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5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韩国研究论丛 年份:2010
朝鲜核问题由来已久,旨在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更是一波三折。最近,朝鲜在多种场合,多次声明将永远退出六方会谈。朝鲜的强硬态度是否意味着六方会谈寿终正寝?是否意味着中...
[学位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韩国研究论丛 年份:2014
长期以来,朝核问题悬而未决,朝鲜半岛局势一波三折,使东北亚地区合作事业受阻,更显现出安全公共产品在东北亚地区的缺失。旨在解决朝核问题的会谈机制,虽在创设目标、参与方...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全方位给中国施压:经济上加入并主导TPP、加强其东亚同盟体系、叫嚣"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周边外交遭受严峻...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东北亚论坛 年份:2005
自 2002年 10月以来,朝核问题一直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三方会谈”以及 3次“六方会谈”的成功召开把朝核问题纳入到一个多边框架下解决,对于这个重大成果,中国所...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东疆学刊 年份:2011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得多边主义在全球取得飞速发展。冷战后至今,多边主义在东北亚地区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东北亚地区现有的国际关系体系仍是双边主义性质的,以至于关于东...
[学位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 年份:2003
朝鲜是具有悠久统一历史的国家。“甲午战争”以后,朝鲜逐渐成为日本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终于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但由于美苏的干预、冷战格局的形成及......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韩国研究论丛 年份:2005
2004年2月16-19日,"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4年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话语体系的构建非一朝一夕完成,它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物质力的投入,又需要从思维方式、表达方法着手培养。"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更应如此。学生的需求、学校的重视和教师......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当代亚太 年份:2004
全球化浪潮下,地区主义伴随区域一体化得到迅速发展。在西欧一体化过程中,西欧国家通过重视合法协定、强调功能整合以及超国家机构的建设形成了结构性地区主义;而在东亚一体...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当代韩国 年份:2010
伴随东亚一体化的进展,东亚各国对于东亚一体化主导权的争夺非常激烈。近年来,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之下,东亚共同体构想开始提上日程。对于东亚共同体的建设,东亚各国都各有...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国际关系研究 年份:2014
2014年7月,习主席访韩引起外界对中国朝鲜半岛政策调整的猜测。在新的地缘政治经济局势下,中国朝鲜半岛政策表现出中朝关系"冷淡"和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的变化。美国重...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韩国研究论丛 年份:2007
【正】 2006年10月,朝鲜对外宣布核试爆成功,东北亚地区再次陷入紧张气氛。尽管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出现了多边合作趋势,但冷战思维仍在左右这个地区的政治安全关系。目前,...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1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不断革新,使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要求不断提高。网络的开放、动态、互动特征使得具有抽象、静态、单向特征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教育方...
[学位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06
冷战结束后,地区安全成为国际社会及学术界的关注热点,地区比较研究也成为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学的研究重点。西方学者对欧亚安全的比较研究有如下三种基本观点:亚洲未来的地区安全......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年份:2020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目标,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政策效果对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8-2019年的贸易数据,采用双...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2003
冷战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更为明显,然而世界各地地区战争不断.邓小平世界战争观使我们认识到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原因,也促使我们认识到地区战争...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韩国研究论丛 年份:2005
【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察觉到美国的安全因德国对欧洲的侵略和日本对东北亚地区的侵略而受到威胁,但是直到珍珠港受到日本袭击才促使美...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0
在解决朝核问题的会谈中,美朝决策一直存在尖锐碰撞。之所以出现决策碰撞,主要在于美朝两国对对方的错误认知。美国对朝鲜政权生命力以及"以压促变"政策效果的错误认知,使得...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年份:2013
自金正日去世以来,朝鲜半岛局势经历了起伏转折。金正恩继承政权后,面临政权稳定过渡和发展经济的目标。无论从朝鲜内部发展需求看,还是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亟须推...
[期刊论文] 作者:仇发华, 来源:韩国研究论丛 年份:2004
【正】 "东亚社会发展与宗教"中韩学术交流会于2003年11月29日在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召开。来自韩国及中国各地的学者、专家2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由韩国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