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16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法律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个性的差异而呈现出多元并存,因其共性的普适才能够和而不同。本文通过对法律多元的文化背景分析,挖掘其"和而不同"的文化底蕴,试图揭示出在不...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法学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关系密切,但又不能拘泥于此,因为法学教育应当是多层次的,"门槛型"、"精英型"与"名流型"是法学人才的多元模式。法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法律的规则...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中华法系"虽在对"法"的解释,对公平公正的解读,以及"法"在实现社会秩序中所采用的途径等方面与西方法系大相径庭,却依旧被称为"法系"的现象,揭示出法的普适性与特殊性是既对...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有丰富且典型的和谐理论,本文以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礼法关系为线索,通过揭示“和谐”的内涵,试图将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上的德礼政刑“并建”的和谐理论与“...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03
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 ,以“礼法合流”、“以礼统法”为特征 ,经历了“礼法对峙”———“礼法合流”———“以礼统法”之漫长的文化流变。本文试图从展示中国法律思想特色之...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黄帝内经》天地人"同类相动"思想及典型案例,与哲学、物理学、文学和心理学的"天人合一"、"共振"、"共鸣"原理不谋而合,这为研究"共识效应"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由此出发,通过概述《黄......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王充以人生际遇如官运的“遇”与“不遇”、“幸”与“不幸”为例,揭示其中偶然与必然错综交织的缘由。王充提出的“异则相割截”“同则相奉成”思想,为中国哲学史上的同类相...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5
农业大国靠天吃饭,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熟人社会以“和”为贵,催生出“君子风范”的礼仪文化,二者共同展示了礼仪之邦的深刻内涵与致命缺陷。为此,本文在深入揭示...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本文从古代特权法的产生、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分析入手 ,揭示了腐败产生的源头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法治体系 ,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基本构想。...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年份:2010
处理好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关系,适当引用经典原文,可以在教学中“增色添彩”一使原本晦涩抽象的内容,被活灵活现且细致入微的原文描述,瞬间变得明朗生动形象起来,成为易学好懂有趣的......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从熟知走向真知的尝试──《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评介邓红蕾《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一书,系上海同济大学副教授朱义禄所著。这部40万字的学术专著,作为国家“七五”规划......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7
禅宗作为佛教哲学中国化的典范,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哲学“杂交”的产物,印度的佛教理论为禅宗提供了一个佛教化的“肉身”与“外形”,中国哲学则为她提供了一个使“肉身”立起...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1
“土家道教化”与“道教土家化”的文化流变中所包含的对立统一规律,为我们揭示了道教与土家族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反相成的发展前景。...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0
本文选取“文化流变”的视角 ,以道教与土家族文化为例 ,试图揭示不同文化体系(如正统宗教与民间宗教、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等)之间文化流变的某些规律 ,为道教研究的拓...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科教导刊 年份:2012
高校学生危机事件严重影响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学习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首先强调加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危机事件中管理能力的必要性,继而......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05
从法学教育的角度出发,培养合格且优秀的法律人应抓住素质教育的两个环节,即"外部灌输"与"内心培养",并通过其发挥法学教育的"层次效应"....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88
对传统中庸观,历来评价不一,解释各异。概括起来,争论主要是围绕下述问题展开的。一关于中庸思想的内涵蔡尚思、范寿康、郑其龙、吴培元认为,中庸的本义就是“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即取于中正之道而不偏颇。陈俊民、申辰、徐克谦提出中庸含有准则的意义,“中......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6
王夫之的“絪緼-太和”和谐观,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前提上的。他认为,和谐乃是自然界的常态,这是因为自然界的本然状态即为“絪緼”。王夫之从对自然界生态和谐模式的探......
[期刊论文] 作者:邓红蕾,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4
【正】 反思传统文化,人们不禁要问:出自孔孟之手的儒家经典是如何变成传统中国的正宗思想的?或曰,文化素质不高,多为文盲的一般民众,为什么能接受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事实,并...
相关搜索: