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05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1986
最近,文学界又出现了王安忆热。人们对她的新作《小鲍庄》赞中不绝,认为是一部力作。因此,笔者无意再作一篇推荐文字去凑热闹,只是就《小鲍庄》的创作意向谈些直觉印象,...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古典小说偏重于故事的叙述,小说史家也常以“情节小说”概而括之。因而,有人断言:“自唐宋传奇产生至五四前的一千多年中,‘故事小说’始终居于主流地位,‘性格小说’没...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8
文学新潮对小说传统叙事模式的冲击,促成了叙事思维的多元转型。但近年来,不少作家又出现了注重情节建构和叙述功能的思维意向,呈现了一种传统叙事思维的回归态势。鉴于...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1985
中国的传统戏曲颇讲究人物出场的亮相动作。艺术家们常常设计一系列特定的舞蹈身段、念白台词,来为角色的形象塑造服务。他们之所以注重人物出场的艺术处理,是因为:它是...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书城 年份:2004
劳伦斯是世界文坛上颇有争议的英国作家,毁誉不一,功过莫是。1913年,首部长篇《虹》问世,文坛起一片喝彩,一颗新星就此在英伦三岛升起。数年后,《儿子与情人》、《热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正确设计典型的人物关系,这是一个重要而常常被忽视的课题。目前,文艺创作新出现的雷同化、概念化的倾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物关系设计的简单化和庸俗化。本文...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6
【正】 堂吉诃德,被西方文坛称为世界文学中三大典型之一。但是,他是怎样的典型呢?西方文坛竟争论了三百年之久。持论者,不外乎两种界说。一曰:堂吉诃德是个“可笑的疯子”,...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8
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差异觉”——对不同感应物的辨别和感觉,是鉴赏美的重要心理因素。一部作品不断重复相同的印象,就会使人的鉴赏心理产生厌倦感;相反,作品通过不同审美对...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7
一画面,是情节架构的基本单元。情节长度的含义也就是若干画面以一定方式的缀联和组合。因此,画面包容着诸多的情节因素,如人、景物、情境、细节等。这些因素对艺术画面提出...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87
【正】 性格化是传统的形象构成模式。它是以鲜明的个性刻画及其思想涵义的典型概括,来显示形象对生活、历史的观照功能。形象构成的思维意向是把性格的孕育和显露作为思维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求索 年份:1982
【正】 明代胡应鳞评议《水浒传》时说:“世但知其形容曲尽而已,至其排比一百八人,分重量轻,纤毫不爽,而中间抑扬映带,回护咏叹之工,真有超出言语之外者。”(《少宝山房笔丛...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8
英国插图家为堂吉诃德配制肖像画时,没忘记给桑丘勾画了一幅速写:矮墩身材,阔嘴厚唇,微红的酒糟鼻,一顶半新草帽盖在光溜溜的脑壳上,长袖短襟的粗衫紧裹着滚圆的大肚子。他...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书城 年份:2003
性学创始人,德国社会学家赫希菲尔德曾作过一次令欧洲社会震惊的性调查,但调查报告的文本却遭到了联邦法院的封条。半个世纪后,美国性学家金西冒天下之大不韪,发表了他化十...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6
任何有形的物质均有着它的结构形态,方的,圆的,多边形的;或者直线的、曲线的;或者是线与面组合的三维立体,这些不同的几何定向组成了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给人以质感和美...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求索 年份:1983
【正】 生活是变化的,美也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前进,当代小说创作在认识观、审美观上也都有了较大变异,在不少领域突破了传统的小说美学。诸如,人物形象的定型化、定位化转...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书城 年份:2003
论中外文化交流,人们总是提及汉末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本土文化中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历史再往后推移,清末民初,或是五四前后,则是西方科学技术及民主思想在中国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求索 年份:1989
【正】 小说思维的叙事逻辑是一种体现小说形象整体构成的感性结构。小说形象思维活动呈现了一个具有明显趋向性的思维过程:诸多琐细而松散的形象因素(如生活事件、场景、氛...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1988
【正】 上海某文化团体作过一次民意测验,它披露了一个社会文化信息:影视文化的审美出现了外国影视片热。据说,外国影视片不仅在城市拥有层次宽泛的观众群,而且已广及中小城...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书城 年份:2004
苦难与阳光是永恒的存在,这是生活"反"与"正"的辩证法,否定正与反的存在,审美是盲目的,文学也是矫作和虚假的。阿尔贝·加缪的名字并不陌生,他的成名作《鼠疫》留下了深...
[期刊论文] 作者:吴士余,, 来源:书城 年份:2003
个体化社会是什么?如何直面?西方学界如何给个体化定位?读一读英国社会学家鲍曼的新著《个体化社会》也许会有启发的。《个体化社会》是鲍曼在世纪初所作学术演讲的汇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