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9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宇田津彻朗,, 来源:东方考古 年份:2016
一、前言在稻科草本和樟科木本等植物中,土壤中的硅酸(SiO_2)可以依附在其细胞内壁上,随着积蓄的硅酸量逐渐增加,会形成植物细胞形状的被称为植物硅酸体(silica body)的物质...
[期刊论文] 作者:汤陵华,佐藤洋一郎,宇田津彻朗,孙加祥,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1999
采用根据炭化米叶绿体DNA差异鉴别其亚种类型和根据水稻植物蛋白石形状差异判断稻种类型的方法,分析中国草鞋山遗址各文化时期的稻种类型,结果均认定该地区古代各时期种植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云飞,刘斌,松井章,宇田津彻朗,藤原宏志,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02
植物硅酸体分析是研究作物起源进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了解新石器时代栽培作物的种类以及栽培稻系统的历史变迁,我们从浙江省南庄桥遗址5~12层中采集了16份土样和8份陶片及红...
[期刊论文] 作者:郑云飞,蒋乐平,松井章,宇田津彻朗,藤原宏志,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2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工作者对植物硅酸体做了许多研究工作,推动了农业起源研究工作的发展(Pearsall,1978;Collins,1980;藤原,1982;1996)。禾本科植物在其生育过程中,要吸收大量...
[期刊论文] 作者:郑云飞,芮国耀,松井章,宇田津彻朗,藤原宏志,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年份:2001
对距今约 70 0 0年的浙江省罗家角遗址 4个文化层出土的 15块陶片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 ,结果从来自第 2、3、4等 3个文化层的 5块陶片中检出了稻运动细胞硅酸体 .形状解析结...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才林,宇田津彻朗,藤原宏志,汤陵华,邹江石,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1997
来源于水稻叶片机动细胞硅酸体的植物蛋白石、,作为古代稻的直接证据和籼、粳分类的指标,在稻作起源和传播以及籼、粳亚种演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水稻地方品种和改良......
[期刊论文] 作者:宇田津彻朗,邹厚本,藤原宏志,汤陵华,王才林,孙加祥,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才林,宇田津彻朗,汤陵华,邹江石,佐藤洋一郎,藤原宏志,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8
以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水稻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性状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探讨并建立了以硅酸体形态性状为指标......
[期刊论文] 作者:王才林,邹江石,汤陵华,丁金龙,张敏,周裕兴,宇田津彻朗,藤原宏志,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2000
对太湖流域 6个新石器时期遗址的 1 2 8份土壤样本进行植物蛋白石的定量和形态分析 ,就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的古稻作进行初步探讨。植物蛋白石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太湖流域早在...
[期刊论文] 作者:郑云飞,郑云飞,藤原宏志,游修龄,俞为洁,刘斌,丁金龙,王才林,宇田津彻朗,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9
为了探讨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稻的亚种属性,对浙江省的罗家角、马家水、邱城、南河、喇叭、水田贩和江苏省的龙南、徐家湾等遗址出土的陶片、红烧土及土壤,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