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诸毅晖,, 来源: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年份:2001
通过分析传统艾灸疗法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作用过程,从现代生理学角度探讨艾灸退热的机理。艾灸治疗发热性疾病时对机体造成轻微创伤,从而产生微创效应,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主...
[学位论文] 作者:诸毅晖,, 来源: 年份:2008
目的:观察电针对CFS的治疗效应,探索电针治疗CFS的昼夜节律调整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电针治疗CFS的节律调整机制提供依据。方法:1、60例CFS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穴位组和电针非穴位...
[期刊论文] 作者:诸毅晖,,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年份:1999
针灸治疗头痛,常规方法是病因辨证配以经脉辨证,笔者在此基础上将《伤寒论》六经辨证结合起来,根据头痛部位、《伤寒论》六经病脉证提纲、十二经脉“是动病”、“所生病”症状3......
[期刊论文] 作者:诸毅晖,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4
《中医康复学》是一门强化康复医学理念,学习中医康复方法,掌握常见康复适应证治疗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既重视传统中医康复理论及其治疗特色,又强调现代康复医学的功能评定及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诸毅晖,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1
学习古代文献的最终目的是参古证今,学以致用。然而针灸古籍浩若烟海,文辞晦涩,学生学习时多拘泥于词句理解而忽视旁征博引,忘记了古为今用,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就要...
[期刊论文] 作者:诸毅晖,李静,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00
通过对近10余年来有关腧穴骨度折量定位法与指寸定位法研究的总结,指出不同的腧穴定位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临床使用不同的定位法取穴,可导致一穴多个位置的情况,不利于针灸疗效的......
[期刊论文] 作者:诸毅晖,李静,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陈姣,诸毅晖,, 来源:教育现代化 年份:2017
《针灸医籍选》是提高针灸基础理论水平的专业必修课程.笔者通过使用结构化文献型数据库的方法重构教学内容,结合PBL教学方式,同时在课堂讨论中增加医案的整理和学习,强调背...
[会议论文] 作者:诸毅晖,杨玲, 来源:2015年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明代医学家王肯堂注重妇女特殊生理、病理特点,发展了妇科病证的经络病机理论,强调孕育生产导致经络气血异常是妇科多种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重视冲任虚损、胞脉气血阻滞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诸毅晖, 陈玉华,,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05
穴位注射疗法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的成功范例 ,已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该疗法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进行有机结合 ,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常规针灸疗法、肌肉或静脉注射。本文重...
[期刊论文] 作者:王苏娜, 诸毅晖,,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年份:2006
经络辨证是中医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自身又有特定的理论体系与构架,因而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旨在对经络病机的临床应用进行整理与归纳。...
[期刊论文] 作者:诸毅晖, 成词松,,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02
的许多针灸篇章中都蕴藏着一个诊脉原则.通过正确察脉,可以准确判断经络脏腑之气的虚与实,从而指导针灸治疗.诊脉对针灸临证的指导作用包括决定针灸方法、决定针灸取穴...
[期刊论文] 作者:王苏娜, 诸毅晖,,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06
从物理学的四维概念出发,探讨经络的空间时间特性,认为经络具有四维属性,表现为其有特定的客观的三维空间结构,并且在时间这一连续的轴上,空间结构有着相对性的改变。...
[期刊论文] 作者:成词松, 诸毅晖,,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05
经络病机对针灸治疗具有高度的指导性,早在隋代的就已充分认识到经络病机的重要性并将其列为病机学说的核心与主体.作者对该书的经络病机特点进行了整理,认为它...
[期刊论文] 作者:成词松, 诸毅晖,,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11
结合《内经》有关经络理论,提出建构具有针灸学科特色的辨证体系应遵循系统构成原则和生理功能原则。根据系统构成原则来确立经络辨证的整体框架结构,根据生理功能原则来确立...
[期刊论文] 作者:张义,张微,诸毅晖,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2010
《黄帝内经·灵枢》中多处论及针刺之道。笔者通过整理原文结合学习心得,着重从经络脏腑、形气色脉、阴阳、四时、虚实、补泻、治神、针害等八个方面对《内经》所论及的针...
[期刊论文] 作者:诸毅晖,成词松,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1998
[会议论文] 作者:张义, 张微, 诸毅晖,, 来源: 年份:2004
《黄帝内经·灵枢》中多处论及针刺要道。笔者通过整理原文结合个人学习心得,着重从经脉脏腑、形气色脉、阴阳、四时、标本、虚实、补泻、治神、针害九个方面对《内经》所论...
[期刊论文] 作者:诸毅晖,李静,郭晖,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99
腧穴的准确定位对提高针灸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太平圣惠方》所说"穴点以差讹,治病全然纰缪.”因此,对腧穴定位法的研究已为许多学者所重视,并在现代临床医学应用中...
[会议论文] 作者:诸毅晖,成词松, 来源: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年份:2011
南宋针灸学家王执中临证重视针灸与药相须为用,尤其偏于用灸,系统阐释施灸体位、顺序、壮数、艾炷大小以及点艾火、发灸疮方法、灸后调护、灸疗禁忌等灸疗临证理论,同时将火针治疗作为艾灸疗法的必要补充,在针灸取穴方面强调按压寻找“酸疼”的“受病处”,其针灸临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