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广场文化活动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y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场文化是指社会文化中的广场现象,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种颇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兼具自娱性和表演性的文化活动形式。广场文化就其规模和声势而言,可以说是巨大的。而其影响力、亲和力之大和兼容性之广,也是其他某些群众文化活动形式难以比拟的。充分发挥广场文化的各项功能,对于提高市民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广场文化的缤纷绚丽、多姿多彩,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既然广场是城市的“客厅”,管理者都想把这“客厅”装扮得美丽大方,对外可迎八方宾客,展示自己城市的精神风貌;对内则使居住者生活得心情舒畅,并轻松自在享用它,观赏它。广场文化又必然反映出各地城市的地方性,从而展示出城市的个性。
  1、
  广场文化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富有文化气息、表现出较高美学趣味的广场建筑、雕塑以及配套设施;在广场上进行的专业或民间的各种艺术性表演或展示;广场中群众性的各种娱乐、体育等休闲活动等等。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含有文化与审美意味的艺术性活动。广场文化不同于庙会或在大型体育场所、展馆举行的各种文化性活动的地方,就在于它专属于“广场”。
  纵观我国当今蓬勃发展的广场文化活动,其间不少艺术作品都是神韵美的高意境佳品。如广场文化活动中表演的《狮子舞》:无论是在哪座城市,也无论在哪个广场,《狮子舞》都在耍狮者似乎简单的重复动作中,流露出特有的劲健奔放的力量之美和美之力量。这类舞蹈只要在广场文化活动中一亮招,就以其粗犷豪放、雄浑有力的风姿神韵大放光彩,震撼人心。
  又如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广场民间舞蹈《秧歌》,更是以其特有的文化神韵从古人到今人传递历久弥新的超凡魅力。清代文人曹源邺曾描绘过当年京城正月“秧歌小队闹春阳”的盛况:“沉沉绿野凝香雾,驻马郊西人似惊。画鼓秧歌不绝声,金钗撇下迷归路。”为着看秧歌,妇女们连头上戴的金钗都挤掉了。倘若审美者不能从中领略到广场文化绵绵不绝的美的意味,获得无尽的艺术享受,是不可能对秧歌如此倾倒和陶醉的。表演者那淳朴的泥土芬芳、那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反映了百姓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2、
  广场不求大和洋,但文化活动要吸引人,这关键要有精心的策划和组织。广场文化活动比起镜框式的舞台表演和封闭式的展馆展示活动,它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充分代表了百姓们的纯朴气质与内在精神。广场文化以其独具特色的应变性、灵活性、随意性的优势,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如上海的外滩广场文化活动,以“百架钢琴大联奏”“千把小提琴大协奏”“交响音乐会”等气势恢宏的专场演出,使无数观众如痴如醉。又如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典活动中表演的《安塞腰鼓》,表演者那激扬豪放的情绪以及刚健挺拔的击打动作与舞蹈造型,把那种粗犷豪壮、激越奔放的精神渲染得淋漓尽致,魅力无穷。而这些广受称赞的广场文化活动的成功,可以说都得益于认真有效地策划和组织。
  广场还像是一个城市的眼睛,通过这个特殊的眼睛,我们可以找到这个城市的灵魂,可以发现这个城市彰显的个性,而使广场具有这种特质的正是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以其独具的娱乐和调节功能、教育和服务功能、交流和沟通功能,将高雅艺术与民俗文化、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艺术、审美寓于娱乐休闲之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群众,成为大家享受文化成果的场所和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小康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城市文化中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方式。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显示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它集民俗文化、商业文化以及体育文化于一体,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形式。
  城市是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也是各种观念、各种思潮信息汇聚活跃的场所,既能产生昂扬向上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以及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思维方式与道德观念,也容易滋生和蔓延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和封建迷信等各种丑恶现象。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不仅要保持政策的稳定,也要保持人心稳定和社会秩序稳定,要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为巩固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保证。
  广场文化活动中的各类艺术作品,都是为一定实用目的而创作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人民生活情况的真实反映。无论是歌舞、器乐演奏,还是曲艺、模特表演……不管其主题思想是什么,它们都尽可能地用真挚的艺术语言或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影响观众、感染观众。如大连中山音乐广场组织的6000人的交谊舞表演和800人的健身舞展示,就形成了气势恢宏的壮丽场景,使很多观众充分领略到了运动的快乐,并享受到舞蹈艺术的激情魅力,在大连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广场文化是当代城市大众文化表现最突出的一种形式,它虽还不成熟,但却深为城市大众所喜爱、所接受,它由地方政府推动,由民间文化参与,是政府与民间互动的结果。它的文化价值、美育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等应加以高度重视与开发,使其能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新资源,体现出城市的个性与文化品格。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文化馆
