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86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5
晚明前清时期在华耶稣会士作品中有关《山海经》的零星内容反映出这些欧洲传教士与时代变局相关的心态变化。从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的地理类作品随着其世界观念的更新而从传...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2014
竖版世界地图有重要的技术创新价值和实用价值,但横版世界地图的价值并未萎缩和消失,完整地看世界,就要同时接纳各类不同体系、不同视觉中心的地图。否则,世界地图将不是...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景教研究是古代中西交通史或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的一个重点,但令人遗憾的是,当西方基督教史研究已经在波斯教会和聂斯脱利派研究方面取得许多新认识的时候,国内的景教研究学...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07
地图既是地理信息载体,又是特定文化或政治观念的象征性表达,从中可以了解特定地区的人在特定时代里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16—18世纪欧洲人绘制的许多地图,生动体现了基督教...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2
谈到 17、18世纪在华传教士对萌芽期欧洲汉学的贡献 ,通常从这几个指标衡量 :传教士本人的中文造诣和有关中国之研究成果的价值 ,传教士在欧洲传播普及中国知识的程度 ,传教...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5
近年来的西方中国学研究纷纷致力于以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中国中心论等视角来瓦解从前居统治地位的西方中心视角,目前又流行互动比较的视角,而且偏爱比较晚明前清与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7
作为18世纪欧洲人中国知识重要来源的《中华帝国全志》一书,在介绍中国西南几个少数民族之际,事实上是将其所在地区定位为清朝的殖民地,并突出其与中央政府的紧张关系,强调汉...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清史论丛 年份:2015
本文通过梳理明末广东和福建官府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间的几次颇具戏剧性的接触,一方面看到明末沿海地方官事实上已经比较深入地同欧洲人接触,另一方面又看到,中国人如何在......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世界历史 年份:2004
明末清初的中国礼仪之争是一场文化争论 ,同时也与许多权力冲突交织纠葛。礼仪之争所体现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向为论者喜道。关于后者 ,虽然很少有人会单纯视礼仪之争为文化争...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2014
竖版世界地图有重要的技术创新价值和实用价值,但横版世界地图的价值并未萎缩和消失,完整地看世界,就要同时接纳各类不同体系、不同视觉中心的地图。...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化交流中常常存在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去解读另一种文化的误读现象,并构成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交往中实际还存在一种有意识的误读,而这种误读恰恰是新文化产生...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2
本文以发生在万历末期南京和崇祯时期福建的两次有官方背景的天主教事件为研究对象,将两次事件中留下的官方文告与同一时期士人反对天主教的文章进行横比,再以之与前後朝代官方......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4
晚明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之後对佛教始终态度苛刻,而佛教人士对天主教的反应既显迟缓又呈现从温和到强硬的转变。本文通过追溯杭州云楼寺君体(虞淳熙、袾宏及其门人)与利玛窦及杭州......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本文以利玛窦、艾儒略和叶向高为例,分析晚明儒学与欧洲天主教的交往特征,认为双方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本位意识,并试图以自己的观念为基础构建文化统一性。这种心态制约儒学与...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5
近年来的西方中国学研究纷纷致力于以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中国中心论等视角来瓦解从前居统治地位的西方中心视角,目前又流行互动比较的视角,而且偏爱比较晚明前清与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2015
在车辆挡风玻璃前悬挂"出入平安"符或表达类似含义的佛教符文、毛泽东头像,这些在各地都随处可见,不过笔者竟然在泉州看到了发挥同样作用的阿拉伯文牌符。首次的惊艳之见出现在......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2
1633—1642年间因中国祭祀礼仪而在来华传教士和罗马教会中引起的礼仪之争始终伴随着各个团体的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冲突并不因有无礼仪之争而存亡,但它们却深刻影响礼仪之争的形......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9
本文讨论在清初杨光先“历狱”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李祖白及其作品《天学传概》的思想特点以及成因,并以《天学传概》所持之“中国人西来说”为切入点,讨论天主教在晚明前清中......
[期刊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2000
一后现代主义自 90年代初开始成为中国学者比较关注的话题 ,1993年在北京召开“后现代主义文化与中国文学国际研讨会” ,1994年在西安召开“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研讨会” ,1...
[学位论文] 作者:吴莉苇, 来源:南开大学 年份:2000
广义的五四时期(1915-1927)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又一个高潮,从表面上看,中国以一种完全开放的态势吸纳各种西方思想,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也就在此期风靡中国,一度与杜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