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26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8
《明徐州蠲免房租书册》记载了万历三十五年徐州地方政府采取的一项蠲免政策,内容反映了徐州城市衰落、百姓生活艰难的事实。通过对《书册》进行解读,可发现频发的自然灾害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9
明万历后期开凿的洳河是继南阳新河之后的又一避黄工程,其开凿过程中伴随着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冲突,结果是导致国家新运道的确立与地方城镇徐州、台儿庄的兴衰更替。从国家利......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0
为确保黄河、运河的有效治理,清政府严格规定了物料的采办期限和采办方式,上述规定凸显了国家政权在公共工程中的主导地位,表明了治水活动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吏治腐......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河工所用砖石等物料,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并。埽工散抛碎石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后推广至河南、山东。砖料的烧造则从河南推广至江南。究其原因,江南地区多山,石料丰富。河南部分地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7
黄河的决徙变迁,经常导致黄运交会的徐州段运河水量不足。为确保漕运畅通,明政府采取了引黄河水、东诸泉、沁河水,疏濬河道,修建闸坝、堤防等应对措施。到万历中期黄河两岸全...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清嘉道年间发生的系列盗决黄河堤防案,是沿线民众私自改良土壤环境的灾难性事件,反映了水利建设与民众生计的矛盾。嘉道间黄河下游接连发生了五起盗决案件,时间上呈不断增加...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苘麻可用于制作绳索的性能、广泛的地域分布以及较低廉的价格,使其成为重要的治河材料。作为国家主导的大型公共工程,明清时期的黄河治理对苘麻的需求量极大,促进了苘麻的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3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州县的“八景”景观各具特色,南北差异明显,北部多人文景观,南部多自然景观,自然景观中对于水体景观的描述较多,水域景观贯穿全区域,其形成与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9
獾兵设置是人与自然界互动的结果,显示了以堤防为中心复杂的人地生态系统,表现为生境、能量流、生计等要素的变动。獾鼠对生境的选择是以食物、栖息地为中心,人类修筑黄河堤...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2
运河联结着中国与世界,成为外国人看中国的窗口。关于山东运河的描述,不仅成为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有助于我们对当时运河历史的了解,有助于今天的运河文化研究以...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年份:2014
禹王台是17-19世纪沭河分洪设施,是保障京杭运河中运河段防洪安全的关键工程。本文在文献解读与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复原了禹王台兴废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沂沭河与运河的关系。研究......
[学位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 年份:2008
本文所研究的黄运地区,是以开封为定点,北至聊城,南到淮安,由古今两条黄河与运河组成的近似三角形的地区。明清时期的黄运地区,既是黄河屡屡侵犯的地区,又是运河的必经之道,...
[会议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 年份:2004
黄河治理是一项重要的水利活动,关系着国计民生,及时足量地提供治河物料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清代,治河材料经历了由柳枝到芦苇再到秫秸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治...
[会议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9
城镇发展是多种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淮扬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以“通漕保运”为中心的河工治理与河漕管理,以及借助运道的食盐转运,是拉动明清淮扬...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无锡段运河历史悠久,聚集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无锡市在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方面走在了沿运城市的前列,可为其他地区提...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3
引水济运是解决京杭运河通漕问题的重要手段,体现了各河段的自然地理特征,一切引水活动都围绕在"保漕"的前提下进行。这种情况下,很难兼顾国家运道与地方民生,难免会给农业带...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中国名城 年份:2017
京杭运河沿线是历史上商业繁荣的区域,诞生了一大批商业街巷,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后申遗时代的今天,将老街置于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大背景下加以审视,开展运河沿线...
[期刊论文] 作者:李德楠,, 来源:中国地方志 年份:2014
地方志八景包含了对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的真实写照,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往往能够反映区域的环境变迁情况。从三部清代《鱼台县志》来看,与水有关的"八景"景观居多,且呈现出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