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09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涂金星,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涂金星,傅廷栋,, 来源: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年份:2001
国际油菜品质改良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降低油菜籽中芥酸和硫代葡萄糖苷为主要目标。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油菜的品质改良已不再局限于这两个指标。在食用油方面,已将提高油酸...
[期刊论文] 作者:涂金星,傅廷栋,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旦巴,涂金星,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3
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西藏地区部分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2条引物在106份白菜型油菜中共扩增出236条带,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9%,24条引物在50份芥菜......
[期刊论文] 作者:涂金星,傅廷栋,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9
为了进一步证实P6-9紫茎性状与可育性状的连锁关系,本试验选用S45A×生1867的OBC1F1群体,利用BSA分析法,筛选到两个与可育基因MS1 RAODYBC157。579和YBC176。769,通过对可育株群体的分析,证明了P6-9紫茎基因Pur与MS1基因以及UBC158.580和UBC187.880位于同一......
[期刊论文] 作者:涂金星,郑用琏,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通过BSA法,对甘蓝型油菜核不育材料S45A的育性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在980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与可育基因连锁的2个RAPD标记UBC158-600,UBC187-600,其遗传图距分别为9.564cM、17.700cM。......
[期刊论文] 作者:涂金星,傅廷栋,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对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90-2441A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90-2441A核不育受2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甘蓝型油菜均可作为它的恢复系;等位性测验表明,90-2441A,1171A,S45A均受2个相同位点的隐性重叠基因控制,它们在遗传上属同......
[期刊论文] 作者:何余堂,涂金星,等,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2002
利用UPGMA法对199个陕西省白菜型油菜品种的15个性状进行形状标记聚类分析,并将淘汰后保留的29个品种作RAPD标记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比较RAPD标记和形态标记差异,以28个品种初...
[期刊论文] 作者:何余深圳,涂金星,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2
利用RAPD标记和UPGMA聚类分析,对我国23个省市的172份白菜型油菜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43个随机引物扩增出248条多态性带。聚类分析表明,我国白菜型油菜分为15个类群,其中,6......
[期刊论文] 作者:易斌,涂金星,傅廷栋,, 来源: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年份:2014
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无负效应、易转育且恢复源广,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被广泛利用.目前我国主要利用的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有2类:双基因隐性细胞核雄...
[期刊论文] 作者:夏胜前, 张毅, 涂金星,,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2018
实现从传统育种向以基因(或基因组)信息为依据的分子育种转型,研究油菜功能基因组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异源四倍体油菜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油菜雄...
[期刊论文] 作者:龙欢,姚家玲,涂金星,,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采用石蜡制片方法,对3种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及其恢复系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比较解剖学观察,以确定其花粉败育的时期和细胞学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波里马雄性不育...
[会议论文] 作者:顿小玲,涂金星,傅廷栋,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年份:2013
本文主要对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S45 A和隐性上位核不育系7365 A在分子标记、基因克隆、不育机理、转基因和生产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
[会议论文] 作者:易斌,涂金星,傅廷栋,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年份:2008
近年来,以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为材料培育了一批杂交油菜品种,并应用现代生物学技术手段对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主要对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隐性核不育、隐性上位核不育和转基因核不育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细胞学切片、......
[期刊论文] 作者:涂金星,郑用琏,傅廷栋,,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通过BSA法,对甘蓝型油菜核不育材料S45A的育性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在980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与可育基因连锁的2个RAPD标记UBC158-600、UBC187-600,其遗传图距分别为9.564cM(LOD...
[期刊论文] 作者:涂金星,傅廷栋,郑用琏,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7
对甘蓝型油菜雄性核不育材料90-2441A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90-2441A核不育受2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甘蓝型油菜均可作为它的恢复系;等位性测验表明:90-2441A,117A,S45A均受2个相同位点的隐性重叠基因控制,它们在遗传上属......
[期刊论文] 作者:刘志文,王英,傅廷栋,涂金星,,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6
介绍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特点、粒色遗传和生理生化研究进展。总结了6种主要的甘蓝型黄籽油菜选育途径。综述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最新进展,包括黄籽性状的分子标......
[期刊论文] 作者:蔡长春,傅廷栋,陈宝元,涂金星,,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2007
在由两个春性甘蓝型油莱双低品种DH401(早花)和Q2(迟花)的F1植株通过小孢子培养所获得的DH(doubhd hapbid)群体中,应用SSR、SRAP及AFLP标记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开花期性状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熊秋芳,沈金雄,涂金星,文静,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年份:2009
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室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国内开展油菜遗传改良研究与应用最早、科研实力最雄厚的单位之一。50余年来,先后由刘后利教授、傅廷栋院士带领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兰,王磊,涂金星,范云六,,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7
为克隆油菜Z即类转录因子基因,初步阐明其功能。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基因和体内检测:花沾法转化拟南芥,Northern blotting检测转基因后的表达。从甘蓝型油菜中分离了一个新的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