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3.42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刘云华;单新建;,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汶川地震发生后,受阴雨天气的影响,光学影像在救灾决策中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SAR图像由于其全天候的特点成为这次抗震救灾前期遥感信息保障十分重要的数据源。本文以ENVIS......
[会议论文] 作者:刘云华,单新建,T.J.Wright, 来源: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浒,刘云华,单新建,,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年份:2010
本文从采空塌陷区地表形变监测手段入手,分析传统形变监测手段(如水准、GPS、常规D-InSAR等)的不足,详细介绍了PS-InSAR技术原理、优缺点及应用现状。最后通过总结北京地区采空...
[会议论文] 作者:刘云华,单新建,屈春燕,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1
  地震是一种以力学运动为主体的自然现象。因此,测量并掌握地壳的力学状态与力学运动,是地震学与地震预报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获取大范围的地表连续覆盖的同震位移......
[期刊论文] 作者:刘云华,单新建,屈春燕,张桂芳,,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年份:2010
发震活动断层的地表破裂迹线决定了严重震灾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大地震发生后如果能够短时间内获得地表破裂带分布情况,确定地表破裂迹线,也就能够大致确定极震区的分布,为救援...
[期刊论文] 作者:刘云华, 单新建, 张迎峰, 赵德政, 屈春燕,,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8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8日6时34分在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发生6. 9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本次地震发生在由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端构造急剧转向的东构造...
[期刊论文] 作者:刘云华,单新建,屈春燕,宋小刚,张桂芳,,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3
震后地表实际破裂带的分布及其近场的形变特征,是理解块体运动学特性、断层破裂特征、地震发生机制等科学问题的十分重要的约束条件。基于InSAR获取的汶川地震同震形变场,由...
[期刊论文] 作者:刘云华,单新建,张迎峰,赵德政,屈春燕,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8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8日6时34分在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本次地震发生在由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端构造急剧转向的东构造结...
[期刊论文] 作者:刘云华,单新建,李卫东,马照松,张国宏,, 来源:地震 年份:2010
根据地震复发周期模型,利用现有的地质构造等资料把南北地震带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活动构造区,对能量积累阶段及地震危险性的预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构建基于WebGIS的网...
[期刊论文] 作者:王绍俊,刘云华,单新建,屈春燕,张国宏,解朝娣,赵德政,范晓冉,华俊,梁诗明,张克亮,代成龙,,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21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县城西侧发生M_S6.4地震。文中以欧洲航空局升、降轨Sentinel-1 SAR为数据源,基于D-In SAR技术获取了此次地震的In SAR同震形变场:升轨LOS(Line of Sight)向最大形变量约为0.07m,降轨最大LOS向形变量约为0.08m。以升、降轨同震形变场数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