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永学,, 来源:昌潍师专学报 年份:1997
屈原《天问》,历来诸家解释纷纭。本文从《天问》的内容及流露的情调着眼,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天问》作进一步探析。笔者认为,从《天问》内容看,诗应作于楚顷襄王二年楚怀...
[期刊论文] 作者:路百占,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1989
司马迁读《天问》,而悲其志,见于《屈原列传》,是屈原作《天问》也。及王逸为《章句》,亦云:“《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作《天问》,固无可疑。王云:“何不言问天?天...
[期刊论文] 作者:柯伦,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自汉迄今,人们对屈原《天问》的研究,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论著之多,不可尽述。其中杨万里的《天问天对解》、毛奇龄的《天问补注》、丁晏的《天问笺》和游国恩主编...
[期刊论文] 作者:周禾,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5
【正】 《天问》是说不尽的。这不仅在于它的句读艰深,神话传说的本事难寻,错简严重,而且在于有两个不同的《天问》,即屈原心目中的《天问》和后来的人们所理解的《天问》。...
[期刊论文] 作者:鲁庆中,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7
天问》主旨探析鲁庆中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个作家心灵的象征,作家的心灵就表露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屈子的心理矛盾———天命观念和理性的冲突———反映到《天问》中就成了《天问》的主要文本意旨①。...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天问》的主题。我们也按照一般的对《天问》内容......
[学位论文] 作者:冉卫华,, 来源:贵州大学 年份:2008
游国恩先生是二十世纪的楚辞研究大家,其《天问纂义》可谓《天问》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天问纂义》基本上以《天问》原文两句为一节,汇编东汉至清末民初九十二家言,专著共计...
[期刊论文] 作者:常威,,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16
民国《天问》研究堪谓《天问》研究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千百年《天问》研究传衍的纽带与津梁,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这一时期的《天问》研究不仅逐步从楚辞的大家庭中剥...
[期刊论文] 作者:杜宏记,,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在对《天问》这首奇特的诗作主旨的探讨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天问”式的无穷追寻,试图破解其主旨。笔者认为《天问》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通过问天问地问人间以...
[期刊论文] 作者:聂恩彦,, 来源:山西师院 年份:1978
【正】 屈原的《天问》是一篇奇特的长诗,不仅许多诗句很难确解,而且它的题意,诸多的研究者也有不同的解释。大体有这样几种意见: 一、认为《天问》,是屈原问天。如:最早对《...
[期刊论文] 作者:李诚,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天问》向称难读,但却又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天问》本文的归类、分析,认为《天问》仍如屈原的其他作品,乃一首政治抒情诗。...
[学位论文] 作者:常威,, 来源:南通大学 年份:2014
于《天问》研究史而言,民国堪谓其传衍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学界对致远入深的民国《天问》研究却没有予以足够关注,颇令人有遗珠之憾。要之,大其门径的民国《天问》研...
[期刊论文] 作者:龚维英,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2
《楚辞·天问》有句云:“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一、二句叶韵(宵部),三、四句叶韵(阳部),而二、四句不韵。...游国恩《屈原作品介绍·天问》云:“(《天问》)亦有两句为一韵者,其例绝少。”(载《楚辞论文集》)盖即指此。然此绝少之处,实有乖于《天问》叶韵的通例,疑有错简。...
[期刊论文] 作者:朱亦秋, 来源:书屋 年份:2014
天问》很难懂。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就说过:《天问》其文义不次,又多奇怪之事。...历代文人对《天问》多有研究,如唐代柳宗元、宋代朱熹、明代王世贞、清代屈复,近代王国维、闻一多、郭沫若,以及当代游国恩、郭世谦等学者都有专著。...大多数学者认为《天问》是屈原的作品,而其文义不次的原因在于错简,又多奇怪之事则因年代古远,传说离奇,典籍亡失,难以稽考。我读《天问》,谈不上研究。只在细读之后,颇有些异样的感受。...
[期刊论文] 作者:姚益心,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古今楚辞研究学者对《天问》题旨的阐释,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一、题图抒愤说:二、讽?楚王说;三、为究自然界一切事理说。应该说,这些见解都有一定道理。它们给人们探求《天问》题旨以深刻的启示。...但是它们又都只是从一个侧面或表面接触到《天问》的题旨,所以未免失诸偏颇。比如“抒愤说”,就是只接触到《天问》的现象而...
[期刊论文] 作者:王倩予,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9
天问》中的“天”应当训释为“大”,《天问》即“大问”,是屈原身处绝境的忧愤之作,其中带有一种强烈的怀疑和与世决绝的情绪...
[期刊论文] 作者:杨天问, 来源:装饰 年份:2005
1.叶落无惊鸟空啼2.野阔微茫时有声3.木叶半脱殊萧疏4.无声寒意入秋塘5.暮秋荷叶已微黄6.花开野径清7.如何禁得向天涯57cm×43cm57cm×43cm57cm×43cm58cm×46cm60cm×40cm57...
[期刊论文] 作者:翟振业,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5
什么叫“天问”?自东汉王逸首倡“天问”就是“问天”之说后,古今楚辞研究者对“天问”二字的解释始终囿于一个“天”字而不能自脱。其实,“天问”的如此释义与《天问》的实际内容差距很大。...《天问》问天的部分在全诗里所占的比例极小,而问人的部分则很大。林云铭说;“兹细味其立言之意,以三代之兴亡作骨。”(《楚辞灯》)他不以“天”为全诗之“骨”是有眼力的。...《天问》里对“天”的质难信手可摘,什么“天命反侧”、“帝何刑焉”、“帝何竺...
[期刊论文] 作者:邓璇, 谈宏慧,, 来源:外语与翻译 年份:2019
天问》作为中国艺术史上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吸引了学界的关注。本文收集到《天问》五个英译本并对其国内英译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天问》英译研究分别从不同译者、...
[期刊论文] 作者:聂恩彦,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正】 屈原为什么要创作《天问》?王逸在《天问》叙中这样解释道: “……屈原放逐,忧心愁悴(一作瘁),彷徨山泽(一作川泽),经历陆陵,嗟号吴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
[期刊论文] 作者:聂恩彦, 来源:山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天问》宣传的是朴素唯物主义天道观,批判的唯心主义天命论,因此,《天问》的天道观,是属于唯物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