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hiaijiu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微课,就是其中一种,并且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对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科学具有很强的自然科学性,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在初中科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巧用微课,能够有效突破科学教学的重点,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微课;初中科学;教学;应用;策略
  微课具有时间较短、内容精简、主题突出等特点,能够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思考、探究所学知识。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初中科学教师要不断学习微课的制作和运用技巧,巧用微课资源开展初中科学教学活动,优化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引导其自主思考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优势
  微课作为一种结构化的数字资源,是借助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将所学内容以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具有时间短,信息量大;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资源容量小,灵活方便等特征。微课作为教学视频被初中科学教师应用到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有利于将科学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在课堂上,提升教学活动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有利于突破初中科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初中科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微课在初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科学教学观念,巧用微课明确教学目标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的教育逐步迈入信息化时代。为了提升初中科学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应用质量,初中科学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科学教学观念,学习新时代教育中的新观念和新思维,巧用微课明确科学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清楚地知道要学什么,该怎样学。
  “科学入门”这一章的内容是初中科学教学的基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是需要回答的。[1]初中科学的教学任务就是带来学生迈进科学的大门,探究科学的奥妙,感受科学研究的乐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巧借微课资源,将一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直观地展示在课堂上,比如,卫星导航系统是怎样帮助人们顺利到达目的地的,以形象的微课资源,导入新课,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听讲,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巧用微课引发课堂互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初中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中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都具有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的特点,能够辅助教师创设教学情景。[2]初中科学教师可以巧用微课资源中的情景激发课堂上的互动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学的质量。
  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摇篮,无论是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都离不开水。“水和水的溶液”是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之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微课资源,创设教学情景,比如,雨天中,水的循环视频,让学生互相讨论自己对雨天水循环的见解,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丰富科学教学内容,巧用微课夯实教学效果
  微课具有时间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能够为学校教育提供多元化的教学内容。[3]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的特征,将多种微课资源引入课堂上,丰富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夯实教学的效果。
  地球的诞生和生物的演化,是人类很早就开始探索的问题,也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微课资源,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丰富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地球在25亿年前至今发生变化的视频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演化的?地球的轮廓是怎样形成的?地球地貌以及各种动植物又是怎样出現的?通过微课资源,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知,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中,教师巧用微课资源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科学教学观念,巧用微课明确教学的思路,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给学生,启发其自主探究科学知识,以丰富的科学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活力,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初中科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季玉蓉.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有效性研究[J].读写算,2019(31):29.
  [2]徐云辉.微课资源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24):4+35.
  [3]何丽娜.浅谈“微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青年,2018(18):138-14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在瘢痕子宫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子宫肌瘤剔除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自愿要求人工流产妇女128例,使用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全程引导下实施手术.结果 128例人工流产手术一次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患者需二次刮宫,清出少许蜕膜组织.结论 对于具有困难性、不确定性较大的瘢痕子宫妊娠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术中使用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引导,具有镇痛效果强、出
目的 通过测定宫颈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的表达水平,探讨三者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1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其中腺癌29例(腺癌组),鳞癌81例(鳞癌组).TNM分期Ⅰ、Ⅱ期68例,Ⅲ期、Ⅳ期42例.56例子宫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CC-Ag、CEA、CA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力衰竭患者30例,左西孟旦以0.05 μg/(kg·min)起始,经观察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浓度渐增至0.20 μg/(kg·min)并维持24h.结果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用药前为(1.95±0.71)分,用药24h为(1.49±0.56)分,1周后为(1.15±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346,
摘要:针对目前电力企业培训、评价、考试系统众多,使用过程繁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5的智慧培评一点通系统。该系统能将已有系统培训、考试相关功能集成与智能化运用,使得操作更简单、功能更人性化,同时符合电力企业安全规范要求,为企业培评智能化提供技术路径。系统推广使用验证了所示方法的可行性,员工反馈良好,具有较强推广价值。  1引言  随着信息化普及,可移动终端成为电力企业员工工作生活必备设备之一,与此同
期刊
目的 测定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MP-1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浓度,并探讨其与骨密度数值和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武汉地区120名48 ~ 65岁绝经后女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MMP-13、TIMP-1以及雌二醇(E2)、骨保护蛋白(OPG)、骨保护蛋白配体(OPGL),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地佐辛组给予地佐辛6 mg +0.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吗啡组给予吗啡6 mg +0.75%盐酸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负荷剂量:地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导尿管结壳(CE)的效果.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导尿管结壳所致拔管困难患者8例,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8例手术均一次成功粉碎结壳,顺利拔管.结论 输尿管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导尿管结壳,损伤小,安全,治疗效果好,是一种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目的 观察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方法 20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所有患者在保肝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子拉米夫定(A组)100 mg/d,阿德福韦酯(B组)10 mg/d,恩替卡韦(C组)0.5 mg/d,口服,疗程为48周.同时设立保守治疗组(D组),仅用一般保肝药物如复方益肝灵等.观察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
目的 观察链蛋白p120(p120ct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癌组)及40例正常膀胱黏膜(正常组)中的p120ctn、VEGF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间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膀胱癌组和正常组p120ct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和87.5% (x2=12.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8例急性脑梗死(病例组)患者及5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检测血浆脑钠肽浓度,并对脑梗死患者随访24个月,以脑梗死复发或死亡为随访的终点事件,对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随访期间出现5例患者死亡(3例为脑血管病源性死亡,2例为心源性死亡),10例患者出现复发性非致死性脑梗死.事件组(15例)高血压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