家正在加强大气治理力度,这些企业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王一军看来,将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引进中国,是解决中国环保产业相对落后的好办法之一。中国风投在2008年投资的江苏维尔利,其前身就是德国维尔利在中国设立的“中国维尔利”。尽管德国维尔利的技术先进,但由于水土不服,在中国市场的开拓效果并不理想,中国风投进入后,把德国先进技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我去德国考察过维尔利建设管理的垃圾处理厂,那是一家没有任何异味、环境优美的企业,德国还有很多优秀的环保技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王一军说。
目前,在环保领域国内的技术并不先进,大部分是国外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在技术创新方面,国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顺势而为
2000年4月,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在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成思危的倡议下,由民建中央委员会发起、民建会员企业参股成立,目的是作为民建中央推动国内风险投资的载体。
当时正值创业板第一次动议时期,但随着创业板计划的首次夭折,中国VC/PE行业也进入了长达6年的蛰伏期。
2006年是本土创投机构的转折年。伴随着新股发行重新开闸以及中小板的推出,本土创投机构看到了希望。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风投的投资状况逐渐转好,很多投资项目纷纷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在近几年的退出案例中不乏东江环保、维尔利、铁汉生态、鼎汉技术、鼎龙化学、洛阳隆华等中国风投所投资的明星项目,都获得了令投资人满意的回报。
同时,中国风投开始尝试从外部募集设立基金。2009年12月在深圳成立华澳基金,目前已完成一期资金额度为1.3亿元的投资,所投项目中,已有两个项目成功上市,另有两个项目正处于报会审查阶段。王一军说:“2006年之前我们一直是在尝试和探索,之后加大了投资力度,现在每年投资十几个项目。”
2009年,随着创业板在深交所的推出,中国VC/PE市场出现了一轮爆发期,中国风投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中国风投投资了20个项目,相比公司成立的前6年时间里仅仅投资的5个项目,无论是单笔投资金额还是投资项目个数都有大幅提高。在投资策略上,清洁技术和新材料行业已成为中国风投主要的投资方向。投资地域集中在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华中等地区。
2010年以后,中国风投陆续在宁波、绍兴、杭州、北京、青岛、沈阳设立了10只以清洁技术和新材料为主要投资方向的投资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达到40亿人民币,被投资企业超过70家。王一军说:“我们在宁波已经有两只基金了,今年准备成立第三只基金。”
此外,围绕募投管退四个环节,中国风投设立了金融部、投资部、投后部。王一军说:“中国风投一直很重视团队的打造,努力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在做好投资业务的同时,按照我们公司发展规划和投资节奏适度融资。”
在资金募集方面,中国风投主要有两类基金,一类是与政府合作的基金,可以享受政策优惠;另一类就是PE基金。在目前中国风投的10只基金中,有4只是和政府合作设立的专业化基金,主要投资节能环保和新材料领域。
2010年中国风投申请科技部引导基金参股设立清洁技术基金——北京嘉华,该基金也是科技部引导基金参股的第一只专注于清洁技术领域的专业基金。
2012年2月,中国风投在北京注册成立了一只规模为2.5亿元人民币的新材料领域专业基金——北京建华,出资参股的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以及北京市政府引导基金。主要投资于新材料领域内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处于初创期、早中期的科技型企业。目前北京建华已经完成7个项目的投资。
“我们会有选择性地和一些政府引导基金合作。一般来说政府出资20%到30%,我们出一部分钱,然后从社会上募集一部分钱,”王一军说,“有些引导基金的平台好,专业性强,比如科技部的环保基金,这些就是我们合作的最佳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