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65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余科达,, 来源:上海医药 年份:2011
邵志敏男,1962年生。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复旦特聘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
[学位论文] 作者:余科达,,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09
第一部分: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M1基因在乳腺癌发生中的复杂地位雌激素是引起乳腺癌的重要风险因素,雌激素醌类代谢产物是引起基因突变、导致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元凶。在正常乳......
[期刊论文] 作者:余科达, 来源:抗癌 年份:2008
防治乳腺癌,不仅依赖于医学进步,也有桢于患者的浩疗意识.作为患者本身,虽然不可能击全面了解和掌握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和万案,但确实可以把握一些基本的注意点,使自已在治疗中...
[期刊论文] 作者:余科达, 来源:抗癌 年份:2007
恶性肿瘤细胞具有向周围组织侵袭和向远处组织转移的能力,即浸润和转移.这是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最重要的区别....
[期刊论文] 作者:余科达, 来源:上海医药 年份:2011
邵志敏  男,1962年生。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复旦特聘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年获国家......
[期刊论文] 作者:余科达, 来源: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份:2006
双侧乳腺癌(B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和预后都尚不明确.通过探索和研究乳腺癌相关基因如BRCA1、ATM、p53等,可以明确BBC的发病基础.BBC病灶的分子标记物及标记物间的相关性能较好显示BBC的生物学特性.可见基因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是......
[会议论文] 作者:余科达, 来源: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年份:2019
目的 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AI)是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基石性药物。虽然他莫昔芬与白内障发生的相关性有一定证据,但尚缺乏大样本研究分析AI 用药与白内障风险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余科达,邵志敏,, 来源: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份:2006
双侧乳腺癌(BBC)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发病机制、生物学特性和预后都尚不明确。通过探索和研究乳腺癌相关基因如BRCA1、ATM、p53等,可以明确BBC的发病基础。BBC病灶...
[期刊论文] 作者:余科达,邵志敏,, 来源:肿瘤学杂志 年份:2006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联合三苯氧胺可降低复发率和对侧癌发生率。无论序贯还是合并使用放疗和三苯氧胺,预后均无差异。文章就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联合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
[期刊论文] 作者:余科达, 韦光楠,, 来源:循证医学 年份:2019
1文献来源Cardoso F,van.t Veer LJ,Bogaerts J,et al. 70-gene signature as an aid to treatment decisions inearly-stage breast cancer[J]. N Engl J Med,2016,375(8):7...
[期刊论文] 作者:余科达,邵志敏, 来源:世界肿瘤杂志 年份:2006
保乳手术为乳腺癌病人提供了保留乳房的机会,但仍有病人达不到保乳条件而行全乳切除者。术后一期再造可以满足病人的美容要求。随着乳房切除术后一期再造的开展,对再造乳房的外......
[期刊论文] 作者:邵志敏,余科达,, 来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年份:2007
乳腺癌已成为欧美国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其发病率也居高不下。中国乳腺癌发病率每年约增长3%;在京、津、沪等大中城市,乳腺癌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之......
[期刊论文] 作者:余科达,邵志敏,,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2006
随着保乳手术的推广应用,保乳术后的复发问题成为探讨的热点,但往往局限在复发的影响因素研究上,少有针对复发后再治疗和预后的研究。本文就对近年来乳腺癌局部复发后的诊断...
[会议论文] 作者:邬思雨,余科达, 来源:第19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 年份:2016
随着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比例的增加,术后局部复发较为常见.在术后进行充分放疗、必要的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仍有部分患者在保乳术后的十年内出现同侧乳房内复发(ipsil...
[期刊论文] 作者:余科达(综述),邵志敏(审校), 来源:肿瘤学杂志 年份:2006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联合三苯氧胺可降低复发率和对侧癌发生率。无论序贯还是合并使用放疗和三苯氧胺,预后均无差异。文章就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联合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张杰,余科达,叶定伟,,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2007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前列腺原位癌进展到浸润性癌的机制知之甚少.在前列腺癌中,间质细胞能分泌一定的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浸润,但是正常的上皮分泌细胞/原位癌细胞和间质...
[期刊论文] 作者:陈翱翔,余科达,邵志敏,, 来源: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2010
乳腺癌是复杂性多基因疾病。低外显率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在乳腺癌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GST基因家族成员之一的GSTM基因的多态性与某些癌症的发生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余科达(综述),邵志敏(审校),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2006
随着保乳手术的推广应用,保乳术后的复发问题成为探讨的热点,但往往局限在复发的影响因素研究上,少有针对复发后再治疗和预后的研究。本文就对近年来乳腺癌局部复发后的诊断和治......
[期刊论文] 作者:张旭冉,余科达,高润芳, 来源: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份:2018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IP)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一种良性乳头状瘤,多见于4050岁女性,主要症状表现为间歇性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1],此...
[期刊论文] 作者:李爽, 郎冠天, 余科达, 张强,,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2018
背景与目的: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是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发展到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