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3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2
本文用秋水仙碱这个有干扰微管合成及其功能的已知抗有丝分裂的药物,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诺氏疟原虫红内期发育的影响。以Mill Hill培养基配制1%M 浓度的秋水仙碱溶液,经0.22...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1
在恶性疟原虫的培养工作中,培养物偶有酵母菌污染使用两性霉素B虽可抑制某些丝状真菌,但其抑制酵母菌的浓度即有抗疟作用。Warhurst和Thomas发现抗真菌化合物5-氟胞嘧啶(5-f...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6
人类疟原虫红外期的生活周期较长,其体外培养的主要障碍是如何延长单层肝细胞的保存时间。本文报导经丙种射线照射过的人肝细胞在体外生长至少能维持5周,对疟原虫子孢子的侵...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8
近十年来,由于恶性疟原虫在体外红细胞中培养成功,已能研究疟原虫在不同宿主红细胞中的生长发育。过去认为含HbC的纯合子红细胞不适合疟原虫在体外生长发育。本文对宿主红细...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4
本文对6株恶性疟原虫的特征,包括对培养的适应性,在体外产生配子体的能力以及在培养的前后它们对氯喹的敏感性等进行了研究。虫株的分离采取改良的蜡烛缸技术,转种培养后96...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7
人类和猿猴类疟疾的复发目前认为源于初次红外期裂体增殖后留存在肝细胞中的休眠子。过去由于缺乏合适的红外期培养系统,复发型疟疾红外期的研究受到了限制。最近作者等(198...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8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的连续培养近来Trager和Jensen完成了恶性疟原虫的连续培养,标志着向前迈进的一大进步。他们的培养方法的成功已为美国和欧洲其他实验室所证实。因此这些培...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2
新鲜的人血清是使恶性疟原虫连续培养受到限制的一个主要因素。为寻找方便而价廉的人血清代用品,最近本文作者报道以商品的小牛血清补充人红细胞提取物在体外连续培养恶性疟...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0
最近,由于恶性疟原虫连续培养的成功,进一步提供了研究配子体发育的条件。观察所用恶性疟原虫 FCG 株感染血液,系1976年从未经治疗的一个16岁的来自加纳的患者静脉取得,感染...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7
Trager等在1976年建立的恶性疟原虫体外连续培养的技术虽已广泛应用于疟疾研究,但尚未用猴类红细胞进行培养。为解决此问题并改进恶性疟原虫-松鼠猴的实验模型,作者试用松鼠...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5
鉴于现有的同步方法,包括山梨醇溶解法或以山梨醇溶解结合血浆凝胶分离法等,虽有较高的同步性,但其原虫产量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使用秋水仙硷进行处理,使连续培养的...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8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影响接种物免疫能力的各种条件。实验用伯氏疟原虫K173株接种于幼龄的瑞士小鼠或C_3H/stz小鼠,每只小鼠自腹腔注射0.2毫升含10~5~5×10~7个感染疟原虫的...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4
制备有效的疟疾疫苗需用纯的疟原虫裂殖体或裂殖子,过去报道用一些梯度分离法取得了成功。本文用碘葡酰胺作等密度离心方法分离连续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裂殖体也取得了成功。所...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0
本文介绍一种不加去垢剂,仅用轻微机械动力使文氏鼠疟原虫自宿主细胞中释出和分离出来的快速方法。实验用30~35克体重的雌鼠,每鼠腹腔接种1亿个含疟原虫的红细胞,3天后原虫寄...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2
作者在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中,试用了较经济、来源较容易的脐带血清,并对烛缸培养法作了些简化,观察对疟原虫的繁殖率及繁殖能力,结果较为满意。试验均按Jensen及Trager氏(19...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9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倡议要发展一种安全而有效的疫苗,此研究计划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怎样制备作为疫苗原料的红内期疟原虫。现在第一个障碍已因恶性疟原虫连续培养的成功而消除...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2
自Trager及Jensen的薄层培养成功后,曾强调静止状态的重要,但薄层培养不易使疟原虫按比率增加,以致限制了此项技术应用于生产大量培养物,以供免疫学或生物化学研究。疟原虫...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7
本文报告关于一种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技术的建立和人的免疫球蛋白(IgG)对恶性疟原虫体外发育的影响。恶性疟原虫系保种于夜猴的东非乌干达Palo Alto株和西非株。人的IgG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78
鉴于在保护免疫的机理中细胞参与的免疫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其机理,本文对来源于胸腺的T(淋巴)细胞在伯氏疟原虫子孢子诱发免疫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动...
[期刊论文] 作者:周铭贤,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1
Carter 和Braeh(1977)曾报告恶性疟原虫Z(Zairian)株在体外长期培养不加新鲜红细胞能产生配子体的方法。占红细胞0.6%的成熟雌雄配子体,在红细胞浓度低于1%(v/v)的培养基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