其他文献
A Forever Friend    "A friend walks in when the rest of the world walks out."   Sometimes in life, you find a special friend; someone who changes your life just by being part of it; someone who makes
期刊
06年11月我怀孕了!原本觉得年纪轻轻正是发展工作的时候,而且我的工作性质需要体力和脑力,需要和不同的人周旋需要和他们动嘴皮子,需要全部的精力。可是现在怀孕了,不能用电脑写文件、不能在外面约见当事人、不能绞尽脑汁思考和做事情,只好把手中的案件交给了同事处理回到家里养身体。  老公知道后赶紧给他的父母打电话汇报喜讯,喊他们寒假过来玩几个月,好好享享福!我们结婚他父母都没有来,现在听说有孙子了当然十分
期刊
人世沧桑,岁月如歌,三十年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个人的命运更是随之巨变,难忘的事很多:圆了上大学的梦,圆了坐办公室(脑力劳动)的梦,圆了入党的梦,圆了全家“农转非”的梦……在这些众多的“难忘”中,我感到自己追寻纸和笔的往事或许值得一书。  说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我始终都在淘这两样东西,尤其近三十年来更甚。  少年时代家境贫寒,捡拾纸烟盒充作草稿纸甚至作业本是家常便
期刊
1、 井台    半个世纪前,华北平原地下水十分丰富,可地表却多为旱地,水田很少。以我村为例,不过十之二三。毛泽东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八字宪法”(注1)之首,没有井水灌溉,旱地只能望天收,平常年景每亩三五斗,大旱之年颗粒无收。水田一年收一石多,所以显得十分金贵,被农民视为命根子。解放前水田多为地主富农所有,至少上中农才有份,穷人只能在旱地里疲于奔命。土改后,按人口分配水田,每家多者三五亩,少者三
期刊
由中国摄影家杂志社和北京视界时代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我和你的视界·2008奥运摄影图片展”于日前在北京视界时代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的摄影作品分赛场内和赛场外两大部分(包括奥运会和残奥会),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响应,短短一个多月就收到近万幅优秀作品,内容不但涵盖了场内运动健儿奋力拼搏的精彩场面,更展现了普通中国人在奥运期间带给我们的感人瞬间!  此次展览共评出一级收藏作品2幅、二级收藏作品4幅、三级收藏
期刊
北京传统文化演出季深秋鸣锣  11月7日,“北京传统文化演出季”拉开序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联合主办。“演出季”历时14天,共计约60场风格各异的传统演出,包括老舍茶馆、湖广会馆、天桥剧场、梨园剧场、鑫融剧场、德云社、万胜剧场、张一元茶楼、云龙茶楼、宣南书馆在内的10余个演出场所参与演出活动。11月7日、8日两天的开幕演出是由辽宁省演艺集团公司精心打造的一台民族音乐艺
期刊
汕头为广东重要商埠,南通南洋,北达淞沪,商务发达,帆轮云集,由沪赴香港赴广州者必经之区,实南北交通之孔道也。    市中人口十七万许,商户八千余家,多半营出入口事业。出口之大宗首推抽纱,年达五百余万圆;次为瓷器,年达二三百万圆不等。抽纱纯系女子的手工,即棉纱或麻纱抽成种种之花纹,用以敷桌或作物垫之用,欧美女士极爱用之,故有许多西商专作此种营业,运售于彼邦,汕头左近之妇女几乎人手一方,成为家庭中之重
期刊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一个非常积极,非常活跃的因素。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传播的信息符合了受众的需求,才能被广大的受众接受,也才能够实现传者的意图。受众需求已经成为媒体的“核心指针”。而在中国,“55%的电视观众是女性,其中46%的女性平均每天收看电视节目超过3.5小时,属于重度电视媒体消费者”。女性尤其是职业女性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电视消费群体,所以,研究电视女性受众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电视
期刊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进程的加快,文化作为一种城市软实力,日益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认知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软实力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特色优势、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竞争  力,已成为湖南省株洲市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一、充分认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软实力是相对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硬实力”而言的,包括意识形态、人文精神、道德水准、制度环境、法律环
期刊
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第一位的。在做好殷墟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积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殷墟文化遗产、构建文化产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和进行广泛实践的课题。    一、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殷墟文化遗产,构建健康、持续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产业,要解决的问题有:  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充分认识并处理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第二、要处理好文化创新、文化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