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85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范嘉晔, 来源:食用菌 年份:1991
草菇菌种多采用继代培养常温保藏法.为减少草菇菌种转接次数保持菌种活力,近年来我们用稻草作基质试管蜡封保藏,效果较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取新鲜晒干的稻草去掉叶梢,将草...
[期刊论文] 作者:范嘉晔,李海鹰, 来源:广西科学 年份:1996
对分离自野生鳞盖红菇的纯培养菌丝体营养需求的定性试验表明,该菌对参试碳源物质中的单糖、双糖及可溶性淀粉的利用优于纤维类碳水化合物。对小分子有机氮的利用优于其他参试......
[期刊论文] 作者:王桂文,李海鹰,范嘉晔, 来源: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年份:2000
对甘蔗内生固氮的分布特点、生理学特性、生物学特性、遗传学特点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概述。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dogenous nitrogen fixation of...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鹰, 王桂文, 范嘉晔, 周兴,,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2004
红菇与红锥的根共生形成的菌根属外生菌根,分叉形状为单轴状,颜色呈浅黄褐色,菌根表面呈波纹状突起。菌套的外表特征呈绒毛状,厚度26~40μm,具典型的哈蒂氏网、丰富的外延菌丝和菌素,无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鹰,王桂文,周兴,范嘉晔, 来源:广西科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探讨苦丁茶(Ilexkudingcha)组培苗工厂化生产中外植体选择、繁殖系数、生根与移栽以及生产中污染问题,提出在秋季采摘的2年生苦丁茶实生苗上的幼嫩茎段作外植体,获无菌材料的得率最高。继代增殖......
[期刊论文] 作者:孙文波,李海鹰,王桂文,范嘉晔, 来源:广西科学 年份:2000
用组织分离技术从野生红菇 (Russula sp.)子实体中分离得 3个菌株。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对红菇子实体和分离菌株的 DNA多样性进行分析 ,以确定 3个分离菌株与子实体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鹰,王桂文,范嘉晔,周兴, 来源:广西科学 年份:1999
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花叶开唇兰原球茎与丛生芽形成、生根与移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在 B A 诱导下, 不带顶芽的外植体比带顶芽的外植体容易形成原球茎和丛生芽, 但诱导......
[期刊论文] 作者:周兴,李海鹰,王桂文,范嘉晔, 来源:广西科学 年份:
结果表明:培养基的组成对初级培养成活率影响不大,死亡率高、萌发率低是由于花叶开唇兰肉质茎脆弱,抗消毒剂能力差。要提高初级培养成活率应尽量不破坏叶鞘,控制好消毒强度,采种时间以1月为宜。芽的再生途径:一是节间腋芽萌发形成主芽,增殖系数2~2.5;二是原球茎或丛生芽,增殖系......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鹰,周兴,王桂文,范嘉晔, 来源:广西科学院学报 年份:1995
阐述了食用菌根真菌的主要研究内容:(1)形成菌根的食用真菌与宿主植物.(2)食用菌根真菌分离和培养。(3)食用菌根真菌的人工栽培等三方面的现状与进展.并指出食用菌根真菌的分离培养及人工......
[期刊论文] 作者:范嘉晔,李海鹰,周兴,王桂文,马兵, 来源:广西科学 年份:1996
对分离自野生鳞盖红菇的纯培养菌丝体营养需求的定性试验表明,该菌对参试碳源物质中的单糖、双糖及可溶性淀粉的利用优于纤维类碳水化合物。对小分子有机氮的利用优于其他参试......
[期刊论文] 作者:范嘉晔, 李海鹰, 周兴, 王桂文, 马兵, 来源:广西科学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海鹰,范嘉晔,王桂文,周兴,马兵,梁秀棠, 来源:广西科学 年份:1995
鳞盖红菇是广西浦北红椎林中发生量大面宽的一种食用菌根,本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报道了对其生态环境考察结果,为半人工模拟栽培或人工栽培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