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8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沈锡辉,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年份:2005
  本研究首次发现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可以降解苯酚、苯甲酸、苯乙醇、对甲酚、4-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草醛、间苯二酚、3,5-二羟基甲苯、原儿茶酸和2,4-二羟基苯甲酸...
[会议论文] 作者:沈锡辉, 来源:第十八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革兰氏阴性细菌至少有六种分泌系统,即Ⅰ-Ⅵ型,其中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一种分布广泛,结构复杂的新型分泌系统.除了通常与细菌...
[会议论文] 作者:沈锡辉, 来源:2015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沈锡辉, 来源: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六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沈锡辉, 来源:第七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期刊论文] 作者:沈锡辉, 刘双江,, 来源: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年份:2004
β-酮己二酸途径的原儿茶酸分支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研究较多,但在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表明谷氨酸棒杆菌能以原儿茶酸、4-羟基苯甲酸、香草醛和对甲酚作为惟...
[期刊论文] 作者:张磊,沈锡辉,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2
摘要:实验教学是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结合本校的特点,对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首先,建立以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主体的三级实验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次,以科研训练为切入点......
[会议论文] 作者:沈锡辉,刘双江, 来源:第七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谷氨酸棒杆菌是迄今所发现的含开环降解途径最多的细菌,由于其基因组序列已知,并有多年代谢工程研究基础,因此以谷氨酸棒杆菌作为模型可加速对芳香化合物降解的更深层次机理...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瑶, 林木兰, 沈锡辉, 柳晟,,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1999
木本植物由于本身的特殊性使其遗传转化较为困难,但根据植物类型及其生长特点,选取不同的受体系统,采用农杆菌介导进行转化,已在多种木本植物上获得成功。本文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
[期刊论文] 作者:罗淑平,李发民,沈锡辉,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5
对1984年~1993年陕西省种植面积在0.67万hm~2以上的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玉米杂交种的生产已基本达到单交种化;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种比较集中,省外系和...
[期刊论文] 作者:沈锡辉, 刘志培, 王保军, 刘双江,,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2004
分离到一株能以苯酚、苯甲酸、对甲酚、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具有同时降解单环和双环芳烃能力的细菌菌株,经生理生化、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鉴定为红球菌PNAN5菌株(Rhod...
[期刊论文] 作者:吴建峰, 沈锡辉, 周宇光, 刘双江,,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2004
从处理某化工厂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降解对氯硝基苯的细菌CNB1菌株。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 1 6SrDNA序列分析 ,该菌株初步鉴定为Comamonassp .,进一步研...
[期刊论文] 作者:沈锡辉,王开梅,张志刚,陈在佴,镇达,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2004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回收Bt发酵废弃上清液中增效物质的初步研究 ,确定了最适的离子交换树脂。其最适回收条件为pH5,流速 1 .5倍v/h ,废弃上清液中增效物质的回收效率可...
[会议论文] 作者:刘双江, 沈锡辉, 黄燕, 亓苏伟, M.Tausif Ch, 来源: 年份:2004
近年来微生物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为微生物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方便,其中对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思维和策略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基因组水平上,从全局...
[会议论文] 作者:刘双江, 沈锡辉, 黄燕, 亓苏伟, M.Tausif Chau, 来源:首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会程与论文摘要集 年份:2006
[会议论文] 作者:宋云洪,张磊,杨晓冰,王瑶,沈锡辉, 来源:2015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杨志方, 肖潇, 司美茹, 成娟丽, 沈锡辉, 王瑶,,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5
【目的】鉴定谷氨酸棒状杆菌中ncgl 2588基因编码的苯酚羟化酶,并验证其在苯酚降解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谷氨酸棒状杆菌ncgl 2588基因缺失突变株,比较突变株和野生型菌株利...
[期刊论文] 作者:陈在佴,吴继星,张志刚,王海林,廖先清,沈锡辉,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2002
综述了我国苏云金杆菌液体深层发酵研究中菌株优选、培养基筛选以及发酵过程调控技术等领域的进展。In this paper, the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会议论文] 作者:司美茹,潘君风,王铁涛,杨晓冰,沈锡辉, 来源:第七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赵若茜,宋云洪,戴青芸,潘君风,王瑶,沈锡辉, 来源:中国微生物学会第六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